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塞納曼

安海塞納曼

安海塞納曼是奈費爾提提王太后的女兒,在《天是紅河岸》中:安海塞納曼王妃,並未能繼承母親奈費爾提提的絕代風華,但自她出生後即不得不背負的頭銜本身已足夠成為令貴族們狂亂的誘惑,不過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她因此得到幸福快樂,誠然--我們必須公允些看待世界,這不過就是王族的宿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海塞納曼
  • 國籍:埃及
  • 代表作品:《天是紅河岸》
  • 相關人物:奈費爾提提王太后的女兒
簡介,歷史故事,

簡介

有誰能淡忘《天》中放蕩不羈卻又情深義重的桑納查王子,同樣的任性又可愛的亞歷山德拉公主以及安海塞納曼的歇斯底里哭喊無奈,她們用不同的面孔展示著王族相似的不幸命運片斷,沉重得讓人無法漠視。那么現在,拋開以上那些有關安海塞納曼王妃而完全不適合在紳士之間談論的話題,更公允更仁慈些去分析她。她斷記她有因為美麗而揚名的母親,成長在夫妻關係和睦得極其罕見的王室家庭,父王有生之年被當作烏應新的神子供奉朝拜,六個姊妹被預言都將獲得無上榮耀。
然而現實卻是她和她的姊妹沒有人因美貌得名,她出於政治目的和父親結婚生子,貴族們急切地想要抹掉屬於阿吞神時代的謬誤,六個姊妹中只有她一個得以留名史書,並非因為她繼承了雙親任何的優點,而是她驚人的外交行動--通常學者們會稱之為“自殺行為”或祖悼承“愚蠢”,外交家本身會寬容些對待一位貴族女性所展示的獨立個性狼雅捆,他們只會滿懷真誠的遺憾稱之為“一次不成功的外交冒險”。作為同樣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女性,或許可以體諒她在極度恐慌中的思緒紊亂。

歷史故事

恐懼並非朝夕所生,在王室習慣在個人名字末尾連綴神名的時代,安海塞納曼突然如此強烈地感到自己恐怕將不得不再次改變名字。誕生之時由父母給予的名字Ankhesenpaaten(aten阿吞神正是其父極力推崇妄圖取代傳統阿蒙神的自造大神),在鞏臘汗圖坦卡門王時期隨著王名選擇綴上阿蒙神之神名,她也更名為安海塞納曼Ankhesenamen。埃及王與王妃再度選擇阿蒙神之神名,也許是仇恨阿馬爾奈革命貴族派的重要勝利,但卻未必是王妃的失敗。各種跡象表明,王妃對政治的熱情不高。她不僅沒有繼承母親的絕世美貌,連父親那稱不上天才的政治能力也沒有繼承絲毫,到此刻為止她基本是默默無聞的存在於宮廷。或許這正是她非同尋常的智慧,其他姊妹的悄然消失的遭遇不斷提醒她宮廷中隱藏著多么可怕的危險--對於毫無政治能力和外交價值的公主來說尤其如此。
另一種可能是年輕的王妃已經厭倦面對人生不斷出現的意外,而寧可在目前這種虛偽的平靜中等待死神。很難定論和父親埃赫那頓的那段婚姻帶給還是少女的安海塞納曼怎樣的印象,對於死去先王的任何指責和解釋都是多餘,將這段孽緣看成其統治末期一次可怕的失誤可能更接辯汗凶影近現實,失誤帶來的不良結果顯然是雙方面的,表征相對嚴重的肯定是其極力維持的統治完結。不少學者將他們的合法化血親亂倫解釋為埃赫那頓王為維持統治不得不進行的政治手段--目的是提高法老家庭的神權地位,因此後來歸屬於這段婚姻的孩子真正的父親其實另有其人。在情感上完全接受這種解釋,僅僅是由於我認為非法通姦的罪不比合法亂倫來得更深。但,即便這個幫助安海塞納曼避免血親亂倫的男子真的存在,也絲毫沒有減弱她個人生涯遭遇的不幸。最終當她合法的丈夫亦是血緣上的父親死去,她嫁給了幼小的圖坦卡門王。
