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地鄉

家地鄉

家地鄉位於縣南。清屬四都,民國20年(1931)屬張坑鄉,歸第五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稱芎岱鄉,1984年改今名。鄉人民政府駐家地村,海拔430米,距縣城31公里。面積49.6平方公里,東鄰雁溪鄉,東南界福建省壽寧縣,西南與慶元縣接壤,是縣內僻遠邊境山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家地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電話區號:0578
  • 面積:49.6平方公里
  • 人口:2571人
  • 車牌代碼:浙K
基本鄉情,特色產業,氣候水文,文化民情,歷史沿革,社會發展,

基本鄉情

芎岱廊橋芎岱廊橋
家地鄉,位於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南部。家地清屬四都,民國20年(1931)屬張坑鄉,歸第五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稱芎岱鄉,1984年改現名。鄉人民政府駐地家地村,海拔430米,距縣城31公里。面積49.6平方公里,東臨雁溪鄉,東南界福建省壽寧縣,西南與慶元縣接壤,是縣內偏遠邊境山鄉。郵編:323504。
轄家地、梅山頭、謝坑、石壁、坪坑、芎岱6個村民委員會,17個自然村。人口616戶,2571人,其中畲族2人,系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老區。地勢自南向北傾斜,諸水入標溪港,匯小溪。屬縣西南部低中山林、糧、食用菌、畜、藥綜合農業區。耕地1713畝,大部單季;林地99897畝,年投售木材1000立方米,有油茶、板栗基地和毛棕、黃麻等土產,鄉辦企業有林場、茶場、木材加工廠、電站等。
設國小及鄉一級文化、衛生、廣播電影、供銷、信用社和郵電設施。公路通東坑鎮、標溪鄉與幹線聯接,交通稱便。有鄉級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影、信用社和郵電設施。公路通東坑鎮、標溪鄉幹線聯接,交通方便。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76萬元,人均純收入2196元。

特色產業

香榧毛竹是景寧縣家地鄉特色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栽培歷史,為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推動香榧和毛竹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日前,家地鄉黨委、政府在鄉政府大會議室舉辦了香榧和毛竹栽培技術培訓班。參加培訓的有鄉黨委、政府成員、各村委會負責人以及相關專業戶共40餘人。培訓班上由麗水市林業局駐景寧縣家地鄉科技特派員、經濟林專家、高級工程師吳黎明講授了香榧散生栽培技術和毛竹用材林、筍用林栽培技術,講解內容包括香榧、毛竹栽培地的選擇、栽培中的操作細則和技術要領,並對林農提出的有關技術問題作了細緻的解答,發放香榧和毛竹栽培技術資料90餘份,使培訓人員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香榧、毛竹優質高效栽培技術,並能運用於生產實際,為家地鄉香榧和毛竹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謝坑廊橋謝坑廊橋

氣候水文

家地鄉地處高山,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季雨水多,夏季清涼舒爽,秋季降溫早,冬季霜期較長,晝夜溫差大。

文化民情

家地鄉文化底蘊深厚,有流傳至今的木偶戲、花鼓戲等民間藝術,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境內有多條廊橋,也有上百年的歷史。

歷史沿革

清屬四都,民國20年(1931)屬張坑鄉,歸第五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稱芎岱鄉,1984年改今名。

社會發展

實施“十一五”計畫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來, 全鄉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農民收入明顯增加。2009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值2457萬元,其中:工業1100萬元 ,農業1357萬元,人均純收入3891元。電站五級裝機2.69萬千瓦,投資1.56億元。糧食播種面積3008畝,總產量1042噸。
文教衛生方面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2009年全鄉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98%。同時鄉政府把“平安家地”建設貫徹於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高度重視民眾來信來訪,暢通信訪渠道,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預防和及時處理民眾性事件,嚴密防範和打擊六合彩賭博等社會醜惡現象。近幾年來未發生重大事故,切實保障人民民眾身心健康,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