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徽酒坊銀酒注子

宣徽酒坊銀酒注子

工藝特色

宣徽酒坊銀酒注子,1977年出土於陝西西安市西郊魚化寨南二府莊,是當地農民平整土地時發現的。形同今日的瓷茶壺,高26厘米,小口,高領,凸肩,肥腹,平底,圈足。流管從肩部伸出,頸、腹之間置,雙系耳,提梁已失。外底鏨六十一字銘文,是研究唐代官制、技藝和酒文化的重要史料。

按照銘文,該器名叫酒注,即俗稱“注子”。酒注子是唐代中期新產生出來的一種酒壺,其功用主要是向酒杯中注酒,故名酒注。到宋元兩代,酒注更為流行,並且還給酒注配備了溫碗,考古發掘中常有宋代的瓷注子與溫碗共出。河南偃師酒流溝宋墓壁畫中,有婦女溫酒圖,放在炭爐中的酒注子可能是金屬器,其形制與宣徽酒坊的這件酒注子相似。這件酒注子外底鏨刻銘文:“宣徽酒坊,鹹通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別敕造七升地字號酒注壹枚重壹百兩正,臣楊存實等造,監造蕃頭品臣馮金泰,都知高品臣張景謙。使高品臣宋師貞。”共六十一字。 陝西省博物館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徽酒坊銀酒注子
  • 外文名:SilverewerofroyalXuanhuiWinery
  • 年代:唐代
  • 質地類型:銀器
基本信息,工藝特色,歷史傳承,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宣徽酒坊銀酒注子
英文名稱:SilverewerofroyalXuanhuiWinery
規格:高26厘米
出處:唇邊的微笑:酒具
年代:唐代
類型
質地類型:銀器
功用類型:酒具
欄目關鍵字:隋唐酒器
收藏地:陝西省博物館

工藝特色

宣徽酒坊銀酒注子,1977年出土於陝西西安市西郊魚化寨南二府莊,是當地農民平整土地時發現的。形同今日的瓷茶壺,高26厘米,小口,高領,凸肩,肥腹,平底,圈足。流管從肩部伸出,頸、腹之間置,雙系耳,提梁已失。外底鏨六十一字銘文,是研究唐代官制、技藝和酒文化的重要史料。
按照銘文,該器名叫酒注,即俗稱“注子”。酒注子是唐代中期新產生出來的一種酒壺,其功用主要是向酒杯中注酒,故名酒注。到宋元兩代,酒注更為流行,並且還給酒注配備了溫碗,考古發掘中常有宋代的瓷注子與溫碗共出。河南偃師酒流溝宋墓壁畫中,有婦女溫酒圖,放在炭爐中的酒注子可能是金屬器,其形制與宣徽酒坊的這件酒注子相似。這件酒注子外底鏨刻銘文:“宣徽酒坊,鹹通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別敕造七升地字號酒注壹枚重壹百兩正,臣楊存實等造,監造蕃頭品臣馮金泰,都知高品臣張景謙。使高品臣宋師貞。”共六十一字。 陝西省博物館收藏。

歷史傳承

據《通考》記載,宣徽院乃唐代皇宮內府所設機構,“置宣徽南北院使,以宦者任之,總領內諸司及三班內侍之籍、郊祀、朝會、宴饗、供帳之事”。宣徽院設有酒坊,宋代高承《事物紀原》說“唐有酒坊使”。據文獻記載和器上之銘文可知,這件酒注子和陝西耀縣的宣徽酒盞皆為宣徽酒坊酒器。酒註上刻有擁有者的名稱、製造時間、監督官員姓名、工匠姓名,還有編號、容量、重量等。根據酒注有銘文“地字號酒注”,酒盞銘文有“宇字號”來看,唐代宣徽酒坊的金銀酒器是根據《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順序編排號碼,顯示出唐宣徽酒坊擁有金銀酒器的數量相當可觀。
皇家宣徽酒坊是專為皇宮造酒的,這種制度到元代時仍然沿襲。據《元史》記載,別兒怯不花任宣徽使時,“宣徽所造酒,橫索者眾,歲費陶瓶甚多。別兒怯不花奏制銀瓶以貯,而索者遂止”。元代宣徽酒坊連貯酒器具也用銀制,飲酒之具為金銀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