這是場明顯的策略婚姻,短命的斯曼赫卡拉王和圖坦卡門王來自同一個極有影響力的貴族家族。安海塞納曼公主此刻的態度仍然無從可知,如果說初次結婚她是年紀太小根本不了解內情因此淋立店辣表現平靜,那么這次她至少對自己的好惡應該有所表示,可是歷史給予我們的只是一片空白。應該有人會和我一樣好奇,那個父不詳的孩子和猜測中的情人此後又如何了呢?他們上不了正式的銘文,也不再在任何地方被提及,因此--真是殘忍的因此啊--我們知道他們消失了,換句話說,他們被殺或死去了,有什麼關係呢?安海塞納曼公主繼續存在著,埃及帝國繼續存在著,第十八王朝繼續存在著……
或許漸漸的,她不再自卑不如母親美麗,不再回憶父親的巨大改變,不再懷念神秘消失的姊妹,甚至有一天她可以忘記死去的孩子和愛人--如果真有的話。她也許在私下慶幸丈夫圖坦卡門王很年輕,極可能保護她安定的生活直到死亡帶走她。做只具有象徵意義的王妃也沒關係,她發現自己漸漸地聽不見朝廷中官員的怒吼了,然後是那些曾讓她還害怕的宮眷的竊竊私語,再後來是母后充滿複雜感情的訓誡,最後是自己心靈的聲音,直到這個世界只剩下圖坦卡門王成長變化的聲音……她的名字改變了,不再有人會誤稱她為公主而不是王妃;王都遷移宮殿的所在改變,遠離故鄉的愁緒在相同的華麗空虛中變得淡薄;神廟中供奉的大神也改變了樣貌,而她知道自己完全可以平靜接受阿蒙神戰勝阿吞神,因為這一切變化都意味著她正獲得圖坦卡門王全面的保護,保護她忘記昔日的恐懼,遠離父王所遺留的各種記憶……
圖坦卡門王在成年之時神秘死去,再次激起埃及變亂的波動。安海塞納曼王妃想必是其中感受最深的一人,她被迫找回失去的感覺,一次又一次經歷悲痛給予身心雙重的折磨。如果此刻奈費爾提提太后還活著--是的,我已經在之前假定她還活著--毫無疑問,她馬上要進行的所作所為,即便不是《天》之中那種以惑國亂政為己任,也肯定會被廣大觀眾認為充滿了邪惡歹毒的扭曲報復情結。
圖坦卡門王在成年之時神秘死去,再次激起埃及變亂的波動。安海塞納曼王妃想必是其中感受最深的一人,她被迫找回失去的感覺,一次又一次經歷悲痛給予身心雙重的折磨。如果此刻奈費爾提提太后還活著--是的,我已經在之前假定她還活著--毫無疑問,她馬上要進行的所作所為,即便不是《天》之中那種以惑國亂政為己任,也肯定會被廣大觀眾認為充滿了邪惡歹毒的扭曲報復情結。
作為經歷過四次王位更替的奈費爾提提太后,已經不屑再製造仍然年輕美貌的假相--天可明鑑,古往今來女人總是樂此不疲--歲月即令無法給予她智慧,但卻提供了足夠的經驗和機會,將之由適合宮廷的女人改變成為適合宮廷的太后。如今她疲勞倦怠,又因圖坦卡門王的猝死而顯得驚慌無定。穩定長達九年的虛像平靜之國被陰謀毀滅成廢墟,宮廷苦心掩飾有關不詳王位的種種奇怪猜測如今再度喧囂直上,反而是埃及的象徵崩潰,似乎倒不讓人覺得特別突兀感傷了。奈費爾提提太后發現自己也無暇悲傷,甚至沒有多餘的時間用在對女兒安海塞納曼無意義的安慰之上。
問題隨著圖坦卡門王的死浮出水面,顧問大臣們宣稱這些都急待解決,顯然他們並不指望新寡的王妃體內的政治能力會突然甦醒,因此太后不得不再次扮演那個能夠在精神層面上代表埃及的角色。非常遺憾,有關埃及法老的日常工作生活我們所知甚少,尤其是涉及到國內事務的部分,大概是因為當時政府部門間已經開始使用埃及特產的草紙作為工作必備素材,所以反而不如那些需要銘刻於石頭上的事件保留得久。當然這僅僅是我毫無根據的猜測罷了,不過因為時間帶來的種種混亂,我們找不到明確證據證明此間奈費爾提提太后掌握著埃及朝政,更無法證明是她一手策劃了讓安海塞納曼無法忍受的聯姻計畫。