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運動思潮

宗教改革運動思潮

《宗教改革運動思潮》中作者以影響16世紀歐洲的人文主義、經院哲學運動、極端宗教改革運動和羅馬天主教等其他宗教意識形態為背景,闡釋了“因信稱義”、“預定論”、“回到聖經”、“聖禮教義”、“教會教義”等基督教神學思想,比較了著名改教家路德、茨溫利、梅蘭希頓、布塞、加爾文在上述教義上的異同,軟完整地勾勒出16世紀上半葉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風貌。

基本介紹

  • 書名:宗教改革運動思潮
  • 作者:阿利斯特·麥格拉思 (McGrath.A.)
  • 類型:基督教史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0474890, 750047489X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外文名:REFORMATION THOUGHT
  • 譯者:蔡錦圖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318頁
  • 開本:16
  • 定價:35.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宗教改革運動思潮》作者阿利斯特·麥格拉思為牛津大學著名歷史學教授。《宗教改革運動思潮》他以影響16世紀歐洲的人文主義、經院哲學運動、極端宗教改革運動和羅馬天主教等其他宗教意識形態為背景,闡釋了“因信稱義”、“預定論”、“回到聖經”、“聖禮教義”、“教會教義”等基督教神學思想。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 阿利斯特·麥格拉思 (McGrath.A.) 譯者:蔡錦圖 陳佐人

阿利斯特·麥格拉思(Alistei’McGrath),當代傑出的福音派神學家和教育家,曾任英國牛津大學威克里夫學院歷史神學教授、威克里夫學院院長;現任英國國王大學(King’sCollege)神學、宗教與文化中心主任。著述甚豐,包括《基督教概論》、《基督教神學手冊》、《歷史神學》、《上帝的義》、《科學的神學》等幾十部著作。

圖書目錄

中文簡體字版序
蔡序
陳序
原書序
如何使用本書
1 導論
改革的呼聲
“宗教改革運動”的概念
信義宗的宗教改革運動
改革宗教會
極端的宗教改革運動(重洗派)
天主教的改革運動
印刷術的重要性
宗教改革運動的社會背景
改教家的宗教觀念
宗教觀念的社會角色:日耳曼與英格蘭

2 中世紀晚期宗教
民眾宗教的增長
反教權主義的興起
教義多元主義的興起
權威的危機
英格蘭的個案研究:羅拉德派

3 人文主義與宗教改革運動
“文藝復興”的概念
“人文主義”的概念
古典學術與語言學
文藝復興的新哲學
克里斯特勒對人文主義的觀點
Ad,fontes:回到本源
歐洲北部的人文主義
歐洲北部對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反應
歐洲北部人文主義的觀念
瑞士東部的人文主義
法蘭西的法律人文主義
英格蘭的人文主義
鹿特丹的伊拉斯謨
人文主義與宗教改革運動的評價
人文主義與瑞士宗教改革運動
人文主義與維騰堡宗教改革運動
宗教改革運動與人文主義的張力

4 經院哲學與宗教改革運動
“經院哲學”的定義
經院哲學與大學
經院哲學的類型
唯實論對唯名論
“帕拉糾主義”與“奧古斯丁主義”
新路派(“唯名論”)
新奧古斯丁派(“奧古斯丁主義”)
中世紀經院哲學對宗教改革運動的衝擊
路德與中世紀晚期經院哲學的關係
加爾文與中世紀晚期經院哲學的關係
經院哲學的社會處境

5 改教家生平導論
馬丁·路德
茨溫利
梅蘭希頓
布塞
加爾文

6 因信稱義的教義
奠基性主題:借基督得救贖
恩典的概念
馬丁·路德的神學突破
稱義的教義
路德早期的稱義觀
路德對“上帝的義”的發現
稱義之信心的性質
路德稱義的教義的原因和結果
“法律式稱義”的概念
改教家對稱義的分歧
稱義與瑞士宗教改革運動
後期的發展:布塞和加爾文論稱義
天主教的回應:特蘭托公會議論稱義
稱義的性質
稱義之義的性質
稱義之信心的性質
拯救的確據

7 預定的教義
茨溫利論上帝的主權
加爾文論預定
後期加爾文主義的預定
恩典的教義與宗教改革運動

8 回到聖經去
中世紀時期的聖經
“傳統”的觀念
聖經的武加大譯本
聖經的中世紀地方語言譯本
人文主義者與聖經
聖經與宗教改革運動
聖經的正典
聖經的權威
傳統的角色
解釋聖經的方法
解釋聖經的權利
天主教的回應:特蘭托公會議論聖經

