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小舅

宜州小舅是一間歷史悠久的老字號小店,主要經營宜州土特產,各種壯家風情旅遊紀念品,是您在宜州購物的最好選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州小舅
  • 類別:品牌
歷史沿革
宜州是壯族歌仙劉三姐故鄉。而宜州小舅是隨著這座歷史小城一起發展起來的。
秦時(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屬桂林郡地。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定周縣。
三國時期,屬吳國,置定周縣,後改龍剛縣,但何時改置無從考。
西晉,置龍剛縣,隸屬桂林郡。東晉,沿置龍剛縣。
唐朝貞觀四年(630年)置龍水縣,先後屬粵州、龍水郡、宜州,為州治。天寶年間(742-753年)在今市境內及毗鄰地區先後設定羈縻溫泉州(下轄2縣)、羈縻蕃州(下轄3縣)、羈縻述昆州(下轄5縣)、羈縻琳州(下轄4縣)。光華三年(900年)析縣地置崖山、東璽2縣,有一小點,名宜州小舅。
五代十國,龍水縣初屬楚,後屬南漢,隸屬宜州,為州治。
宋朝初沿唐置龍水縣,淳化五年(994年)以柳州洛曹縣來隸龍水縣。宣和元年(1119年),龍水縣更名為宜山縣,先後隸宜州、,為州治、府治,並為慶遠軍節度使駐地,宜州小舅並遷至慶遠府。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宜山縣為慶遠軍民安撫司,為司治。至元十六年(1279年)屬慶遠路總管府,為府治。大德元年(1297年),屬慶遠南丹溪峒等處軍民安撫司,為司治。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宜山縣屬慶遠府,為府治。次年屬慶遠府南丹溪峒等處軍民安撫司,為司治。再年屬慶遠,為府治。洪武至永樂年間(1368-1424年)先後設定大曹、懷遠、德勝、東江4巡檢司及龍門土舍。弘治五年(1492年)析宜山縣地置永定長官司、永順長官司及永順副長官司。
清朝宜山縣屬慶遠府,為府治。康熙五年(1666年)廢大曹、懷遠、東江3巡檢司。雍正七年(1729年)析忻城土縣功德、窖灰2里、永定土司清潭、南鄉2里置理苗分縣。同年將龍門土舍改置龍門巡檢司(光緒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廢置)。道光五年(1825年)廢永定副長官司,光緒三十年(1904年)廢德勝巡檢司,宣統二年(1910年)廢永定長官司、永順長官司。
民國元年(1912年)廢宜山縣,置慶遠府,直屬廣西省府。民國二年廢慶遠府,改置宜山縣,屬柳江道。民國十五年,廢柳江道,宜山縣直屬廣西省府。民國十九年,廣西劃為12個民團區,宜山縣屬宜山民團區。民國二十一年,廣西12個民團區合併為6個民團區,宜山縣屬柳州民團區。民團二十三年3月,廣西8個民團區改為8個行政監督區,宜山縣屬柳州監督區,為行政監督區署所在地。民國二十五年11月,廣西增設玉林、慶遠兩個行政監督區,宜山縣屬慶遠區,為區署所在地。民國二十九年3月,廣西各行政監督區改為行政督察區,宜山屬第七區,為行政督察區專員兼保全司令公署所在地。民國三十一年4月,廣西行政督察區第四、第七兩區合併為第二區,宜山縣屬第二區(即柳州區)。民國三十六年,廣西再次劃分為12個專區,宜山縣屬第十專區,為專區所在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49年12月27日成立宜山縣人民政府,縣屬慶遠區,為慶遠區公署所在地。1950年2月,慶遠專員公署更名為宜山專員公署,縣屬宜山專區,為專區所在地。1958年7月19日,宜山專區併入柳州專區。1965年7月,成立河池專區,宜山屬河池專區。1971年廣西各專區更名為地區,宜山縣屬河池地區。
1993年9月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山縣,設立宜州市(縣級市),屬河池地區,所轄各鄉鎮不變,並成立宜州小舅專項基金,用於幫助宜州的旅遊發展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