寫到這裡,我幾乎可以聽到深受《天》劇情影響的讀者發出讓人無法漠視的抽氣,對於任何一個對《天》忠誠的讀者來說,奈費爾提提太后形象居然被變成如此充滿理性光輝的確是難以忍受。然而,即令她真的安排了這一切,遣嫁安海塞納曼王妃本身真的有那么不人道嗎?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第十八王朝的男性正統血脈已然斷絕,外系血緣必然將之取代,誰也不會天真的認為繼任法老會出於人道理由善待十八王朝諸王的遺孀--當他們彼此並無利益關係互惠互利之時。正統王室本身所掌握的可以用來作為交換條件的優勢不多,學術上認為新王國時期法老最顯著特點之一的軍事力量增強,如今已經由於霍倫希布將軍牢牢控制著北埃及軍隊而不成其為優勢,對西臺的大規模海外作戰,進一步限制了王室成員妄圖通過軍隊重新改變政權構成的企圖。當然這個佩帶雙王冠的王族有自己的尊嚴,縱然情形如此不利,他們也不可能就此接受挫敗。
相對於王室的軟弱,大臣集團內部的軍政勾結現象不容忽視,阿伊雖曾擔任武官,然而多年來直接支配軍隊勢力的卻是霍倫希布。表面上他們互相尊重信任,按照年齡施行禮節,並且由於阿伊如此親近圖坦卡門王,霍倫希布暫時還未表現出急切爭奪權力的野心勃勃,但是誰能保證他的忍耐永遠不會到極限?政治不需要一般意義上的道義,今天的盟友往往就是明天的敵人。這是不錯的機會,相信太后和她的政治顧問也注意到了,挑起阿伊和霍倫希布的猜忌和爭端造成大臣集團內部的分裂,對風雨飄搖的王室本身有利無害。即使以上的猜測並不正確——我還是不敢相信阿伊和霍倫希布之間存在所謂無私信任的關係——僅僅是為了證實王室對於移交王權的真誠,從而保全性命,用貫常的方式建立某種具有公信力的誓約關係也是必要的。王室沒有太多選擇,聯姻似乎成為唯一可行。
當然,也要站在私人的角度來看。安海塞納曼王妃可能已經很清楚作為王室女性的最大價值就在於通過聯姻轉承正統王權,而奈費爾提提太后亦早深諳此理。她並非全無母性之愛,只是她首先是王室之母、埃及之母,才是某個女兒的母親,為了保全王室的平安,埃及的完整,以及女兒的生命,她必然要做出某些痛苦的選擇,才能保全其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些證據似乎暗示,先王埃赫那頓和安海塞納曼的婚姻得到奈費爾提提的許可,只是隨之而來的嬰兒誕生顯然出乎她的意料,因此讓她不能接受。
圖坦卡門王和安海塞納曼的婚姻顯然並非太后的一手安排,否則我們不應該找不到任何與之相關的記錄,不要懷疑,埃及人在陵墓銘文上的喜好恰似我國——他們為死者事無巨細地歌功頌德——正如我現在所進行的那樣。拋開所有理性和美德的包裝,僅僅看看復仇女神的堅決,我實在想不出奈費爾提提太后有什麼理由要給予安海塞納曼王妃祝福。或許有人要強調母性偉大的包容,但我深信,當經歷過多年相伴的愛人和親生骨肉的殘酷背叛,任何女性都將從如此巨大的痛苦中有所收穫並最終選擇——化身復仇的惡鬼或是在悲痛中默默死去。
結論是聯姻勢在必行。
如果說安海塞納曼王妃的焦慮來源於永遠得不到她所要求平靜生活的恐懼,那么作為故事另一位重要角色的霍倫希布將軍焦慮的來源則是對似乎永無休止的平靜生活的恐懼。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軍人,會產生對平靜生活的厭煩並不令人意外,但事實上我們應該看到,對於急切掌握王權的霍倫希布來說,真正所在乎的應該是不斷流逝的時間,時間和年齡息息相關,他比阿伊大臣年輕很多,比安海塞納曼王妃則較年長,雖然他已經是埃及軍隊的高級統帥,但終究是生活在比宮廷更為危險的環境之中。顯然,他並不想在如此接近法老王位之時,意外死於戰場。因此,他按捺不住的焦急,似乎比其他人更有充分的理由。
