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紹唐

宋紹唐

宋紹唐(1877-1921),字堯臣,革命志士。1905年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創辦了革命團體尚志社,與王鴻一等人一起積極謀劃曹州獨立。

基本介紹

  • 本名:宋紹唐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曹州府菏澤縣城西宋莊
  • 出生時間:1877年
  • 去世時間:1921年
  • 主要成就:革命團體尚志社
  • 人物派別:革命人士
簡介,生平,紀念,

簡介

宋紹唐,曹州府菏澤縣城西宋莊(今屬山東菏澤牡丹區)人。原菏澤城內宋隅首南端之宋家大門,為其故居。宋紹唐早年讀私塾,刻苦勤奮,後取得拔貢生之功名。

生平

甲午戰爭後,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山東變為德國的“勢力範圍”。而清政府腐敗無能,節節退讓。這一社會現實,激起宋紹唐對帝國主義列強和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的強烈憎恨與不滿,他下定決心刻苦讀書,學好本領,救國救民。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考入山東師範學堂,在校期間,他刻苦攻讀,學業優良。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4月畢業時,被校方選拔與王鴻一、丁惟汾、杜坦之、叢漣珠、朱五箴等同船前往日本留學,入日本宏文書院師範科。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10月9日,在東京經同盟會山東主盟人徐鏡心介紹參加了同盟會。成為菏澤縣第一個同盟會員,也是整個曹州府11州縣第一個同盟會員。在其影響與帶動下,留學日本的曹州籍學子袁溥、劉扈民、彭占元、張映竹等人亦先後加入同盟會,為以後曹州地區反清革命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假期回國期間,約集同志,力排封建阻撓,將村西東陽寺改建為國小堂,並拿私財補其不足之費用,終使國小堂按時招生開學。一時,曹州一帶私立學堂“遂以此為冠冕”。
1906年夏,宋紹唐以優異成績畢業返國,膺選山東省視學,奉命視察魯西地區的教育狀況。鑒於魯西尚無公立中學堂,再加上當時魯西南地區雖有一些同盟會員,但相互間缺乏聯繫,亟需建立一處活動機關的狀況,宋紹唐邀約王鴻一、彭占元、時克蔭、張映竹等創辦曹州普通中學堂(今菏澤一中前身),聘日本人豐田孤寒為教員,招攬革命人才。學堂創辦後,招收中學、師範各一個班,頓時“風氣驟開,髦士雲集”,普通中學堂成為魯西文化中心,魯西地區各府、州、縣官立中學堂均望塵莫及。宋紹唐等人經常在學堂聚集密謀反清活動,在師生中廣泛宣傳同盟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傳播《革命軍》、《民報》、《山東白話報》等革命書刊,全校學生思想大變,“多進為黨員(即同盟會員)”。他們還以普通中學堂為基地,向官立中學堂、高等國小堂等校師生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傳播革命書刊,發展同盟會員。於是,普通中學成為曹州同盟會員開展革命工作、培養革命人才、擴大革命組織的重要基地。宋紹唐亦成為曹州反清革命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1906年冬,以宋紹唐、王鴻一、張映竹、彭占元為主,在曹州建立了同盟會組織。在其領導和推動下,曹州的革命氣氛日益高漲,革命勢力不斷壯大。為推動革命形勢發展,宋紹唐、王鴻一等人又在普通中學堂秘密組織成立了魯西南著名的革命團體“尚志社”,尚志社吸收革命堅決、有謀略、有勇氣的青年參加,以待機舉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訊息傳到曹州,宋紹唐等人無比振奮。為聲援武昌起義,11月5日,他們在曹州城內龍廳組織召開了由曹州所屬11州縣代表、曹州普通中學堂全體師生、曹州官立中學堂、縣立國小堂等學堂部分師生及曹州紳商代表近2000人參加的龍廳會議,欲以商議地方大事為由,請曹州鎮總兵張善義出席,藉機解決曹州獨立問題。張善義狡猾多端,遲遲不到會,終使這次舉義計畫落空。