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縣委黨史研究室

一、單位名稱:

中共定安縣委黨史研究室(定安縣地方志辦公室)

二、單位職能:

(一)依法擬定並組織實施本縣黨史和修志工作的政策和發展規劃、計畫。

(二)負責向中央和省有關部門提供定安縣重要史料的工作,負責定安縣中共黨史、《定安縣誌》等方面的史書、著作文稿、像片、影視作品的編輯、整理和出版發行工作。

(三)負責審定定安縣直屬單位及各鄉鎮編寫的黨史專輯、專志稿及其研究的成果,以及定安縣重大歷史題材和重要歷史人物的出版刊物、影視音像、像片等作品,會同有關各部門做好國家、省、縣各級革命歷史紀念設施、教育基地的規劃和建設工作。

(四)承擔全縣史志學術研究成果的初審、管理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安縣委黨史研究室
  • 地區:定安縣
  • 性質:政府機構
  • 屬性:非盈利
內設機構,人員編制,存檔內容,政策檔案,工作規劃,出版刊物,

內設機構

辦公室、編審股(編制8人)

人員編制

定安縣委黨史辦公室成立於1981年2月,編制3人,屬縣委主管的正科(局)級單位,1984年編制增至5人。定安縣地方志辦公室成立於1985年2月,編制8人,屬縣政府主管的正科(局)級單位。1995年9月,縣委黨史辦公室與縣誌辦公室合併為定安縣黨史縣誌辦,編制8人,屬縣政府正科(局級)事業單位。2004年8月,單位名稱改為中共定安縣委黨史研究室(定安縣地方志辦公室),簡稱定安縣史志辦,級別、編制不變,實有6人,其中1人退休;文化水平大學3人,大專1人,中專1人,高中1人;副研究員1人,助理研究員2人,研究實習員3人。1981—2005年,縣史志辦幹部通過努力學習鑽研業務,崔開勇被晉升為副研究員,吳淑華、陳朝升、陳志平被晉升為助理研究員,周克秀被晉升為館員,王千秋、吳多奇、李強、張少波、鄭月強、莫恆俊、陳琳被評聘為研究實習員;原在本室工作,後被調往其他單位晉升為處級幹部的有陳有仁、周運軒、莫恆俊,晉升為正科級幹部的有陳志平、謝世武,晉升為副科級幹部有陳琳;在本室負責全面工作的正科級幹部有梁定儒、吳淑華、周克秀,副科級幹部有吳平清、陳朝升(1993年3月至1995年7月負責全面工作)、崔開勇(1993年7月和2001年4月至今負責全面工作)。

存檔內容

本室存檔有如下五方面的書刊資料,可供來訪者了解有關定安縣各個歷史時期的史料。
(一)《瓊州府志》、《光緒定安縣誌》、《宣統定安縣誌》、《海南島志》、《海南島新志·瓊崖》、《溟南詩選·定安古詩》、《天池草》等史志書冊。
(二)本室已經編寫出版的書冊有《瓊崖革命搖籃母瑞山》(崔開勇、陳琳主編,21萬字)、《地靈人傑話定安》(崔開勇、陳琳主編,95萬字)、《定安縣財政稅務志》(陳朝升主編,26萬字)、《瓊崖英烈譜·定安縣分卷》(吳淑華、崔開勇主編,5.7萬字)、《烽火》(定安抗日專輯,吳淑華主編,12萬字)、《定安縣概況》(周運軒主編,3.6萬字)、《定安縣財稅史資料選編》(陳志平主編,11萬字)、《定安縣老幹部聯誼錄》(陳志平主編,20萬字)、《定安縣土地誌》(陳朝升主編,26萬字)、《定安縣土地誌》(陳朝升主編,26萬字)、《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定安縣組織史資料》(周世江、吳淑華主編,20萬字,1926—1988)、《中國共產黨海南省定安縣組織史資料》(崔開勇主編,35萬字,1988—2000)等12本,新編《定安縣誌》(崔開勇主編,150萬字,1840—1996)已在2006年3月定稿交付海南出版社印刷出版,目前正在校對。
(三)本室幹部撰寫史志學術論文20多篇以及史志專題文章50多篇分別刊載的《以史鑑今資政育人》等論文集和《瓊島星火》、《海南黨建》等的書刊。
(四)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個人回憶錄。
(五)萬寧、瓊海、瓊山等部分市縣的縣誌。