對於霍倫希布的出身到目前為止所掌握的資料都相當有限,一方面是時間造成的遺憾,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沒有職業操守的王政記錄者們習慣性的編造,據信他確實授意臣屬篡改真相,將自己說成是自埃赫那頓王以來戰功赫赫的統帥,並且和阿伊一樣是王所信任重視的親密大臣。當然臣屬們由於被霍倫希布王的“英明”統治所“感召”,遂按照他的意願將之曾有的經歷上升到人臣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比較確實的說法應該是霍倫希布作為一個職業軍人度過了前半生,並且確實的掌握了北埃及軍隊,這些經歷對他以後的統治和未來歷史的導向相當有利,因為他沒有一般貴族維護所謂純正埃及血統的死板想法,相對他也不會刻意排斥被稱為“法老王的兒子”出身的埃及貴族,他所信任和重視的是人的能力。這種踏實的作風讓他準確挑選出有能力的助手,其中就包括日後開創第十九王朝的拉美希斯一世。
當同西臺在敘利亞的作戰倉促結束,返國的霍倫希布突然發現自己的地位已經置身於從未達到的高度,似乎不該相信但確實已經發生,他成為掌握埃及政權的二人之一併且登上議論中只有兩個候選名額的王位繼承人名單。相對於阿伊大臣得到祭司同高級貴族的青睞,他得到的是中下貴族和軍事家族的支持,力量對比出現的差異並不明顯,一切似乎都在暗示,命運再次將決定權交給王室。
這次,命運像是對王室開了個玩笑。安海塞納曼王妃的外交冒險出人意料並徹底失敗,其中的真相眾說紛紜,理由卻明明白白是為了擺脫臣下的控制,但結果反而促成阿伊和霍倫希布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他們的緊密團結粉碎了王室奪還權力的最後一線希望,隨著太后和王妃的沉默,第十八王朝正統血脈終成傳說,所有曾領盡風騷的人物自此再沒被提及名字。
如今已經很難將安海塞納曼王妃的外交冒險完整還原,除了事件本身存在相當多疑點,最大的問題在於相關資料的匱乏。埃及官方沒有保留下有關這次事件任何資料,目前我們所能了解的事件細節乃至其本身都是完全依靠19世紀中後期陸續發現的西臺檔案。對比日後第十九王朝法老處理“阿馬爾納法老們”的慣例,我們倒是不能責怪埃及官方對影響本國政治事件表現出的這種程度上的冷漠,實際上,既然由於安海塞納曼王妃冒險行為引起的政治危機已經得到解決,那么的確是沒有必要將之保存在王室檔案庫中。由此我們似乎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埃及人對王妃的決定顯然並不支持--至少不像忠誠讀者為桑納查王子那么心折--他們並不情願將自己國家的君主之位交給西臺人或是別的什麼外國人。
然而不管劇本如何要求,真實的歷史還是把矚目焦點投向別處,安海塞納曼注定名動一時。
很難解釋安海塞納曼公主其人的種種行為是否稱得上有智慧。現在她的丈夫死了,留下的是一個沒有後代的後宮以及一具被架空權力的王位屍體,她或許可以高興自己擁有過的是一個了解忠貞愛情含義的男子——起碼這種苦中作樂的方式能滿足相信浪漫愛情者。但現實是殘酷的,根據傳統,她現在是最高攝政,但絕不能長久占據王位,埃及不需要獨一的女王,埃及需要的是強勢的男性主宰。於是宮廷中開始忙碌著準備婚禮,先王的遺孀安海塞納曼太后還年輕,當然需要一個固定的伴侶,即便不是因為如此人性的原因,作為第十八王朝最後的血裔者她也有義務繁衍合法後代。
