容桂四基初級中學

容桂四基初級中學

學校簡介

順德容桂四基初級中學,位於順德容桂四基西滘路16號,是由容桂政府主辦的全日制初級中學。地處廣東省珠江三角洲腹地,因所屬地段為四基村委,故名。1984年8月創建於原桂洲鎮四基長業路37號,1992年易地重建,1993年正式使用現在的校舍。學校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0000平方米。學校經過二十多年的風霜雪雨,已發展成為一所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初級中學。多年來,在當地政府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經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學校的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各項管理科學規範,教學科研初見成效,教育教學質量逐年穩步提高,各種捷報頻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容桂四基初級中學
  • 創辦時間:1984年
  • 類別:初級中學
  • 所屬地區:順德容桂
師資隊伍,教學設施,教學成績,品德教育,教學科研,展望明天,地圖信息,

師資隊伍

2008學年度有24個教學班,學生1129人。學校現有教職工74人,教師占學校教職工總數的比例達98.6%, 本科率達89.1%,其中高級教師2名,占教師比例為2.7%,一級教師54人,占教師比例72.9%,4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94.5%。其中有徐淑琴、梁桂娟等四位佛山市優秀班主任,程國芬、李雪雯等四位順德區優秀班主任,蘇桂泉、江海平、康有蘭等三位佛山市骨幹教師,龔海華、邱志剛等多位順德區教書育人先進教師,譚鑒源等十一人被評為容桂街道骨幹教師,何令暉、潘嘉慶等被評為順德區的學科帶頭人。學校有一個積極進取、團結務實、作風民主、銳意改革的領導班子,有一支敬業愛崗、樂於奉獻、素質全面、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
教師的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及省市級專業刊物上發表,並分別被評為各級各類的一、二、三等獎;1999年,我校羅衛華老師承擔市教研室舉辦的語文科“五步三課型反芻式單元教學法”試驗公開課,吸引了省內外眾多領導、專家、學者蒞臨觀摩,並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2001年羅老師作為省“五步三課型反芻式單元教學法”的試驗代表前往韶關等地作示範公開課;2001年,我校數學老師代表容桂參加了由省教育教學研究室和廣州大學計算機教育軟體研究所聯合舉辦的“中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驗和論證”課件設計製作,在由中科院張景中院士、廣東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劉達中同志共同主持的第三次研討會上,我校的老師就這一課件製作作了專題發言(順德區僅有兩個單位發言),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肯定,並將我校數學科組定為該課題研究成員之一。
歷年來,我校教師多次在容桂教學比武、說課比賽、板書設計比賽中榮獲一等獎。特別是容桂語文閱讀教學比賽,我校連續三屆囊括第一,其中2006年謝澤宇老師代表容桂參加了順德區的比賽並獲獎。2007和2008學年度,陳松濤、康友蘭等輔導學生參加化學競賽獲順德區優秀輔導員獎,譚鑒源、蔡敘勝輔導學生參加套用物理知識競賽獲優秀指導教師獎,廖滿姣、呂建東等老師的多篇論文獲順德區一等獎。程國芬老師獲佛山市中學青年教師中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評比二獎……

教學設施

多年來,我校在區政府和教育辦的正確領導、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不斷改善著辦學條件、添置教育教學設備。目前,我校24個教學班已擁有27個多媒體電教平台,早在2002年,我校教師便配備了人手一台辦公電腦,是當時容桂僅有的人手一台辦公電腦的兩所學校之一。學校信息化建設已經全面達標,設施比較完善、先進,符合現代化教育的要求。有計算機238台,人機比達到5∶1。教學平台24個,課室覆蓋率100%。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占學科比例超過85%。會議室、校史室、音樂室、舞蹈室、電腦室、網路控制室、化學實驗室、圖書閱覽室、物理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多媒體電教室、課件製作室、體育器材室、衛生室、廣播室及體育活動室等教學設施設備齊全且先進。校園西面為田徑場,建有200米的環形跑道1條,環形跑道內有小型足球場1個,旁有100米直跑道一條;還有籃球場、羽毛球場、綜合型跳遠池等。校園內合理分布綠化帶,3塊草地設在教學樓的外圍,校內建有多個宣傳櫥窗。教學區與運動區由芒果樹分隔。校園建築設計雄渾,功能分布合理,為我教育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教學成績