政策檔案

本單位、本系統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性檔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2006年5月18日簽發的《地方志工作條例》,以及曾慶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

工作規劃

“十一五”規劃:
2006年:編寫出版《定安縣誌》(150萬字,1840—1996)、《海南利氏族譜》(約40萬字)2本書,編寫定稿《定安縣交通局志》(約4萬字,1840—2004)、《定安縣公路局志》(約3萬字,1840—2004)2本書,審定出版離休幹部陳玉文撰寫的回憶錄《故鄉(坡村)人民的革命鬥爭》(3萬字)一書,撰寫史志專題、論文6篇,徵集部分《定安縣誌》續編資料。
2007年:編寫出版《中國共產黨定安縣歷史大事記》(約11萬字,1911—2006)一書,編寫定稿《定安縣革命鬥爭史》(25萬字)一書,協助編寫出版《定安縣教育志》(約20萬字)一書,協助編寫出版《定安鳳池村志》(約9萬字)一書,協助編寫《定安縣軍事志》(約25萬字)一書,撰寫史志專題、論文6篇,派一名幹部參加中央史志辦舉辦的培訓班學習,徵集部分《定安縣誌》續篇資料。
2008年:出版《定安縣革命鬥爭史》(25萬字)一書,編寫定稿定安縣王弘誨、張岳崧、王映斗三大古代名人紀念冊(約3萬字),協助編寫出版《定安縣龍塘鎮志》(約25萬字),協助或負責編寫定稿4至6個定安縣自然村村志(約30萬字,詳寫生態文明建設資料),撰寫史志專題、論文6篇,派一名幹部參加省史志辦舉辦的培訓班學習,徵集部分《定安縣誌》續編資料。
2009年:指導全部縣直屬部門編寫部門志書初稿(約200萬字),指導9個鎮編寫出鎮志初稿(約140萬字),徵集部分《定安縣誌》續編資料,編寫定稿《定安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文稿集》(約25萬字)一書,撰寫史志專題、論文6篇,派一名幹部參加中央地方志辦舉辦的培訓班學習。
2010年:編寫定稿《中國共產黨定安縣組織史資料》(35萬字,2001—2010)一書,修改補充全部縣的直屬部門編寫的部門志書稿和9個鎮志書稿,撰寫史志專題、論文6篇,徵集《定安縣誌》續編部分資料,派一名幹部參加省史志辦舉辦的幹部培訓班學習,協助或負責編寫定稿5至7個定安縣自然村村志(約40萬字)。
每個年度除了完成以上任務外,還要完成上級有關單位和縣委、縣政府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出版刊物

24年來,本室先後編寫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了《瓊崖革命搖籃——母瑞山》(21萬字)、《地靈人傑話定安》(95萬字)、《瓊崖英烈譜——定安縣分卷》(5.7萬字)、《定安縣誌》(137萬字)4本書,編寫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了《定安縣財政稅務志》(26萬字),編寫並內部出版了《烽火》(11萬字)、《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定安縣組織史資料》(20萬字,1926—1988)、《定安縣概況》(3.6萬字)、《定安縣財稅史料選編》(15萬字)、《定安縣老幹部聯誼錄》(20萬字)、《定安縣土地誌》(26萬字)、《中國共產黨海南省定安縣組織史資料》(35萬字,1988—2000)7本書,幫助離退休幹部修改定稿《一生回憶》(6萬字)、《故鄉人民的革命鬥爭》(3萬字)2本書。共撰寫近30篇論文(約18萬字),其中陳志平撰寫《瓊崖革命根據地土地革命初探》和崔開勇撰寫《瓊崖革命根據地的財經工作及其歷史作用》分別獲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第一、第二屆黨史優秀論文二等獎。整理、撰寫專題150多篇,分別刊載在《海南文史》、《海南日報》、《海南黨建》等書刊中,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母瑞山紀念園擬定5篇碑文(0.5萬字)及其陳列館解說詞(2萬字)。協助海南省廣播電視台、海口市廣播電視台拍攝青少年教育專題片、《海南故事》中的定安革命史,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