9 聖禮的教義
聖禮與恩典的應許
路德論聖禮
路德論真實臨在
茨溫利論聖禮
茨溫利論真實臨在
茨溫利論嬰孩洗禮
路德與茨溫利的對比:總結與評價
加爾文論聖禮
天主教的回應:特蘭托公會議論聖禮

10 教會的教義
宗教改革運動爭論的背景:多納徒派的爭議
宗教改革運動教會觀的思想背景
路德論教會的本質
極端派的教會觀
路德教會教義的張力
加爾文論教會的本質
教會的兩個記號
加爾文論教會與宗教法庭
加爾文論教會的角色
教會大公性的爭論

11 宗教改革運動的政治思想
極端的宗教改革運動與俗世政權
路德兩個國度的教義
茨溫利對國家與地方官員的看法
布塞對地方官員與教會事奉的看法
加爾文對地方官員與教會事奉的看法

12 宗教改革運動思潮的擴散
擴散的自然途徑
地方語言
書籍
民眾的交流
教理問答
信條
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

13 英格蘭宗教改革運動思潮
英格蘭宗教改革運動的起源:亨利八世
英格蘭宗教改革運動的鞏固:從愛德華六世至伊莉莎白一世
在英格蘭宗教改革運動中的因信稱義
在英格蘭宗教改革運動中的“真實臨在”

14 宗教改革運動思潮對歷史的影響
對世界持肯定的態度
新教工作倫理
宗教改革運動思想與資本主義的根源
人權與有據弒君的概念
宗教改革運動思想與自然科學的出現
結論
附錄1神學及歷史用語彙編
附錄2主要原始資料的中英譯本
附錄3主要期刊和資料的標準縮略語
附錄4如何引用主要的原始資料
附錄516世紀引用《詩篇》的方式
附錄6宗教改革運動的最新書目
附錄7政治與思想歷史年表
精選參考書目
中英對照索引

文摘

路德在1517年10月張貼《九十五條論綱》之前,已經擁有了他的改革方案所建基的見解。
這些見解的中心是“唯獨因信稱義”的教義,而對這個用語之意義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稱義”的觀念已是十分熟悉。不過,“唯獨因信”一詞又作何解?稱義的信心又有何性質?
“某些人不明白為何唯獨因信稱義的原因,在於他們不明白信心是什麼。”路德在寫這些話時,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需要深入探討“信心”這個讓人困惑的詞上。路德對信心的觀念涉及三點,可以視之為對他的稱義教義特別重要。這些論點每一個都被後來的作者(例如加爾文)所採用和發揮,顯示路德在這點上對宗教改革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貢獻。這三個要點是:
1.信心是個人的一個參照點,而不是純粹歷史性的。
2.信心是關乎信靠上帝應許的。
3.信心聯合信徒與基督。
我們將會分別討論這些要點。
首先,信心不只是歷史性的知識。路德認為,一個只是滿足於相信福音書的歷史可靠性的信心,不是稱義的信心。罪人完全有能力相信福音書的歷史細節,不過這些事實本身並不足以構成真正的基督徒信心。拯救的信心是關乎相信和信靠基督是為我們(pro nobis)而生,並且是個別地為我們而生,而且為我們成就了拯救的工作。正如路德所說的:
我經常提到兩類不同的信心。第一類是這樣的:你相信基督真的是如在福音書中所描述和宣稱的那位,不過你並不相信他是這樣一個為你而生的人。你懷疑你是否可以從他得此,而且你想:“是的,我肯定他是為別人而生的人(就像彼得和保羅,以及虔誠和聖潔的人)。

序言

本譯叢選擇現代西方學者的思想史研究經典為譯介對象。迄今為止,國內譯介西方學術著作主要有兩類:一是西方思想的經典著作,例如柏拉圖的《理想國》和亞里士多德的《形上學》等等;二是現代西方思想家詮釋西方思想史的著作,例如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和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等等。然而,國內學術界對基於專業專精於學術富有思想底蘊的學者型的闡釋性著作卻甚少重視,缺乏譯介。這就忽視了西方思想史研究的重要一維,也無益於西方思想史的真實呈現。西方學術界的實際情況卻是相反:學者們更重視富有啟發性的專業研究著作。這些著作本著思想的歷史作歷史的發微,使思想史的客觀、綿延和更新的真實脈絡得到呈現。本譯叢希望彌補這一空缺,挑選富有學術內涵、可讀性強、關聯性廣、思想空間宏闊的學者型研究經典,以呈獻於中國學術界。
本叢書以“歷史與思想”為名,在於顯明真實地把握思想脈絡須基於歷史的把捉方式,而不是著意於把一切思想史都詮釋為當代史。唯有真實地接近思想的歷史,才可能真實地接近歷史鮮活的涌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