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才

宋之才(一○九○~一一六六),字庭佐,溫州平陽(今屬浙江)宋橋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進士,調貴州主簿,改京兆府學教授。因尚書右丞許景衡極力推薦,召試館職,除秘書省正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之才
  • 別名:字庭佐
  • 逝世日期:一一六六年
  • 相關文獻:《宋侍郎行狀》
基本情況,人物評價,宋岙廟,歷史沿革,建築結構,

基本情況

宋之才(一○九○~一一六六),字庭佐,溫州平陽(今屬浙江)宋橋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進士,調貴州主簿,改京兆府學教授。因尚書右丞許景衡極力推薦,召試館職,除秘書省正字。後遷任校書郎,又為考功員外郎。累遷國子司業,權吏部侍郎。出使金國,歸,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起知泉州。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一一六一)致仕。孝宗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七,諡文簡。有《雲海敝帚集》,已佚。事見《浪語集》卷三四《宋侍郎行狀》。

人物評價

宋之才被史學界稱為宋代傑出的外交家。紹興十四年(1144)奉旨出使金國。金主問:"宋大國乎,小國乎。"之才答曰:"非大國,亦非小國,乃中國也。"金主嘆服。歸國時,高宗撫其背曰:"真我宋之才也"。在吏部任內,深受朝臣讚許。時秦檜弄權,曾對宋之才說:大儒不可多用。之才知其嫉賢忌能,說:只怕大儒不多,有用的大儒多有什麼可怕。秦檜怏怏退去。歷官50年,平生恬靜寡慾,操履潔白。晚年居溫州瑞安周岙。
宋之才晚年居溫州瑞安宋岙,宋岙位於瑞邑集雲山南麓,宋岙村已廢。瑞邑人感其賢,建宋尚存書廟為之祭祀,廟稱為宋岙廟(舊稱河東廟)。《舊志》雲,宋之才宅在清泉鄉宋岙里,立祠祀之曰河東廟。現存內外兩廟。外廟現位於入瑞城高速公路出口東面山麓。

宋岙廟

歷史沿革

宋岙廟,也稱宋尚書廟。廟前原有溪流,有一橋,名宋岙橋。橋下,溪水澄清,汩汩而流;沿溪,岸芷汀蘭,環境清幽。是集雲八景“錦湖風月”的組成部分。上世紀90年代因建設道路被湮沒。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5)有鄉紳陳茂華等人捐田建廟(內廟石碑中載);民國初,廟宇被颱風摧毀;民國十八年(1930),鄉人陳雲順等發起重建;1985年,鄉人陳順池等18人發起重修五間主殿。

建築結構

宋岙廟由山門、左右廟廊和主殿組成。山門仿木式結構,落翼歇山式屋頂,小筒瓦屋面,置滴水鉤頭。主、副脊兩端皆塑龍吻,活靈活現,兩層檐角高高仰翹,靈然若飛。山門頂閣分為三間,柱、梁拱斗相托,十分壯觀。中間置橫匾額“宋岙廟”,柳骨顏肉,剛勁豐腴;上置藍底金字豎額,中書“敕封”二字,顯示了祀神宋之才的地位和廟宇的莊嚴。山門兩旁置楹聯框,嵌青石陰刻楹聯:“宋室忠良懾金虜,神州鴻儒斥佞臣。”
宋之才
進山門,裡面是由兩廊和主殿圍成的天井。主殿五間,落翼式,中殿塑宋之才神像。右牆嵌《南宋名臣宋之才豐碑》青石碑誌。屋脊鏤雕花脊,中塑“三星”,兩端塑騰龍吐水。整座廟宇雖規模不大,建築簡樸,卻顯得古樸、深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