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版畫

宜春版畫

宜春版畫是江西省宜春的傳統民俗繪畫藝術。袁州區新坊鄉素享“版畫之鄉”的美譽,其版畫製作水平聞名遐邇,農民版畫多次參加省市農民版畫展出,並多次榮獲省市農民版畫優秀作品獎。1991年2月4日,新坊鄉農民版畫協會成立,這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農民版畫團體。2000年4月24日,經國家文化部批准,宜春市被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版畫之鄉”稱號。這是宜春市於1999年7月8日被省文化廳授予“江西省版畫之鄉”之後獲得的又一殊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版畫
  • 外文名:2006 申報文化遺產
  • 所屬地區:江西 · 宜春
  • 遺產編號:Ⅶ-1
  • 遺產類別:民間美術
  • 遺產級別:省級
  • 申報單位:樟樹市 袁州區宜豐縣
歷史發展,畫展,

歷史發展

版畫是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版畫起源於印刷,是以“版”作為媒介來刻版的一種繪畫藝術。它是創作者運用刀、筆或其他工具,在金屬、石板、紙板、麻膠板、塑膠板、絹網等板材上,運用繪製、雕刻、腐蝕等方法進行製版,再印刷完成的藝術作品,它可以複印出許多不影響其藝術價值的原作。
早在40年代初,在魯迅先生倡導的新興木刻運動影響下,宜春的版畫創作便開始萌芽。1943年,宜春市青年中學在美術教師柯克的帶領下,成立了學生木刻小組,這是江西省出現的第一批木刻作者。同年10月在《國民日報》上以四分之一的版面,出版了《半月木刻》專欄共四期,發表了以抗戰為題材的作品80餘幅。舉辦了首屆木刻精品展,參觀人員絡繹不絕,從1945年9月開始,宜春教育學校每周都開設木刻課兩節,學校自編教材。從此,版畫和宜春市人民結下了不解之緣。
蒼山如海 (柯克)蒼山如海 (柯克)
1949年9月宜春解放,廣大木刻作者創作了套色木刻《毛主席像》、《幸福之家》、《農家樂》等十餘種深受民眾喜愛的版畫,印刷了3萬多份,在城鄉廣泛張貼,為版畫進一步發展奠定了牢固的民眾基礎和良好的外部環境。
解放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宜春市將版畫列為文化藝術工作的重點。1995年12月成立了宜春市版畫研究會,負責全市版畫活動的組織輔導工作,原宜春(現袁州區)市政府還撥出專款送重點作者分別到中央美院版畫系、中國美院版畫系和廣州美院版畫系進修深造。宜春現有中國美協會員6人,形成了以中青年為主的版畫作者群,湧現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版畫家,如:謝牛、陳祖煌、周新如、劉榮庭、楊曙光、歐陽荻、閻敏、彭志明、劉建平、黃景平、宋小敏、鄭越、袁斌、肖長虹、易南萍、劉小伍、嚴興河、李軍等。近幾年來,先後有40餘件版畫作品入選全國美展和版畫展。《撫愛》、《小鎮依稀》、《乾塘》、《紅土地》、《古橋上下》等到20多件作品被國家選送到奧地利、加拿大、義大利、美國、日本、保加利亞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版畫大展。

畫展

1987年由中國美術館、中國版畫家協會共同舉辦了“宜春版畫展覽”,宜春地、市領導帶領作者20多人,赴京參加開幕式,展出精品120幅,其中的彩拓版畫受到美術界專家的讚譽。1988年在日本東京舉辦了“中國宜春版畫展”,不少日本觀眾讚嘆說:“宜春版畫風格清新,地方特色常有,格調高雅健康,看後使人振作。”1989年底,全國版畫群體研討會在宜春召開,全國30多個版畫群體雲集宜春,參觀了宜春市的版畫後談到:宜春版畫水平如此之高,實在出人意料。宜春市版畫以其濃郁的地方特色,獨具的民間藝術精華,將具有贛西漢文化特徵的屋宇家具的裝飾、古代雕刻、剪紙刺秀、漆器圖案、民間燈彩等融入版畫創作之中,從傳統中挖掘、從現實中升華,使版畫創作既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精神,又具有地方特色和鮮明個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