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一村

宜一村

20世紀50年代初稱金家村。1952年又改名為第三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後,稱宜山一社。1958年公社化時,改稱一社大隊。20世紀70年代時稱宜一大隊。1988年7月,始稱宜一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宜一村
  • 行政區類別: 村
  • 所屬地區:浙江蒼南宜山鎮
  • 下轄地區:下市尾、隔岸周、金家3個自然村
  • 政府駐地:宜山鎮政府駐地
  • 地理位置:位於溫州市鰲江南面,蒼南縣東部濱海平原地區
  • 人口:1265(2010年底)
  • 方言吳語甌江片,閩語畲語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 榮譽稱號:溫州市文明村
概況,屬轄和村名由起,聚落簡史,地理交通,發展回顧,農業建設,紡織業發展,集體經濟,商業發展,文明創建獲碩果,硬體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道路及房屋建設,村史工作,地圖信息,

概況

屬轄和村名由起

宜一村 在浙江蒼南宜山鎮,以屬該鎮第一村得名。

聚落簡史

村區唐宋時已有人居住,宋屬泥山鎮。村民祖先大多在清末民初由閩南等地先後遷入。全村姓氏計有三十多姓,主要有歐陽、陳、楊、黃、周、張、李、梁等。方言有溫州話、閩南話等,通用溫州話。2010年底,全村戶316,口1265。有耕田348畝。主體經濟是工業和農業,工農業總產值6346.3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9.7萬元,集體企業產值792.6萬元,家庭工業產值5048萬元,商業服務業486萬元,人均收入5108元。多年來,村雙委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調發展,成為當地新農村建設典型。2009年被溫州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溫州市文明村,。

地理交通

該村位於溫州市鰲江南面,蒼南縣東部濱海平原地區, 習稱小江南。村處全鎮中心,是宜山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5公里。東與上黃村隔河相望,南與塘西村相接,東北與甲底村接壤,東南與芙蓉、宜二兩村相鄰,西、北與鎮站前、前?、仁壽3個居民區交錯相連。全村分下市尾、隔岸周、金家3個自然村。境內河流縱橫,內河水路可直通龍港、錢庫、金鄉、湖前及縣城靈溪,龍(港)金(鄉)公路穿村而過,沿公路北至龍港9公里,南達金鄉13公里,水陸交通網發達。

發展回顧

農業建設

宜一村20世紀50年代農業生產走在全縣前頭。1956年置辦抽水機、打稻機,實現了機械灌溉和脫粒。50年代深為各地所矚目,參觀者絡繹不絕。還積極承擔良種推廣和農技改革試驗。1957年,糧食畝產超過《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
宜一村地少人多。農業合作化時,人均耕田就不到3分。長期以來,單一的糧食生產使農業生產徘徊不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生產力得到解放,勞動力開始向工業和第三產業轉移,農業生產有了新的發展。1983年,村民楊成濤承包了村內經商經工農戶的土地,辦起家庭小農場,實行科學種田,精耕細作,糧食畝產達900多公斤,成為縣內聞名的種田大戶,被評為省優秀農業專業戶,並被破格聘為宜山鎮副鎮長。
改革開放以來,在農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宜一村仍未放鬆農業這一基礎產業。加強了以工補農,以工建農工作。建立了基本農田保護區,先後投資40餘萬元,完成了1877米的“三面光”排灌渠道,修造了1300米機耕路,砌石加固河岸1200米,全面完成土地平整任務,完善了農田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水利設施,灌、排、降功能健全,為確保糧食高產穩產打下基礎。同時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集體投資購置拖拉機、整耕機、開溝機、壓草機、吸泥船和高壓噴霧器等大中型農機具,為生產服務。還配備了村農科員,積極推行農業新技術,提高科學種田水平。是蒼南縣農業局配方施肥蹲點村和溫州市農科所“雙雜奪雙千”基地村。1991年糧食三熟畝產超噸糧。

紡織業發展

宜一村的土紡織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名聞全國,所產“筒布”遠銷江西、福建等長江南岸大片地方。村中戶戶有織機,人人會織布。60年代初,組織了大隊副業組,負責土紡土織,生產再生花格土布。為解決土紡土織原料困難,1963年購置了開花機,創辦大隊開花廠,加工再生棉花。副業年收益僅為1400元左右。直到1978年,村集體副業年產值才達3.5萬元。改革開放以後,由土紡土織起步進而發展到再生腈綸加工、針織服裝生產、針織胚布生產等多種家庭紡織工業。專業化程度也有所提高,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格局。宜一村從事家庭工業的占勞動力的52.6%。早在1986年,專業戶歐陽錠就創辦了蒼南縣首批以生產再生腈綸毛毯為主的宜山織毯廠。已擁有30台圓筒針織機,年產值200萬元。家庭工業走出小本經營的格局。有工業縫紉機200多台,包縫機138台,加條機78台,圓筒針織機50多台,織毯機、花邊機、織帶機、捻絲機50多台,形成了規模生產。

