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工業

家具工業是指從事批量家具製造的工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家具工業
  • 釋義:指從事批量家具製造的工業
  • 涉及學科:美學、人類工效學、力學、化學等
  • 形成時期:20世紀50年代
正文,現狀,

正文

從事批量家具製造的工業。家具製造是一門多學科、多技術的綜合套用行業,涉及美學、人類工效學、力學、化學等學科知識,以及許多工業部門的產品和技術。家具既是實用品,又是美化環境的裝飾品。因此,家具工業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化藝術水平和消費水平。
木材加工手段的演進是家具工業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19世紀以前,以簡單的手工工具如鋸、刨、鑿、斧、鑽等製作家具。家具製作的水平取決於工匠的技藝水平,生產效率很低。19世紀後期,出現了簡陋的木工工具機。隨著機械和動力的發展,逐步由機械代替手工工具。英國首先使用機械製造家具。最早的家具機械是圓鋸機和帶鋸機,用於木材的鋸切。當時帶動機械的動力是蒸汽機,一台蒸汽機帶動幾台甚至十幾台工具機。但由於蒸汽機體積龐大,不易推廣。電動機問世後,出現單獨運轉的家具機械。工廠可根據生產需要選用工具機,合理安排工藝布局,逐漸形成家具生產的機械流水線,從而使家具製造由個體發展到作坊,進而過渡到工業生產,由眾多的工廠形成家具工業部門。20世紀初,開始用鋼材生產金屬家具,20年代套用合成樹脂塗料;40年代用各種人造板製造木家具,用鋁合金製造輕金屬家具,用化工木紋紙作表面裝飾;60年代開始用塑膠製作家具和作表面塗飾材料等。隨著原料的變化,家具的結構、工藝和裝備等也隨之發生了變革。如50年代由於刨花板的套用,改革了傳統的卯榫結構,出現了板式結構的木家具,這一變革被認為是家具工業革命的新起點。在這段時間裡,家具機械的品種發展很快,精度越來越高,常用的家具機械已發展到15個大類,約200個系列。70年代中期,實現了家具產品標準化、專業化和連續化生產。
197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成立家具技術委員會,負責制訂家具結構力學性能和表面理化性能方面的國際標準。
70年代末,電子計算機技術套用於家具設計、加工、銷售和企業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標誌著家具工業進入了現代化生產的新階段。如家具設計通過電子計算機可顯示和繪製立體圖、裝配圖、零部件明細表、原(輔)材料明細表等。家具機械配製電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實現單機自動作業和生產執行緒序控制,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益。機器人在工業已開發國家的家具工業中開始套用,主要用於對人體有害的工序上,如家具表面的油漆塗飾。雷射、液流噴射等木材切割新技術已在家具工業中試用。如雷射切割木材,可以加工各種複雜形狀的零部件,精度誤差為0.1mm,而且表面光潔,切割縫路曲直整齊,無需整修;液流噴射切割木材,材料耗損小,節約能源,無噪聲,無屑塵。在加工刀具中,出現了以鎢合金鋼為基體、包覆多晶體人造金鋼石的鋸、刨、銑、鑽等工具。家具雕刻裝飾採用機械雕刻成型、數控鏤雕成型、雷射雕刻成型,以及木材模壓等技術。
當今各國家具企業大多數為百人以下的小型企業,但專業化程度很高,分工精細,並廣泛套用各類工業材料和化工材料,實現單機自動化和連續化生產,生產效率較高。工業已開發國家的家具工業勞動生產率一般人均年產值5萬~10萬美元。
中國家具工業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遍及全國城鎮。80%企業職工人數在 100人左右。大中型企業較少,主要有上海家具廠、南京木器廠、青島木器一廠、北京天壇家具公司(原北京北郊木材廠)、鞍山全鋼家具廠、天津家具三廠等。它們的技術水平、機械化程度和產品質量都比較高,裝備水平基本上達到70年代末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家具的骨幹力量。80年代開始引進國際先進的木家具、床墊、鋼板家具等的製造技術和裝備。1985年中國家具工業共有 10597個企業,職工70.4萬人,工業總產值47.3億元。形成了生產、科研、教育、經營、專業配套、材料配件等比較完整的、多部門組成的、多層次結構的家具工業體系。

現狀

當今家具工業的發展趨勢是家具設計更強調功能和舒適,造型和表面裝飾更加注重藝術化,在室內環境的裝飾藝術作用更加突出,花色品種更新變化快,生產更加注重多品種、小批量、適應性強的特點,零部件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更高;原(輔)材料套用多樣化,工業原料如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黑色金屬、不鏽鋼、鋁合金、塑膠、紙張、玻璃及化纖等將廣泛套用;生產手段將廣泛套用聯合機組、程控工具機、雷射技術和機器人,單機自動化將普及和進一步深入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