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豐風水獅

宜豐風水獅

宜豐風水獅是一種宜豐當地的獅形雕塑。當地民眾認為風水獅有改善“風水”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宜豐風水獅
  • 地理標誌:江西省宜昌市宜豐縣
  • 批准時間:2013-06-09 
  • 非遺級別:省級
簡介,風水獅的分布和種類,風水獅安放的思路,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保護措施,

簡介

風水獅的分布和種類

宜豐風水獅現主要分布在宜豐縣的新昌、潭山、天寶等16個鄉鎮及周邊高安、上高、銅鼓等縣市。其表現形式有石雕、木雕、銅雕、根雕、磚雕,到清代後海衍生出陶繪、書畫和剪紙等。它的種類有臥獅、蹲獅、立獅、走獅、倒掛獅、守院獅、護宅獅、拴娃獅等。

風水獅安放的思路

風水獅的安放也是有講究的,不同質地和顏色的風水獅其擺放的方位也不同。東方在五行中屬木,應放置銅獅;銅獅屬金,可以金克木。西方在五行中屬金,應放置紅獅;紅獅屬火,可以火克金。北方在五行中屬水,應放置石獅或玉獅;這兩種材質的風水獅均屬土,可以土克水。南方在五行中屬火,應放置黑獅;黑獅屬水,可以水克火。

歷史淵源

宜豐風水獅習俗起源於南宋嘉定年間,最初由贛州移民傳入宜豐縣,經當地歷代風水藝人數百年來的傳承發展,並注入本土文化元素,使之成為獨具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漢唐時期王侯陵墓、貴胄墳宅前開始出現了石獅的蹤跡,但當時只限於在陵墓墳宅前擺放,作為神道上的神獸,常與石馬、石羊等石像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懾四方,使人產生敬畏心理。到了唐宋時期,風水獅的套用不但普遍為皇親國戚所看重,並開始走進民間,除了用於墓地,還將其作為看宅護院、祈祥納福的神獸,宜豐風水獅即應運而生,並相沿成習延綿到2019年。

基本內容

宜豐風水獅表現形式有石雕木雕銅雕根雕磚雕,到清代後海衍生出陶繪、書畫和剪紙等。它的種類有臥獅、蹲獅、立獅、走獅、倒掛獅、守院獅、護宅獅、拴娃獅等。根據風水學的理論,不同形態的風水獅有著不同的作用。臥獅:象徵著悠閒自在、祥和安樂,通常放置在寺廟庵堂門前或遊樂場所;蹲獅:是古往今來被民間供奉的守護神,它置身於天地萬物之間,吸取日月光化,耳聽八方,目眺宇宙,擔負著鎮邪驅魔的重任,被廣泛使用在衙門、民宅、城門、橋樑、寺廟、堂館、倉庫、祖墓等場所;立獅:性情猛烈,反應敏捷,有蓄勢待發、排山倒海之勢,適合於置放廟宇、陵墓前,承擔警衛迎敵、鎮山守場的使命,但絕不可置立於官衙民宅,以免招來不祥的突發事件;走獅:又叫游山獅,它處於飢餓覓食狀態,氣勢兇猛,煞氣騰騰,不宜置放於官府衙門和居宅庭院門前,以免招來禍患。倒掛獅、守院獅、護宅獅、拴娃獅則有看宅護院、安家保胎之用。

保護措施

宜豐風水獅現已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