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抹

宋抹

宋抹,即宋代女子所穿的抹胸,為古代“褻衣”之一,亦為漢服的一種。貼身穿的內衣,較短小,也有較長大,著於外。用以固定乳部,並防風寒內侵,形制似一較寬的長巾,有白、粉等色,以帛或布等製成。在宋代用得頗普遍,宮中后妃、民間婦女、樂妓戲女等各階層人皆用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抹
  • 年代:宋、明
概念,形制,文獻中的“宋抹”,

概念

“抹胸”一詞正式見於南唐後主李煜的詞《謝新恩》:“雙鬢不整雲憔悴,淚沾紅抹胸。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傳說抹胸是唐代楊貴妃首創,即認為抹胸起源於訶子,《唐宋遺事》載:“貴妃日與安祿山嬉遊,一日醉舞,無禮尤甚,引手抓傷妃胸乳間,妃泣曰:吾私汝之過也。慮帝見痕,以金為訶子遮之。後宮中皆效焉”。
後世多以為“抹胸”即“肚兜”,實際上是誤讀。明清兩代理學逐漸盛行,女性服飾變得保守,因此肚兜取代抹胸成為經典“褻衣”,以致清末民國時人們將二者混為一談。肚兜是以方尺之布為之,用以防風。而抹胸則是裹在胸部的圈,絕非方尺之短。肚兜男女皆服,抹胸則是女性專用,主要是用於固定胸部。
歷史上並無“宋抹”一詞,而系隨著近年來“華服”(漢服)復興,宋代形制的抹胸又為人所熱愛,且其與現代抹胸有顯著區別,因此人們漸稱之為“宋抹”。正如“唐詩”作為“詩”中翹楚而為人們津津樂道一樣。“宋抹”常與“褙子“並提,作為宋代女子服飾的代表。

形制

目前出土的宋抹有兩種,最具代表性的是花山宋墓出土之抹胸。
2003年出土於南京花山宋墓的抹胸,呈長方形,豎長50厘米,橫寬116厘米,上部中間大有褶皺,兩邊繫繩,帶長51厘米,為絹質,輕薄堅韌,表面光澤柔和。經過七百多年,抹胸大部分顏色褪去,呈灰黃色,其實上面曾染了紅綠黃褚等各種顏色。宋人的審美觀崇尚自然淡雅,這件抹胸從色調到圖案呈現出的便是簡約清雅的風格,衣料表面只是用印花工藝裝飾出細碎的黑色菱形紋,並填以柿蒂小花相錯排列,給人以古樸素雅之感。雖然外表不算“花哨”,但古人對衣物穿著的舒適度卻很是講究,比如抹胸四邊均以印花絹貼邊,貼身穿著很是柔軟舒適。此外,抹胸左右兩側還分別設有一根系帶,在穿戴時起到固定的作用。
(宋)南京花山宋墓菱形朵花紋印花絹抹胸 南京市博物館藏(宋)南京花山宋墓菱形朵花紋印花絹抹胸 南京市博物館藏
重慶大足石刻宋人雕像中的抹胸重慶大足石刻宋人雕像中的抹胸
同樣是“內衣”,現代人與宋朝人的穿法卻有很大不同。在宋代,抹胸作為“女士內衣”並不是完全藏在外衣里不能見人的。據文獻記載,宋代女子無論平民還是貴婦都喜歡內穿抹胸,外穿一件對襟窄袖的褙子,而且衣襟大都沒有紐扣或繩帶系連,呈自然敞開式,因此裡面的抹胸會不時顯現出來,隱約露出內衣之美。
明代抹胸仍沿宋抹形制。圍在婦女胸前的圍裹,名為“腰子”,是胸前胸後都有的,即使天寒時也有上身只服此者,露出肩臂和乳上部。面料主要為質地輕薄的紗、綾等。根據季節不同有冬季裝和夏季裝。當代抹胸即是以花山宋墓出土的這件抹胸為原型,並有所創新。
宋 何充:《摹盧媚娘像》的抹胸裝宋 何充:《摹盧媚娘像》的抹胸裝
現代宋抹現代宋抹

文獻中的“宋抹”

宋洪邁《夷堅志》:“行道之際,觀者雲集,兩女子丫髻駢立,頗有容色。任顧之曰:小娘子穩便,裡面看。兩女拱謝。復諦觀之曰:提起爾襴裙。襴裙者,閩俗指言抹胸,提起者,謔媟語也。其一曰:法師作醮,如何卻說這般話?”可見抹胸類似裙子,上繫緊而下寬鬆,故“提起爾襴裙”就是要摸她雙乳之意,為語言騷擾。
明代《雍熙樂府》載詞“後庭花”寫男女幽會:“想著俺共宿蛟綃帳,香帷簾幙低,鴛鴦被緊收拾,我和你權時歡會,將衣袂高掛起,鳳頭釵卸的急,抹胸帶權摘離,我和你似鴛鴦水上飛”。
元代《山居新語》載:“十二日,內安康夫人、安定陳才人又二侍兒失其姓氏,浴罷,肅襟焚香於地,各以抹胸自縊而死”。能夠讓人自縊身亡,可見宋代抹胸比當有一定的長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