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碑

宣和碑

《宣和碑》是宋徽宗於宣和六年即公元1124年立的御製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和碑
  • 建立者徽宗
  • 建立時間:公元1124年
  • 類型御製
立 碑,碑 文,神奇的故事,尋 石,捨己救人,

立 碑

《宣和碑》是當年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寫的,朝散大夫張崇篆書碑額並書寫的碑文。
位於泰山岱廟配天門東側漢柏院門口左側,碑名為《宣和重修泰岳廟記碑》,宋宣和六年(1124年)為重修岱廟而立。
此碑在岱廟炳靈門外北側。碑高9.25米,寬2.1米,厚70厘米,螭首龜趺。
龜座高185厘米,寬300厘米,長500厘米。僅這青石大龜座就有七立方米,重達四萬餘斤。規制穹崇,鐫勒工巧,居岱廟諸碑之冠。
碑陽文26行,滿行76字,凡2768字,字徑5.5厘米,正書。額篆“宣和重修泰岳廟記”2行8字,字徑23厘米。碑陰原刻廟官姓名20行,前15行為宋刻,後5行為元刻。
明萬曆十六年,山東巡撫李戴。吳龍征於碑陰刻。“萬代瞻仰”4大字,字徑124厘米,原刻遂佚。此碑立於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

碑 文

碑文追溯泰山祭祀歷史,粉飾太平盛世,敘述了宋徽宗自從建中靖國元年,即公元1101年登基後至宣和四年在21年間“詔命屢降,增治宮宇”的情景。
宣和碑宣和碑
次碑記載了宋徽宗在位期間“詔命屢降,增治宮宇”的情況,文中說,重修後的岱廟“凡為殿、寢、堂、閣、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合八百一十有三楹……”可見岱廟在北宋末年已發展到相當宏大的規模。
碑陰原刻有宋、元廟官姓名20行,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山東巡撫李戴和巡按吳龍征題刻“萬代瞻仰”四個大字於其上。
碑陰有明代萬曆十六年即公元1588年山東巡撫李戴和巡按吳龍征的題刻“萬代瞻仰”四個大字。從此碑可以看出,岱廟在北宋末年已發展到相當宏大的規模,各種建築總計813間,與今日的180多間形成顯明的對比。

神奇的故事

尋 石

傳宋徽宗於宣和年間重修岱廟後要立豐碑紀念,並定下尺寸,必須超過岱廟內所有石碑。
然後宣詔天下名匠限期完成,違者處斬。
這下可苦了石匠,歷經磨難終於找到了石碑料卻尋不到石龜料,個個急得團團轉。
這時石匠頭兒在夢境中見到大汶河的沙灘里有塊巨大的石塊,第二天便帶領匠人到沙灘里挖掘,結果與夢境相合。

捨己救人

龜座鑿好後,卻運不進廟門,眾人又慌了。
匠頭兒便朝著石龜拜了三拜說:“既然山神顯靈就請救人救到底吧!”靈石果然開口說:“欲想救眾人,必先自身損!”匠頭兒激動地連連叩頭說:“只要你能進廟門,那怕我粉身碎骨!”話音剛落,忽聽轟隆一聲巨響,從廟門上空掉下一過梁,恰恰把匠頭的雙腿砸斷了。
石龜進門了,眾人得救了,匠人那捨己救人的精神傳頌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