集體經濟

宜一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集體資產達七百多萬元。擁有兩個停車場、兩個搬運隊、紡織鋁塑綜合廠、印染廠、毛毯經營部、拉毛車間、宜豐針織廠等12家村辦企業。1992年宜一村村委會對集體企業投資152萬元,超過了歷年投資總和1倍多,擴大了集體企業的規模。
創辦於1992年8月投資130萬元的宜豐針織廠,建有針織和漂染廠兩個車間。針織車間建有5間三層樓和1間二層樓的廠房,備有43台圓筒針織機、4台羅口機和1台100錠自動倒緯機等針織機械。產品針織腈綸胚布除銷售本地外,還遠銷上海江蘇山東廣東福建等地。漂染車間建成廠房20間,購置5隻染色缸,2台烘乾機,3台軋光機,1台開幅機和1台兩噸鍋爐。同時還備有185匹動力的發電機組和80KVA變壓器各1台。該廠當年投資,當年受益,年底就創利潤13萬元。該廠產品的漂染質好價低,每噸比外地低1000~1500元。

商業發展

宜山鎮歷來是鰲江以南農村主要物資交流會中心。農曆正月十九、三月十五、八月十五為三大廟會集市日。每逢集市,宜一村一帶攤鋪林立,特別是球新路、新市街、繁榮街、興華街等處街道寬暢,更是人流如潮。繼1985年新市街小商品專業市場開張,1992年村集體又投資興建了紡織品交易市場,專門銷售本地針織腈綸製品和各地針棉織品。
1992年9月,宜一村作為蒼南縣體制改革委員會農村金融機構改革的試點單位,創辦了具有存、貸功能的蒼南縣首家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宜一村合作基金會,開張三個月吸收存款就達五百五十多萬元。
家庭工業和集體企業的發展,改變了單一的農業生產的勞動結構形式。現在全村勞動力從事家庭工業占52.6%,參加集體企業占20%,參加商業服務業占18.4%,其他行業9%。

文明創建獲碩果

該村文化教育事業歷來比較發達。清同治年間,曾於隔岸周楊公祠辦過親仁社學。光緒三十三年(1907),村紳白樂亭於此創辦群演初等國小堂。宣統二年(1910)春,群演國小堂停辦,由鄉紳陳錫琛創辦平陽縣立江南高等國小堂,為現蒼南縣第二實驗國小前身。此校已有八十多年歷史,曾獲浙江省文明單位稱號。
宜一村宜一村
目前,宜一村已掃除了文盲,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國中入學率,普及率達100%,幼兒入托率達85%左右。村委會為鼓勵培養人才,實行獎學金制度,規定考上大學者獎500元,考上中專獎300元,考上高中獎100元。同時積極開展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宜一村青少年中國中文化程度303人,高中文化程度80人。1982年以來考上大中專院校10人。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宜一村社會福利事業。村民家庭財產保險,獨生子女(女兒戶)養老保險、五保戶給養、軍烈屬補助、教育基金等社會福利費都由村集體支付。還設立了老人退休金制度,對年滿60歲老人每月發15元退休金,年滿70歲老人每月發20元退休金。同時組織老人協會,籌資興建村敬老院,建立青少年活動中心。
宜一村,精神文明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村民遵紀守法,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無宗派鬥毆現象,出現安居樂業、穩定團結的良好局面。1986年被蒼南縣人民政府命名為縣級文明村,1991年又被溫州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市級文明村。1989年來,村黨支部連續被評為溫州市先進黨組織。村黨支部書記楊成濤連續5年被評為縣優秀黨員,兩次被評為市級勞動模範,支委歐陽錠獲市鄉村企業先進工作者,支委陳慶鎖獲市級先進調解工作者稱號。

硬體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

宜一村過去沒有一條象樣的路巷,石板路面狹窄且高低不平。居民住宅除了下市尾有幾間低矮的二層樓外,大部分為平房,房屋陳舊矮小,金家?更是以茅草房為主。進入80年代後,隨著宜山城鎮經濟建設的發展,再生腈綸紡織專業市場的形成,進城落戶經工經商人員不斷增加,私人建房越來越多。宜山鎮的城建重點,商業中心也由老街區轉向宜一村轄區。1985年以來,200多畝耕田被徵用。東興街、東河路、球新路、新市街、繁榮街、興華街、學前街等新城區主街道都縱橫交錯於宜一村轄區土地上。一幢幢四層、五層、六層樓房相繼拔地而起。郵電局、工商所、財稅所、派出所、法庭、鎮政府等機關辦公大樓也紛紛聳立於此。宜山鎮幼稚園、宜山鎮中學、蒼南縣第二實驗國小也先後向宜一村征田,興建教學大樓。據統計共有辦公大樓7座,教學大樓6座,民房近千間。村民人均住房面積達38.4平方米。高檔家電用品普遍進入農家。村民擁有程控電話40餘部、電冰櫃70餘台、洗衣機近300台、錄像機50餘台、電視機420餘台。煤氣灶、煤氣熱水器,抽水馬桶也呈普及趨勢。

道路及房屋建設

近些年來,該村加快街道路巷建設。採用集體撥款和民眾集資相結合的辦法,新建街道200米,改造4條巷弄共500米,鋪設水泥路面3000米,興建橋樑一座,改造廁所32個。分兩批先後搬遷金家低矮平房50間,改變了部分村民居住偏僻分散的局面。1992年投資50萬元興建了一幢五層樓的村委會辦公大樓。

村史工作

2008年該村開始村史館建設,至2009年初建成投入使用。村使館大門鐫掛有當代楹聯家陳志歲所撰楹聯“政在得民,策在富民,三十年昭示今勝昔;教之明德,化之修德,一二里足成和鄒。”村史館歷史地、客觀地、系統地反映和重現了村的起源、沿革、發展、變化,總結經驗,展現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成果,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村莊的喜人變化,展示人物風采,提出未來發展目標等。

地圖信息

地址:溫州市蒼南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