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侯村祠堂

宣城侯村祠堂

宣城侯村祠堂位於安徽郎溪縣凌笪鄉侯村,占地1170平方米,是郎溪縣唯一現存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它糅徽派和本邦文化於一體,因其建築古樸,風格獨樹一幟,更以它殿堂、民居兼具的地方建築特色,為研究明清皖南建築多方面的特點,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1998年5月,侯村祠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宣城侯村祠堂
  • 地理位置:安徽郎溪縣凌笪鄉侯村
  • 占地面積:1170平方米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史書記載,祠堂結構,祠堂現狀,

史書記載

據歷代《建平縣誌》(郎溪古稱建平)載:“侯村數百年前,因所產蜜棗‘透明、綿甜、核小’而蜚聲江南,每年蜜棗烤制季節,商賈雲集,推動了本地經濟發展,偏隅建平西南角的侯村一時間成為人丁興旺、茶館店坊兼備的大村名店。
宣城侯村祠堂宣城侯村祠堂
”清初,該村大姓侯氏宗族依據封建宗法觀念和一時習尚廣積銀兩、大興土木,建造了這座家廟,以光宗耀祖,祭祀祖先。據《祠宇碑記》載:“該祠系侯氏家族於清乾隆年間始建,約在嘉慶十三年(1808)告竣。”
作為封建宗法制度代表之一的祠堂,多講究“座下有 龍脈,有形勢,有明堂,有水口”。侯村祠堂所處的沖田,一彎溪水源於遠處的重山疊巒,在祠堂北面蜿蜒曲折,悄然流去。

祠堂結構

整個祠堂共三進,磚木結構。在整體布局上嚴格遵循了我國古代建築的傳統方式,按縱軸線均衡布局,整個平面呈“日”字形,但由於是分期建成和考慮到實用價值,被設計、建造成兩個獨立的部分,兩者之間既有牆體隔開形成一條1米寬的滴水溝,又以門洞相通,連成一個整體,這種既集中又分散的特點,充分反映了民間匠師既遵循傳統,又善於從實際出發而靈活變化的設計手法。
宣城侯村祠堂宣城侯村祠堂
在各進的內部結構處理上,三進都採用抬梁式加穿架勢的梁架結構。前、中進是五開間,後進是七開間,前進僅明間的兩排架為抬梁式,中進的明間和兩次間的排架為抬梁式,而後進則有六排架都是抬梁式。
這種循序漸進的做法,逐步增大了空間,給人越向里越深邃高大的感覺。同時,前、中進除配有廂房,裝有閣樓、門樓,臨天井的沿部裝有兩軒,部分墩、雀替、柱少有雕飾外,上系“澈明造”,下無磚石鋪地。而後進則用材較大,斗拱華美,畫梁腳上有望板麗軒,下有石板和“糯米稀”鋪地,整個台基高出前、中進地面1米,天井兩邊長l.8米。
高0.8米的正方形花台,南栽天竺,北植牡丹,使享堂所在的“神殿”更顯幽深而靜謐。從防火安全考慮,後進正面也為馬頭狀的封火牆,使豪華的後進被安全地保護在裡面。這種根據各進所在位置作用不同,合理利用財力、物力,前後有別,繁簡得當,加強重點的做法,是該祠顯著特點之—。
特點之二——斗拱精巧華麗。後進每攢斗拱的內檐上挑兩邊均配以單片透雕雲狀飛翼,宛如兩片飛卷的流雲,造型流暢優美,此正是皖南徽派古建築所常見的楓拱樣式。
外檐各跳華拱的“楓”則不作捲雲狀,而為單片式截枝牡丹、芍藥等花卉式樣,此式在今天的徽派古建築中已不多見,可謂別具風格。

祠堂現狀

侯村祠堂以其屋宇高敞、肅穆的氣勢,給綠山秀水之中的美麗山村添了幾分深沉古老的氣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宣城侯村祠堂
祠堂歷經兵燹災變僥倖殘生,後經郎溪縣文物管理部門的修葺管理,這顆皖東南古建築明珠再現了昔日光彩,流傳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