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遠縣

安遠縣

安遠縣,江西省贛州市轄縣,位於江西省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4°52′18″~25°36′52″,東經115°9′52″~115°37′13″。東毗會昌尋烏縣,南鄰定南縣,西連信豐縣,北接于都縣贛縣區。東西寬約48.8千米,南北長約84.6千米。全縣國土面積2374.59平方千米,占贛州市面積的6%,江西省面積的1.4%。安遠縣人民政府駐地欣山鎮,距贛州市172千米,距省會南昌市586千米。

2019年4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安遠縣退出貧困縣。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物資源,交通,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科技,醫療,文化,教育,旅遊,

歷史沿革

南朝梁大同十年(公元544年),分雩都縣南三鄉地,“於今縣南七十里安遠水南置安遠縣”。(唐《元和郡縣圖志》),以水名縣,屬南康郡。
隋開皇中(公元581年至600年)安遠縣併入雩都縣,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南康郡為虔州。縣境隸虔州。
唐貞元四年(公元788年),分雩都縣南三鄉並信豐縣一里,再置安遠縣,屬虔州。
五代十國吳楊隆演天佑七年(公元910年),以虔、韶二州置百勝軍,縣隸百勝軍。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改百勝軍為昭信軍,縣隸昭信軍。
北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改昭信軍為軍州,縣隸軍州。
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改軍州復為虔州,縣屬虔州。
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改虔州為贛州,縣屬贛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贛州為贛州路,縣屬贛州。
今日安遠今日安遠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併入會昌縣,至大三年(1310年),復置安遠縣,仍屬贛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贛州路為贛州府,縣屬贛州府。
清順治三年(1646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仍屬贛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冬,廢府,縣直屬江西省。民國三年(1914年)設贛南道,縣屬贛南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廢道,復直屬江西省。
1930年6月起,屬贛西南蘇維埃政府贛南革命委員會;11月初起,屬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贛南辦事處,1931年6月起,屬中央蘇區江西省。1933年8月中旬,屬中央蘇區粵贛省。
民國22年秋,屬贛南專區。民國23年,贛南專區改稱江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區,縣隸之。民國24年3月至38年8月19日,屬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8月20日,屬贛州分區。同年11月23日,屬贛西南行政區。
1951年6月29日,屬贛州專區。1954年5月25日,屬贛南行政區。
1964年5月15日,屬贛州專區。
1971年,屬贛州地區,至1991年底未變。
1999年7月1日,地級贛州市正式掛牌成立,安遠縣屬贛州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安遠縣轄8個鎮、10個鄉,11個居委會、151個村委會,1734個村民小組,縣政府駐欣山鎮。
欣山鎮面積:187k㎡ 人口:81736人 郵編:342100 代碼:360726100
孔田鎮面積:108k㎡ 人口:29020人 郵編:342102 代碼:360726101
版石鎮面積:155k㎡ 人口:24710人 郵編:342108 代碼:360726102
天心鎮面積:248k㎡ 人口:33050人 郵編:342111 代碼:360726103
龍布鎮面積:141k㎡ 人口:23330人 郵編:342113 代碼:360726104
鶴子鎮面積:135k㎡ 人口:15680人 郵編:342101 代碼:360726105
三百山鎮面積:126k㎡ 人口:14220人 郵編:342104 代碼:360726106
車頭鎮面積:147k㎡ 人口:18410人 郵編:342106 代碼:360726107
鎮崗鄉面積:115k㎡ 人口:13960人 郵編:342103 代碼:360726200
鳳山鄉面積:94k㎡ 人口:11120人 郵編:342100 代碼:360726201
新龍鄉面積:191k㎡ 人口:15530人 郵編:342100 代碼:360726202
蔡坊鄉面積:96k㎡ 人口:6030人 郵編:342116 代碼:360726203
重石鄉面積:62k㎡ 人口:13720人 郵編:342109 代碼:360726204
長沙鄉面積:76k㎡ 人口:12880人 郵編:34212 代碼:360726205
浮槎鄉面積:77k㎡ 人口:15600人 郵編:342113 代碼:360726206
雙芫鄉面積:100k㎡ 人口:7140人 郵編:342114 代碼:360726207
塘村鄉面積:116.5k㎡ 人口:8070人 郵編:342115 代碼:360726208
高雲山鄉面積:203.5k㎡ 人口:8710人 郵編:342105 代碼:360726209
參考資料: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09541人;其中欣山鎮 29280、孔田鎮 25745、版石鎮 21573、天心鎮 24415、龍布鎮 19631、鶴子鎮 13354、鎮崗鄉 12779、三百山鎮 13200、鳳山鄉 10032、濂江鎮 38260、新龍鄉 8495、車頭鎮 16559、江頭鄉 3949、蔡坊鄉 5982、重石鎮 12117、崬坑鄉 6123、長沙鄉 11469、浮槎鄉 13929、雙芫鄉 6480、塘村鄉 7580、高雲山鄉8589人。
2000年人口普查,安遠縣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位置

