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香優1108(2014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14018)

宜香優1108(2014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14018)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宜香優1108是宜賓市農業科學院用宜香1A×宜恢1108選育的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由宜賓市農業科學院申報,2014年通過宜賓市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14018。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宜香優1108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亞綱:單子葉植物綱
  • 稻屬
  • 分布區域西南地區
  • 栽培種:宜香優1108
  • 產量表現:平均畝產541.84公斤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栽培技術,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52.9天,比對照岡優725長1.0天。株高122.5厘米,葉色淡綠,株型適中,劍葉挺直,葉鞘、葉緣綠色、葉耳淺綠色,分櫱力較強,畝有效穗14.3萬,穗長27.0厘米,每穗平均著粒182.8粒,結實率82.8%,後期轉色好,易脫粒。穀粒黃色,稃尖桿黃色,柱頭白色,少數籽粒有短頂芒,千粒重28.9克。品質測定:出糙率79.0%,整精米率55.4%,粒長7.3毫米,長寬比2.9,堊白粒率16%,堊白度3.4%,膠稠度82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6.1%、蛋白質含量8.0%,米質達國頒三級優米標準。稻瘟病抗性鑑定:2009年葉瘟4、7、6、8級,頸瘟7、7、3、7級,2010年葉瘟4、8、7、7級,頸瘟5、7、7、7級。

產量表現

2009年參加四川省水稻中秈遲熟3組區試,平均畝產541.84公斤,比對照岡優725增產5.07%;2010年中秈遲熟10組續試,平均畝產531.25公斤,比對照岡優725增產5.90%。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36.55公斤,比對照岡優725增產5.48%,兩年區試平均增產點率95%。201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4.41公斤,比對照岡優725增產6.30%。2011年參加長江上游中秈遲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8.6千克,比對照Ⅱ優838增產5.8%;2012年續試,平均畝產592.6千克,比Ⅱ優838增產5.2%;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0.6千克,比Ⅱ優838增產5.5%;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4.6千克,比Ⅱ優838增產6.5%。

栽培要點

①適時播種:3月上旬至4月初播種,秧齡40~45天;
②合理密植:畝栽1.2萬穴左右;
③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本田要求前期淺水灌溉,中期夠苗曬田,後期濕潤管理至成熟;
④根據植保預測預報,綜合防治病蟲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⑤適宜種植地區:四川平壩和丘陵地區。

栽培技術

要點:1.適時早播,培育多櫱壯秧。2.秧齡30~40天,畝栽插1.2~1.5萬穴,每穴插2粒穀苗。3. 多施有機肥,適施配方肥,重底肥,早追肥,後期看苗補施穗粒肥,畝施純氮10千克,氮、磷、鉀肥合理搭配,底肥占70%、追肥占30%。4.深水返青,淺水分櫱,夠苗及時曬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淺水層,灌漿結實期乾濕交替,後期忌斷水過早。注意防倒伏。5.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螟蟲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云南、貴州(武陵山區除外)的中低海拔秈稻區、重慶(武陵山區除外)800米以下秈稻區、四川平壩丘陵稻區、陝西南部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稻瘟病重發區不宜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