但宋紹唐等人並不氣餒,繼續組織開展反清活動。適值省城濟南革命黨人組織山東各界聯合會以策動山東獨立,宋紹唐、彭占元等人受曹州同盟會組織推派,北上協助省城革命黨人參與推動山東獨立的工作,在聯合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山東獨立取消後,宋紹唐返回曹州,與留在曹州的其他同盟會員王鴻一等人會合,開展武裝鬥爭。除派尚志社成員孫屹等人赴單縣運動綠林、幫會參與反清革命外,還派遣李桐軒、孫松齋、陳玉五、郭世英赴濟南、上海等地參加舉義或獨立運動;派遣呂秀文等人赴安徽渦陽蒙城一帶幫助王錦韜召集舊部,收編隊伍,作為以後曹州舉義的外援力量;剩餘的張漢章、韓德凝、王蔭三、王斐卿、朱馨齋、龔守性等年輕力壯的成員,則在宋紹唐與王鴻一等人領導下,組成精幹隊伍,決定在1912年2月17日(除夕)夜轟炸鎮署後樓(張善義臥室),以武力實現曹州獨立。然而沒等到勇士發難,清廷皇帝於1912年2月12日便宣布退位,南北議和告成,曹州二次舉義遂告結束。
宋紹唐賦性聰穎,“議論風發,饒政治幹才”。1912年春夏間,他奉命出任東昌知府,任內排除封建勢力的阻撓,宣傳民主思想,整飭吏治,提倡剪辮子、女子放足、改用公曆,尤其在教育界、實業界推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不久,愛鄉心切的宋紹唐又於1912年12月協助王鴻一,運用山東臨時省議會和山東都督周自齊的關係,由藩庫撥款,成立了曹州府善後局,宋紹唐任坐辦,以組織遊民,發展菏澤手工業。在善後局任職期間,宋紹唐恪盡職守,“對於發展地方教育及實業,多鴻謀碩劃”。後以山東地方行政區劃調整,周自齊調京,省議會被迫解散,使善後局舉步維艱,勉強維持。後終因經費不足,於1914年下半年自行取消。
1918年9月,宋紹唐當選為山東省第二屆省議會議員。任內,他協助副議長王鴻一,牢固團結國民黨籍議員,與張公制為首的共和黨議員一起行使議員的權力職責,審議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的議案,曾對時任山東督軍的張樹元進行彈劾,否決了繼任山東督軍田中玉的“山東加賦案”,同時在山東問題上據理力爭,致電北洋政府,反對中日雙方單獨解決青島問題,主張提交巴黎和會公議等,在反對北洋軍閥政府腐敗政治方面,盡到了一個議員的職責。
宋紹唐雖脫離了教育界,但念念不忘教育事業的發展,關懷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問題,積極支持王祝晨鞠思敏王樂平等人在省議會上提出的《留法、留美補助自費生名額預算議案》,該議案通過後,山東的公費、自費留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從而為山東青年學子出國留學開闢了道路。
民國初年,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宋紹唐興辦教育、實業的正確建議不被採用,才幹無法發揮,滿腔熱血付水東流,因而憂憤成疾,終於在1921年病故,年僅44歲。他在曹州、山東舊民主主義革命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在他的教育與影響下,四女兒宋寶真(宋介)、四女婿楊霖,以及其外孫女高秉潔、高秉浩(羅偉)、外孫女婿朱劭天、劉泳川,在抗戰爆發後均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其他後人亦均能秉承遺志,各自奮發,為新中國的成立及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傑出貢獻。

紀念

為紀念宋紹唐先生逝世90周年,由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劉曉煥先生撰寫的《民主革命先驅宋紹唐》一書,2012年5月由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國內外第一部反映山東早期同盟會員宋紹唐生平事跡的專著。該書總計56萬字,利用翔實的資料,多視角地展現了宋紹唐為推翻封建專制、實現民主共和而忘我奮鬥的事跡,論證並還原了宋紹唐在曹州辛亥革命乃至山東、全國辛亥革命歷史上的功勳和所應占有的地位,填補了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項空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