安遠縣,位於長江水系贛江上游和珠江水系東江起源地,閩粵贛三省交匯處,東經115°9′52″至115°37′13″,北緯24°52′18″至25°36′52″之間,全縣東西寬約48.8千米,南北長約84.6千米。東臨會昌縣,東南接尋烏縣,西南鄰定南縣,西連信豐縣,北接于都縣贛縣區,距贛州市172千米,距省會南昌市586千米。
安遠縣地理位置圖

自然資源

安遠縣是典型的丘陵山區縣,山地占總面積的83.43%。地勢中部突起,向南北傾斜。河流眾多,鎮江水流貫南境,濂江河流經北境,水資源豐富,有水庫37座,中小水電站40多個,年發電量近5000萬千瓦時,電力充裕。屬中亞熱帶季風天氣,年均勻氣溫18.7℃,年均勻降雨量1640毫米,有優質的地熱資源。森林籠蓋率達83.4%。主要有鎢、鉛鋅礦、稀土礦、鐵石、石灰石、地熱、硫鐵礦、鉬礦、電氣石礦、高嶺土等礦產資源。特產有香菇、九龍茶、臍橙、西瓜等。

植物資源

縣內有樹木116科755種,1991年,全縣國土面積237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97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3.43%;有林地面積217.3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639.14萬立方米,為全省13個林業縣之一,森林覆蓋率達83.4%。以杉樹、馬尾松及樟科、殼斗科、山茶科木蘭科、金縷梅科等闊葉樹木為主要樹種,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常綠闊葉林,遍及全縣山巒。境內分布有國家保護樹種31種、觀賞樹種84種、用材料種97種、特用經濟樹種18種、油料樹種10種、果樹種27種、藥用樹種91種、藥用草本植物109種、飼用草本植物297種。

動物資源

境內野生動物繁多,列入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有18種。其中華南虎、雲豹、金錢豹、黃腹角雉為一類保護動物,獼猴、穿山甲、金貓、香獐、水鹿、鳶、水獺、烏、白鷳為二類保護動物,大靈貓、水靈貓、貓頭鷹、虎斑蛙為三類保護動物;家畜家畜主要有雞、鴨、鵝、鴿、豬、牛、狗、貓、兔等;水生動物主要有魚、蝦、蚌、螺、蟹、鱉等。

礦物資源

金屬礦主要有鎢礦、鉛鋅礦、稀土、硫鐵礦、鐵礦、鉑鈀礦、銅礦、金銀礦、砂金礦、鉭鈮礦、鉬礦、錳礦、鈷礦,非金屬礦主要有石灰岩、鉀長石、花崗石、油頁岩、膨潤土、煤、水晶、雲母、螢石、磷礦、高嶺土

