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承裕

完顏承裕(?—1213年),本名完顏胡沙,原為符寶袛候,歷任中都左警巡副使、西南路招討副使。泰和六年(1206年),從成紀攻打南宋,擊敗吳曦。泰和八年(1208年),轉任歸德府尹、臨潢府尹。

大安三年(1211年),出任參知政事,和獨吉思忠(獨吉千家奴)抵禦蒙古成吉思汗,在烏沙堡(河北省張北縣西北)、會河堡(河北省萬全縣西),全軍覆沒,胡沙隻身逃回。

崇慶元年(1212年),為陝西安撫使。次年,為元帥右都監兼鹹平路兵馬都總管,被耶律留哥所敗,改為遼東宣撫使,不久去世。

基本介紹

  • 本名:完顏承裕
  • 別稱:完顏胡沙
  • 所處時代:金朝
  • 民族族群:女真族
  • 去世時間:1213年
  • 主要成就:擊破吳曦
  • 官職:御史中丞、參知政事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南下攻宋,防禦蒙古,晚年逝世,人物成就,歷史評價,史書記載,人物影響,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完顏承裕,生年不詳。憑藉宗室的身份做了符寶祗候。被授官為中都左警巡副使,管理中都的戶籍,百姓都說他很平庸。
後來,升官為殿中侍御史,又改為右警巡使、彰德軍節度副使、刑部員外郎,轉為本部郎中。經歷了會州、惠州的刺史、改為同知臨潢府事,又改為東北路招討副使。因為得病被免職,後來啟用為西南招討副使。

南下攻宋

泰和六年(1206年),完顏承裕南下伐宋,與秦州防禦使完顏璘駐紮在隴西成紀。南宋大將吳曦率軍五萬由保岔、姑蘇等地迅速偷襲秦州。完顏承裕、完顏璘率領騎兵千餘人擊敗吳曦的軍隊,並且追擊四十里,一共經歷了六次戰役,宋軍大敗,完顏承裕斬首四千餘級。
吳曦派遣他的將領將馮興楊雄李珪率領步兵騎兵八千餘人進入赤谷,完顏承裕、完顏璘以及河州防禦使蒲察秉鉉攻擊他們並且大破宋軍。南宋的軍隊敗走西山,騎兵敗走赤谷。
完顏承裕派遣部將唐括按答海率領二百騎兵飛馳攻擊南宋的步兵,蒙括挺身率先進入宋軍敵陣,宋軍大敗。金軍追殺至皁郊城,斬宋軍二千餘級。完顏承裕進兵,攻克了成州

防禦蒙古

泰和八年(1208年),南下攻宋的軍隊回師,完顏承裕改任河南東路統軍使,兼管歸德的事情。很快就改任臨潢府。賜金帶、重幣十端、銀百五十兩。
大安初年,被封為御史中丞
大安三年(1211年),被封為參知政事,與平章政事獨吉思忠一起在西北戍邊防禦蒙古。烏沙堡之役,大軍失利,朝廷唯獨處置獨吉思忠,讓完顏承裕主持防禦的軍事部署。
完顏承裕接替獨吉思忠為丞相後,率30萬主力放棄恆州(今內蒙古藍旗四郎城)、昌州(今沽源縣九連城鄉北3公里處),撫州(今張北)三州退守野狐嶺,目的利用山地地形遏制蒙古軍隊的騎兵優勢。
八月,蒙古成吉思汗的大軍到達野狐嶺,金朝派出石抹明安(契丹族)向成吉思汗談判,成吉思汗收買石抹明安投降,石抹明安叛降向成吉思汗,並提供成吉思汗金軍布兵情報;
成吉思汗採取集中突破戰術,命令木華黎率八魯營自獾兒嘴通道發起突擊,戰鬥發起前,木華黎向成吉思汗立誓:“不破金軍,不生返!”士氣激昂大漲;此役,蒙古軍隊因地勢全部下馬步戰,但仍憑藉高昂的鬥志和銳氣殺敗金軍,直逼完顏承裕中軍大營。結果金軍由於過於分散聯絡調度不利,人心渙散,全軍潰逃,指揮官完顏九斤殉國。30萬主力就此瓦解。
完顏承裕在敗逃過程中集結了數萬殘軍,但尚未喘息就在澮河堡遭遇追擊而至的蒙古軍,蒙古軍隊迅速包圍了金軍,在激戰3天后,成吉思汗親率精騎3000突擊,隨後數萬蒙古軍發動總攻,金軍全軍覆亡,完顏承裕隻身逃走,退至宣平一帶。野狐嶺之戰,金軍戰敗。蒙古軍隊進入居庸關金中都戒嚴。

晚年逝世

崇慶元年(1212年),起用為陝西安撫使。
至寧元年(1213年),遷元帥右監軍,兼鹹平府路兵馬都總管,與契丹耶律留哥大戰,為其所破。改同判大睦親府事、遼東宣撫使。
貞祐初年(1213年),改臨海軍節度使,不久逝世。

人物成就

完顏承裕早年有一定戰功,章宗朝宋金戰爭時曾經在秦州、赤谷打敗吳曦軍,又攻破成州。

歷史評價

完顏璟:“昔乃祖乃父,戮力戎旅,汝年尚少,善於其職,故命汝與完顏璘同行出界。昔汝自言得兵三萬足以辦事,今以石抹仲溫、術虎高琪及青宜可與汝軍相合,計可六萬,斯亦足以辦矣。仲溫、高琪兵道險阻,汝兵道甚易也。自秦州至仙人關才四百里耳,從長計畫,以副朕意。”
金朝土豪:“溪澗曲折,我輩諳知之。行省不知用地利力戰,但謀走耳,今敗矣。”
脫脫:“曹劌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夫兵以氣為主,會河堡之役,獨吉思忠、承裕沮喪不可復振,金之亡國,兆於此焉。”
王國維:“雖壕塹之成,甫十餘年,而蒙古入寇中原,如入無人之境。然使金之國力,常如正隆、大定之時,又非有強敵如成吉思汗,庸將如獨吉思忠、完顏承裕,則界壕之築,仍不失為邊備之中下策,未可遽以成敗論之也。”

史書記載

《金史·列傳第三十一》

人物影響

完顏承裕和獨吉思忠在野狐嶺之戰整整損失了金朝中央兵團的四十萬精銳,敲響金朝滅亡的喪鐘,完顏承裕早在守備野狐嶺的時候他就開始盤算著退路,當時三州和周邊的地主豪族聯絡他,說願為和蒙古交戰的前驅和眼耳,卻只顧向他們盤問去宣德的路程不問其他,於是諸豪帥失望而歸,後轉投成吉思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