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還花炮

客家還花炮

搶花炮活動起源於明代,其發祥地可能是粵東客家,也可能是粵西客家。根據客家第五次大遷徙由粵東向粵西移民這一事實,“搶花炮”的始作俑者為粵東客家比較可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還花炮
  • 性質:現象
  • 特徵:起源於明代
  • 優點:為粵東客家比較可靠
簡介,發源地,歷史文化,

簡介

客家“燒花炮”即流行於桂、湘、鄂、渝、黔等省侗族、壯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搶花炮”活動。上述地區的“搶花炮”活動源自廣東東江流域、西江流域,尤以廣西三江梅林侗族“二月二”搶花炮、廣西武鳴壯族“三月三”搶花炮最為著名。《廣西通志·體育志》載曰:“搶花炮流行壯、侗、仫佬、漢等民族中,以每年二月二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鎮和古宜鎮舉行的最為熱烈。”“搶花炮起源於廣東。明嘉靖年間由商人帶到黔湘桂毗鄰的侗族聚居區,它一經和侗族同胞的生活結合,便植根於這塊土地上,世代相傳,歷久不衰。”

發源地

廣東鶴山市共和鎮泮坑村是粵西南地區為數不多的純客家聚落之一,每年正月十六,泮坑村都要舉行“燒花炮”、“還花炮”的民俗活動。泮坑鄰近的十六個自然村都屬於客家聚落,年年一起組織、參加“燒花炮”活動。“燒花炮”共設十六個花炮,按頭炮、二炮、三炮……等固定順序依次放炮、搶跑。搶到頭炮的人即“炮主”,是最幸運之人,全村人都要鑼鼓歡送。炮主會得到一個“花炮頭”和一幅繪有關帝像的鏡畫,上面註明第幾炮,由各村接回村中供奉,一年後再送回去,俗稱“還花炮”。燒花炮、還花炮活動是鶴山客家人一項全民參與的盛會。
所謂“花炮”,實際上是鐵制圓環,把直徑約五厘米的鐵環用紅布或紅綢纏繞,置於送炮器(即鐵銃)上,內裝火藥,燃放後,花炮就被轟上空,待落下時參加者奮力奪取,廣西南寧、百色兩地傳統的送炮器的形狀最為美觀,外形為六角柱形,六邊飾有圖案花紋,共分三層:底層是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鑲有桂花邊;中層腰較細,鐫有各類形態的小人像;上層為喇叭狀開口。三江梅林侗族的搶花炮允許搶花炮者互相擠、搶、護、攔、傳,但不能有傷人動作,能將“花炮”送上主席台者為勝。花炮一般一場三炮,也有五炮或更多的。侗族認為一炮為“福祿壽喜”,二炮為“升官發財”,三炮為“人丁興旺”。
目前客家歲時節慶仍保留有“搶花炮”、“還花炮”活動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惠州、香港以及鶴山等地,並且一般與“天后誕”、“北帝誕”、“侯王誕”、“關帝誕”等民間賽會相結合,成為大型系列活動中最為精彩的環節。

歷史文化

以香港“天后誕”花炮會為例,可以了解原本在客家地區十分盛行的“搶花炮”活動是怎樣演變或消失的。據統計,目前香港客家人有170萬至200萬左右,主要分布香港新界、西貢、大埔、沙頭角、沙田、荃灣、離島各地,此外元朗、屯門也有分布。客家方言進入香港是在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頒行“遷海復界”令之後,來源地是粵中惠州和粵東梅州一帶。
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平原,有一條叫“崇正新村”的村莊,它是客家人在香港的最大村落。村內的建築既有客家人的傳統民居,更多是本地形式的低矮石屋。在方圓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村莊內,居住著將近三千多位包括梅州市梅縣區、大埔、蕉嶺、平遠、豐順及惠陽、寶安客家人。崇正新村的公共活動組織是不問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三喜堂花炮會”,他們在每年農曆的三月二十三日,組織村中近百名會員,穿上不同服飾及各種打扮,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參加在元朗市區舉行的十八鄉“天后誕”巡遊。清晨,長長的隊伍抵達理民府,理民府派出官員為舞龍舞獅點睛後,一村接一村的表演隊便在市區扭龍舞獅,鼓樂喧天,盡情表演,場面壯觀熱鬧,沿途引來很多市民圍觀。能舞出四五十米巨龍的則最為榮耀,亦表明該村較有經濟實力。龍獅隊伍最後抵達大樹下的“天后廟”,各支表演隊伍再使出渾身解數,舉行搶花炮活動。崇正新村在1968年搶得“丁、貴、財”三炮最吉利的花炮,全村客家欣喜若狂,並從此命名為“三喜堂花炮會”。
客家還花炮
客家正月還花炮
(2007-3-30) 泮坑村在小官田燒花炮活動中連續兩年搶到頭炮,今年還炮更是熱鬧非常。還炮當天上午,村中就龍騰獅舞、鞭炮齊鳴,客家山村成了歡樂的海洋。中午12時還炮儀式開始,村民排列著整齊的隊伍,在村中祖祠出發,步行到鶴城鎮小官田,由泮坑村步行到小官田,需要50多分鐘時間。還炮隊伍由一面大銅鑼開路,名為“鳴鑼開路”,村民扛著各式彩旗隨後,彩旗之後是擺著供品的桌子,抬桌子的村民必須是未結婚的小伙子。兩輛小推車各載著一隻大紅燒豬和一隻大生豬,這是客家習俗,有生有熟,意為什麼都有。緊接著是供奉著頭炮花牌和炮頭的神龕。最具特色的是27名村婦頭戴統一的草帽、腰系統一的圍裙,各挑著當地村民稱之為“籮篋”的盒籮,籮篋內裝有桔子、甘蔗、雞、肉、年糕、慈菇等年貨食品,每個籮篋外面還要擺上一棵生蒜,意為好合算、有打算。村民說,客家人探親、回娘家、結婚送禮,有一個習俗便是擔籮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