交通

安遠縣處於閩、粵、贛三省交匯處,安(遠)信(豐)、安(遠)尋(烏)、安(遠)定(南)、安(遠)會(昌)、安(遠)雩(都)公路途經境內,西接贛粵高速公路105國道,南接京九大動脈,距京九鐵路和贛粵高速公路均為70公里左右,有四條二級公路通往周邊各縣。距廣州368公里,距深圳350公里,距廈門495公里,是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區的直接腹地和內地通往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縣內出境公路已全部改造為二級油麵公路,4小時內可達廣州、深圳。截至2017年3月1日,安遠縣路網總計1689.4公里。境內有2條高速公路、3條國道、3條省道、9條縣道。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28.2公里;國道里程167.9公里(二級以上公路140.8公里,占比約84%);省道102.3公里(二級以上公路21.2公里,占比約22%);縣道207.7公里(三級以上公路為106.3公里,占比約52%);鄉道377.9公里(四級以上公路為293.7公里,占比約78%);專用公路和村道等其他農村公路總計704.5公里。18個鄉(鎮)100%通達客車;151個行政村100%通水泥(油)路;100%(25戶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除蔡坊鄉和新龍鄉外,其餘16個鄉鎮通達三級以上公路。
高速公路 2條128.2公里:①S80境內全長42.703公里,途經新龍鄉、欣山鎮、高雲山鄉。共設一個安遠收費站,位於安遠縣城北工業園。②S41境內全長85.49公里,途經浮槎鄉、龍布鎮、重石鄉、版石鎮、車頭鎮、欣山鎮、鳳山鄉、鎮崗鄉、孔田鎮、三百山鎮。共設四個收費站,分別為龍布收費站(位於浮槎鄉長河村)、版石收費站(位於重石鄉羅坑村)、安遠南收費站(位於欣山鎮磧角村)、三百山收費站(位於孔田鎮和務村)。
高速公路兩條:尋烏至全南高速公路、寧都至定南高速公路。
安遠至全南高速
2014年12月26日上午九時十六分,尋全高速公路安遠至全南段正式通車,結束了安遠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實現了全省(江西)“縣縣通高速”的目標。尋全高速公路項目是《若干意見》重點支持的建設項目,是《若干意見》頒布實施後我市的第一個重大建設項目,也是我省“縣縣通高速”的收官項目之一。項目的建成對完善贛南地區、贛閩兩省區域高速公路網,提高地區綜合運輸效益,改善通行條件,加快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具有重大的政治、經濟意義。尋全高速公路信豐至全南段與大廣高速公路併線,在信豐小江互通相接。安遠至信豐段,途經安遠、信豐2個縣8個鄉鎮,路線全長51.052公里,全線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80千米每小時。
安遠收費站安遠收費站
省道4條:省道S219、省道S223等。國道3條:①G238南昌-惠來。②G357東山-瀘水。③G358石獅-水口。 鐵路:規劃贛龍廈高鐵和瑞梅鐵路。

經濟

綜合

2011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352419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1.0%,增幅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2871萬元,同比增長7.0%;第二產業增加值89092萬元,增長10.7%,其中工業增加值77904萬元,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150456萬元,增長14.4%。2011年三次產業結構為32.0:25.3:42.7,其中一產占GDP的比重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二產同比上升了1.3個百分點,三產同比上升了0.5個百分點。全縣人均生產總值達9374元,比上年增長18.3%。

第一產業

安遠縣稻作安遠縣稻作
傳統農業發展模式被打破,臍橙、食用菌等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在中部崛起中實現產業富民。安遠縣為典型的山區縣,經濟以農業為主,水稻、西瓜、林木、生豬等是傳統大宗農產品。20世紀80年代,縣內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在不斷提高糧食、西瓜、蓄禽產量的同時,調整農產結構,發展果業和特種養殖,投身商品流通,農村經濟快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末,解決了溫飽問題的安遠人民從發展農村經濟的探索中認識到,要在發展農村經濟中實現脫貧致富,就必須掙脫自然經濟的羈絆,跳出農業辦農業,調整產業結構,走規模開發的產業富民之路,下大力氣發展臍橙產業。經過全縣人民近十年的努力,臍橙產業蓬勃發展,一躍崛起為安遠富民興縣的支柱產業。2001年,安遠縣被國家列為全國第一個無公害臍橙生產示範基地縣和全國園藝產品(臍橙)出口示範區。2004年,安遠縣被農業部列為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臍橙)出口示範基地縣。至2005年,全縣建起萬畝以上果業基地10個、千畝以上示範區126個、精品果園2000餘個觀光果業帶2個,果品加工企業23家。溫柑、臍橙兩大產品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從1986年的579.7公頃、8503噸發展到14600公頃、10.788萬噸。安遠柑橘類果品產值3.2億元,占全縣農業產值的32.57%。
農業生產發展良好。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8540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7.1%,增幅同比上升了0.7個百分點。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114920萬元,增長7.8%;林業產值16599萬元,增長4.6%;牧業產值45060萬元,增長4.8%,漁業產值6541萬元,增長14.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280萬元,增長10%。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57175畝,同比下降0.9%。其中稻穀種植面積282247畝,下降1.4%;瓜類種植面積15788畝,增長6.4%;花生種植面積5078畝,增長22.3%;蔬菜種植面積39118畝,下降3.8%。年末水果種植面積287790畝,比上年擴大26752畝,增長10.2%。
全年糧食總產量107020噸,同比下降1%;水果產量308932噸,同比增長13%,其中柑橘產量307586噸,同比增長13.5%。據農業部門統計,全年肉類總產量31215噸,同比增長10.7%。生豬出欄29.9萬頭,同比增長17.8%。家禽年末存籠9874隻,同比下降17.8%。水產品產量6208噸,同比增長4.2%,其中養殖業產量6023噸,同比增長6.9%。
2011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產品產量(噸)
比上年(±%)
產品名稱
產品產量(噸)
比上年(±%)
一、稻穀
104850
-0.9
二、花生
639
34.8
①早稻
44147
0.2
三、果用瓜
15975
-9.3
②中稻及一晚
13615
2.4
四、水果
308932
13.0
③二晚
47088
-2.8
五、蔬菜
45036
10.8
參考資料:
全國第一個無公害臍臍橙生產示範基地縣
安遠縣是全國第一個無公害臍橙生產示範基地縣、全國優質園藝產品(臍橙)出口示範區,被國家農業部列入贛南湘南桂北柑橘產業優勢區。安遠縣“三百山”臍橙榮獲“綠色食品證書”和“無公害產品標誌證書”,榮獲全國唯一的臍橙類綠色農產品殊榮,在中國贛州第二、第三屆臍橙節上連續兩屆評為贛南臍橙金獎。
其他主要特色農產品有:黃金西瓜、甜橙、三百山臍橙、雞腿蘑、香菇。
特種養殖產品有:麻羊、河蟹、三黃草雞。
特色食品有:苦筍罐頭、東江泉酒、豹骨酒、飲料、米粉、韭菜麵條、三百山礦泉水、月亮巴。

