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漢長城

安西漢長城是西漢時期,為了對外抗禦匈奴騷擾,加強邊塞設防,對內安百姓生活,鞏固中央集權,保障絲路暢通,於漢武帝元鼎四年,由秦長城的終點臨洮開始,向西設亭障至羅布泊(鹽澤),並修築長城,經河西走廊張掖、額濟納旗、金塔、嘉峪關、玉門、安西等地直到敦煌的馬迷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西漢長城
  • 時期:西漢時期
  • 功用:軍事防禦
  • 歷史地位: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
安西漢長城
僅在安西境內,就保存143公里的漢長城,54座烽燧,三處城障。這些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障烽燧,是漢代河西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橫貫安西全境的漢長城,東起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逶迤向西,自橋灣城北穿過,沿疏勒河北岸,經布隆吉雅丹地貌、雙塔水庫、在小宛一帶,過疏勒河,經北乾溝,安西縣城南側,四工農場至雷墩子,折向西南,進入西湖火燒林,過南沙窩,穿黑沙梁,越過紅當公路,進入敦煌境內的西鹼墩。
安西境內的漢長城,多採用就地的流沙、散石、黃粘土及沿線的各類植物,如紅柳、羅布麻、蘆葦、胡楊樹等逐層疊壓而成。從建築原則上來說可算是充分發揮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克服重重困難的能事。從現存的遺蹟來看,西湖南沙窩長城保存最為完好,地寬3—5米,高度均在1—米以上,是由白粘土、沙礫石加紅柳、蘆葦築成。紅柳根向外、梢向里,分段修築相連成牆,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我省乃至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一。
安西漢長城沿線的烽燧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長城和烽燧建築在同一個直線上,長城往往在烽燧北側繞半圈而過向前延伸。長城走向的轉折處之多以烽燧為標記。燧的平面多為四方形,主體建築為一個高起的望樓,望樓的外形是一個四方形的土台,台有階梯上下相通,基礎正方形,每邊長7—8米不等,殘高5—8米,上小下大。有明顯的收分,修築方法與長城有明顯不同,即完全用純黃粘土逐層夯築而成。夯層結構緊密,極為堅實。我縣保存較好的烽燧多在西湖境內。
烽燧的主要任務有四項:第一是防守燧的安全,瞭望敵情,傳遞訊息。第二是保衛屯田。第三是檢查和保護來往的客商使旅。第四是支援附近的郡縣防務。每個燧的人數大約五、六個人左右,少的三人,多的可到三十人左右,由燧長負責全燧的防務事宜。
安西長城沿線發現的主要遺物有陶碗、石磨、木簡、封泥、銅箭、古錢幣及各類陶器、瓷器等。這些遺物和遺蹟,為我們研究當時邊防生活及社會生活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