我校自創辦以來,教育教學水平在不斷提高,其中在1998年至2000年連續三年的初三升中考試中,我校學生的升中成績在容桂及順德區均屬類拔萃; 2006年至2008連續三年初三升中成績與同類學校相比較亦處於順德區領先水平。歷年來,我校畢業生95%以上順利升入高一級學校。
校田徑隊參加鎮運會團體總分逐年提高,2001年名列乙組第三名;校棋類小組在2000年度、2001年度容桂鎮中學生中國象棋比賽兩次榮獲國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學校合唱隊在2000年容桂鎮中國小合唱比賽中獲“中學組優秀獎”(比賽設“優秀”與“表揚”二個檔次);舞蹈《春邀桃花堤》獲得鎮2001年中小學生文藝匯演三等獎。2004年街道中小學生文藝匯演中,我校的舞蹈節目《鄉戀》,榮獲一等獎。學生的美術作品,亦多次獲獎,單是2004年10月的“供電杯”少年繪畫比賽,容桂獲獎的12人當中,我校就囊括了8個,龔福東同學的《鄉村電站》還被主辦機構特邀在頒獎會上展示、陳述。 學校先後被評為"桂洲鎮先進學校"、"桂洲交通安全文明學校"、"容桂鎮先進學校、表揚學校"。2006年我校的足球隊榮獲街道中學生足球比賽第三名。2007年我校男子排球隊獲順德區中學生男子排球賽第三名,女子排球隊獲區第五名;2008年我校男子足球隊獲容桂中學生足球賽第一名,獲順德區第四名。
而在近幾年學生的學科類競賽個人獲獎方面,廖子傑,鐘興傑等同學獲第十八屆全國國中套用物理知識競賽全國二等,梁弦禧、原安等多位同學在2008年全國國中化學競賽中獲順德區一等獎,劉苑萍等多位同學獲容桂國中生即席作文競賽國中組一等獎,2007年初二全國英語競賽廖子敏等多位同學獲獎,2008學年度,巫焯聰等多位同學在第三屆“南方杯”數學邀請賽獲獎。

品德教育

我校一直堅持以德育為核心,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夯實行為規範基礎,積極開展素質教育活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實效。創辦二十多年來,逐步形成了"尊師愛生,勤奮好學,文明守紀"的良好校風,"養德、求知、愛美、健體" 八字校訓深入人心。同時,感恩教育成為了我校德育教育的最大亮點,2008年12月,我校邀請全國著名“感恩教育專家”高德勝我校舉行題為“傳遞感恩,點燃夢想”的感恩教育大會,它為老師、學生、家長及社會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理念在這裡演繹並不斷深入人心。
我校還通過班會課這一教育的主陣地教育學生,通過黑板報、宣傳標語鼓舞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每年的母親節,我校的學生都會自覺地給母親寫信、發賀卡、或向母親送上溫馨的問候與祝福,教師節同樣如此;學生平時很懂得對周圍關心幫助自己的人的報答與感謝。而在行為規範方面,我校長期以來嚴抓校風,以創建“三無”(不抽菸、不早戀、不進網咖)學校為主線,輔之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教育學生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校的德育工作蒸蒸日上,學生的德育素養不斷提高,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

教學科研

長期以來,我校一直堅持“科研興校,科研助教”的教育理念,並為此進行了不斷的探索。
學校又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教學改革,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途徑,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水平。2008年10月,我校第一批骨幹教師到江蘇“洋思中學”觀摩學習,並對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三清”等教學方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2009年2月,我校邀請了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廣東教育學院教育系主任兼教科所所長周峰教授到我校介紹東廬中學通過“講學稿”使教育教學成績迅速提高的教學理念。目前,我校除語文科外,全部在試用講學稿進行教學。而語文則進行“作文學評”和“高效閱讀”這兩個科研課題的研究探索,請來了全國著名作文問題解決專家田玉教授各全國著名語文高效閱讀創始人之一的李勝利老師作專門的指導。如今,教學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豐收的成果。

展望明天

回首昨天,我們同舟共濟勤耕耘;看看今天,我們苦盡甘來碩果累。展望明天,我們將繼往開來,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乘風破浪,在崎嶇險峻的群峰中披荊斬棘,在漫漫其修遠兮的道路上不斷求索;用我們的雙手繼續擁抱一代又一代學子的抱負,用我們的激情去實現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夢想;用科學的發展觀培育出新時代的創新人才,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創造出我們的特色、創造出我們的風采、創造出我們新的輝煌!

地圖信息

位置:佛山市順德區西滘路16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