第二產業

安遠工業經歷了曲折而艱難的發展歷程。20世紀80年代國有企業、鄉鎮企業得到快速發展,先後創辦了木材廠、造紙廠、活性炭廠等以木材加工為主的工業企業。90年代中後期,受市場經濟的衝擊,鄉鎮企業日益式微,國有工業企業經營困難,紛紛倒閉、破產,大量工人下崗待業。期間,為改變工業落後局面,曾著力發展私營經濟,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但受交通、通訊、資源、人才特別是觀念和指導思想等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國有工業改制破產後,私營經濟也難有起色。進入21世紀,縣委、縣政府結合縣情,制定“產業富民,工業興強,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依託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強大的產業基礎,著力發展工業經濟,主動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發展礦產工業和臍橙精深加工,先後引進明俊、明達等近二十家具有相當實力的企業落戶安遠,形成臍橙加工、礦產、冶金、食品、製藥等為主導的工業體系。經過近5年的努力,安遠工業經濟一枝獨秀,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走上了工業興縣的發展之路。至2005年,縣內已有地方工業企業17家,涉及建材加工、礦產開發、森林開採、果品保鮮、服裝生產、電器組裝、機械製造、藥材研製、玩具製造等30餘種門類,全縣工業年產值由1986年的3396.73萬元提高到23672.6萬元。
安遠縣工廠安遠縣工廠
安遠縣工業園是經省政府批准的省級工業園,是為破解發展難題而全力打造的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的重要載體和主要平台。安遠縣工業園立足臍橙深加工、稀土精深加工、生物製藥、服裝鞋帽加工等四大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資源導向型經濟。
紅井林業、華田源電子、科迪電子等一批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已竣工投產或開工建設。投資3000萬元改善了安定和安信公路主幹道。黃坑至上濂、版佑線至鐵豐和孔田至桂竹帽三條縣鄉公路已動工建設。版石和鎮崗兩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已竣工或基本竣工。
安遠工業園成立於2002年4月,總規劃面積1.15萬畝,其中九龍小區800畝,版石小區10700畝。共有入園企業3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0.2億元,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
安遠工業園區逐漸形成了以高美(安遠)電子有限公司為龍頭的電子製造、以農夫山泉、天華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為主的農產品加工、以山香藥業有限公司為主的製藥業、以明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為主的礦產品深加工四大支柱產業。
安遠工業園區強化跟蹤協調綜合服務,實行園區幹部人員掛牌上崗服務制度和掛點企業聯繫制度,樹立了“快節奏、高效率、創一流”的工作作風創建和諧平安工業園。
工業生產穩步發展,利稅再創歷史新高。2011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戶,實現工業總產值(含稀土公司)201212萬元,同比增長79.4%;實現工業增加值47485萬元,同比增長21.6%。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2.5%,比2010年下降了7.9個百分點。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3431萬元,同比增長65.1%;實現利稅47322萬元,同比增長238.5%,比上年提高102.7個百分點,工業利稅再創歷史新高。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395.23%,同比上升210.83個百分點。
主要工業產品有:山香園片、松香、飼料、膠合板、刨花板、儲烯樹脂。
2011年規模以上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品名
單位
產品
產量
比上年(±)%
品名
單位
產品
產量
比上年(±)%
鉬精礦
238.2
17.3
燈具及照明裝置
萬套
43
-84.3
軟飲料
7065.5
96.1
玩具
千元
79676
41.9
供電量
萬度
21514
11.7
塑膠製品
6855.4
0.3
中成藥
476.2
-16.5
混合稀土金屬
2993
-66.2
參考資料: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商業貿易、餐飲、住宿、運輸等傳統服務業不斷發展壯大,信息中介、廣告服務、移動通訊、休閒旅遊、保健按摩、網路服務、設計裝潢、金融保險、基金證券等新興服務業應運而生,縣內商廈林立,縣城街頭夜宵經營品種豐富,通宵營業,聞名贛南,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起步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安遠旅遊業,借香港回歸掀起開發的熱潮,走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全縣已闢建三百山虎崗溫泉、仰天湖、九龍嶂龍泉山、無為公園、永清岩、永興山、蓮花岩燕子岩東生圍、尊三圍等20餘處觀光景點,基本形成以探幽三百山自然風光為主要內容的綠色旅遊線和以探尋蘇區時期紅軍活動遺址為主要內容的紅色旅遊線,年接待遊客6萬餘人次。2011年,三百山景區和溫泉度假區建設新增投資5200萬元,接待中心主體工程已全面完工,東風湖電瓶車道完成路基建設,高爾夫練習場等康體運動項目投入經營。開通了贛州至三百山旅遊快速直通車。2010年全縣共接待遊客16.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710萬元,分別增長20.1%和20.7%。

社會

科技

安遠縣推行科技興縣戰略,認真落實知識分子待遇政策,在全社會營造起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鼓勵發明創造,鼓勵智力參與分配,鼓勵科技人才承包、創辦企業,為經濟建設服務。圍繞糧食、果業、食用菌、生豬等產業興辦農民夜校,推廣農村實用技術,實施星火計畫和農民知識化工程,一批鄉土拔尖人才脫穎而出,以糧食、果業種植為主的實用技術得到廣泛套用。以農業、醫療、水利科技骨幹為主的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至2005年全縣有科技人員5614人,比1986年增長26.3倍;高級職稱人數從無到有,發展到232人;中級職稱1655人,比1986年增加1631人,初級職稱3727人,比1986年增加3546人。

醫療

醫療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城鄉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建立了以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女兒童醫院、縣疾控中心和鄉鎮醫院為主體的縣、鄉、村醫療服務網路,開展全民健身計畫,實施兒童計畫免疫,積極防治業病、地方病,提高醫技水平,推行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2005年,全縣擁有醫生225人,病床419張,分別比1986年增加22%、18.4%。

文化

安遠文化底蘊深厚。明朝大學士安遠縣知縣宋濂在安遠開風氣之先,其倡導的儒雅、好潔、自信、篤學、好客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安遠九龍嶂是贛南採茶戲發源地。明朝中期,安遠茶農在茶葉生產、貿易過程中創作了集歌舞於一體的採茶燈,清代中後期逐步發展成為贛南採茶戲,廣泛流傳於贛南和周邊省市。1979年贛南採茶戲被拍攝成彩色戲曲影片《茶童戲主》。傳統劇目《睄妹子》、《補皮鞋》、《釣拐》、《老少配》歷演不衰,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第一批非物質史化遺產。21世紀初,安遠縣採茶文化迎來繁榮的春天,先後整理創作出採茶扇舞、採茶健身操等採茶文化產品。
楹聯文化厚積浦發,中國第五個、江西省首個“中國楹聯之鄉”的安遠,處處瀰漫著濃濃的聯韻,構築起安遠國學文化的家園;南鄉大堂音樂流傳於安遠南部,是一種源流失考的在紅白喜事上吹奏的佛教音樂,喜則歡快、明亮、悠揚,哀則淒切、悲涼、憂傷;有200多年歷史的五節瑞龍,地方色彩濃郁,給人民帶來美好的祝願;原建於北宋紹聖四年的無為寺塔六面九層62米,巍峨挺拔,高聳入雲,見證了安遠佛教文化的繁榮;鶴子郭氏汾陽堂簡樸大氣,雄渾厚重,是安遠具有秦漢時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永鎮長廊瓦橋凝結了安遠先民傑出智慧和高超建造技藝;東生圍、丹林圍、恆豫圍等一批客家古代圍屋體現了客家建築的獨特風貌,被稱為漢代塢堡活化石。縣內尊三圍革命遺址是土地革命時期唯一以客家圍屋作為戰場工事的歷史遺存。紅色的土地處處展現著安遠人民勤勞、勇敢、智慧、自信的精神風貌。

教育

至2005年,全縣辦有幼稚園24所,國小171所,國中1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完中3所,職中1所,幼兒學前入園人數13819人,在校國中學生20318人,在讀高中學生5987人,與1986年相比,分別增長34.8%、37.8%和16.6%,縣內普通中學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考取國內大中專院校8956人。

旅遊

安遠境內主要景點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三百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升圍、蓮花岩無為塔、龍泉湖、永鎮橋永清岩燕子岩等。其中東江源頭三百山是江西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北有廬山、南有三百山”之稱,山內瀑布眾多,有獨特的原始森林景觀,三百山虎崗溫泉群水溫高達75℃。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安遠縣屬於原中央蘇區片區。
東生圍
安遠縣境內遺存大量具有客家特色的房屋——圍屋,其中最為出名、保護最為完善的是鎮崗鄉東生圍磐安圍以及革命遺址尊三圍,三處均為方形圍屋,比圓形圍屋有著更為悠久的歷史。其中,東生圍俗稱老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安遠縣城南20公里的鎮崗鄉老圍村,該圍屋長94米、寬73米,它是集祠、家、堡於一體,是國內目前留存下來最大的方型圍屋,堪稱安遠最有標誌性又最有滄桑感的人文景觀。它是由當地大財主陳朗廷建造,始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同治七年(1868年)全面竣工。東生圍是贛南圍屋中的典型代表。它的外牆全磚結構、圍內室外鋪地全部用卵石、實心炮樓做法獨特,為客家圍屋中僅有,是研究贛南圍屋類型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被稱為“東方古堡”。
半天塘古瓷窯遺址(古文化遺址)
半天塘古瓷窯遺址,位於鎮崗鄉高峰村半天塘。建於明朝時期。分布於半天塘村的碗窯下、楊梅溪、曬禾坪、架子背四個地點,有五座古窯,均為斜坡式龍窯,遺物堆積層厚1.5至3米,面積約12000平方米。燒制青色、白色、褐色釉瓷,碗窯下窯還燒制青花瓷,各窯燒制的器物多為生活日用瓷、白釉瓷多以水草、菊花瓣、梅花、蔓草紋為主,青花瓷碗、碟等器皿飾有太極,坎卦紋和“福、祿、壽”等吉祥語,燒制多採用疊燒法。1983年12月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越國世家》宗祠,位於安遠縣長沙鄉篔簹村,始建明成化丁亥年(1467),明萬曆、清康熙、乾隆、宣統和民國曾6次修整和增建,宗祠由門樓和三幢廳組成,門樓為硬山頂單昂建築。底平面長8.9米。寬3.8米。三幢廳由前、中、後三幢廳堂組成。縱深43.3米,內寬9.4米。前幢廳內有木匾二塊,一是清道光三十年立的“聖旨”匾,二是清代詩人鐘元弦手書“畫獲遺輝”匾,門樓左側7米處有一建於乾隆五年的二柱,無樓式石牌坊,高4.68米,24米,2004年4月有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篔簹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安遠縣
盧氏宗祠
石口盧氏宗祠位於鳳山鄉石口村,始建於明代,清代擴建。解放後盧氏村民集資又進行過修葺,宗祠磚木結構,風火牆,歇山頂。祠為一進三廳,內有天井,上廳十柱承托梁架,兩側建有廂房,廳正面的樓閣三斗拱承托出檐。面寬廣40米,進深100米,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是安遠縣現存最大的客家宗祠。2013年2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範圍為宗祠四周20米。
蓮花岩
蓮花岩位於車頭鎮車頭村蓮花小組,是安遠縣重要的遊覽、避暑之勝地。明隆慶年間(1567~1572)知縣周昶命僧明慧建新佛宇,題日“蓮岩洞天”,並留下“岩虛天構宇,洞古佛留龕,石壁高連漢,天泉直瀉潭”之佳詩句。佛宇依岩而建,樓廊飛檐從岩中懸出,在蒼松翠竹簇擁下,更顯幽雅飄灑、絢麗,內樓設神龕,置觀音坐蓮佛像,神態端莊慈祥,佛宇前建有書屋一幢,供遊客歇息,岩東側有一天然石塔,岩前有一古時相傳每日出米,夠供僧客膳食,因僧貪心鑿大其孔,乃出礱糠三年而止的石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