一個個貴族的名字被送上候選名單,作為先王主要顧問的阿伊大臣和霍倫希布大臣是決定人選的仲裁人,比較意外的是在那個墮落黑金政治的潮流中竟然沒有候選人去專營,毫無疑問,大家都相信最終獲選的必然是兩位大臣中的其中之一。貴族們普遍接受現實並無不滿,他們很清楚多年來真正控制埃及的到底是誰,或許他們對生活還有所不滿,卻都相信一旦新法老在此二人中誕生,埃及必將開創能新的局面。至於平民,很遺憾他們多數不懂得文字記錄,當然即便他們不是文盲,也不太可能有時間和金錢去修建堅固得足以等待考古學者來發掘的收藏所,因此理所當然,對於他們的想法我們了解得很少,當然可以推測的是在局勢動盪王位交替如此迅速的時代,不是每個人都真的相信法老的存在高於每天三餐都有魚吃。
大臣阿伊(名字的拼寫是AY)當選的呼聲很高。讓我們不妨看看他的人生經歷。他是阿蒙霍特普三世泰伊王后的同胞弟弟(也可能是其父母的養子),藉由國舅身份——受到法老夫妻庇護是必然的——在貴族之中混得不錯,到四世埃赫那頓王當政,他很聰明地娶了王后奈費爾提提的近侍女官為妻,這顯然讓王室家庭對他的評價上升了不少。然後他在軍隊中擔任重要職務,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他和霍倫希布的親密關係是在此間建立,但至少可以相信到此時為止,他們恐怕還沒有窺視王位的預謀。後來阿伊年長了,於是順從一般慣例自軍隊中退役回到朝廷之中繼續服侍法老。王室家庭的改變肯定曾讓這個老軍人感到吃驚,好在骨子裡的貴族天性讓他逐漸習慣了文官生活,在所屬職位上他仍然混得不錯,於是職位不斷上升,權勢逐漸擴大,可是還沒有足夠實力去肖想王位。
就在阿伊似乎要以忠臣之名結論人生之時,圖坦卡門法老登基了,年幼的王需要忠誠又強勢的顧問官。這是命運為阿伊打開的一道門,不知道是他自己的爭取還是奈費爾提提太后的指定,阿伊最終成為年輕法老的主要顧問大臣。他始終表現得忠心耿耿,王室家庭對其服務相當滿意,圖坦卡門王願意和他親近。不可否認,阿伊清楚自己的忠臣形象多么有利於掌握權力,他始終小心翼翼克制欲望和野心,甚至到實際完全控制朝政,仍然拒絕同圖坦卡門王之間任何形式的共同攝政。
然而非常突然地,年輕的圖坦卡門法老夭折了,面對命運的急轉直下,阿伊開始感到不安,他不想去猜測誰會是繼任權力者,現在他已經老邁了,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再一次演戲博取另一個孩子的信任以把持朝政。或許他也想到命運那不可揣測的一部分,不管是誰繼任王位,都不會漠視他這個法老權勢的真正執行人,也許對方會召喚他去宣誓服從永不背叛,然後允許他在清貧境界和惴惴不安中度過餘生,但也許情形會更糟,飢餓的鱷魚和獅子恐怕不會在乎到嘴的肉是不是太老。
最終阿伊選擇了那條被世人認為理所當然的解決之道,他以繼承人的身份主持圖坦卡門王的葬禮,之後繼續其管理行政的工作,除了得到合法認可,他就是埃及之王。阿伊並不急於獲得認可——至少不像霍倫希布大臣那么急切,他繼續並維持著圖坦卡門王死後的權力混亂,因此學術界對那十年間究竟有誰能在合法和現實兩方面代表埃及最高統治者,仍然紛爭不休。阿伊是在猶豫嗎?想要在這混亂未結束前自然死去以保持用一生換來的忠臣之名,或是得到法老之名卻要背負謀朝篡位野心家之名,一切的一切,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想像或許這個老人只是單純想要求得餘生的安定和享受,才不得不去爭取那個他深知包藏如此多災難和不幸的高貴地位。
終於,獲得正統之名的方法公布——和埃赫那頓之女亦即圖坦卡門之妻聯姻者乃是符合正統的即位者。阿伊無法不參與其中,為了他自己也為了埃及。可能他並沒想到自己會最終獲選,然而他的年事已高、沒有子嗣、權傾一時、以及毫無埃及正統的血脈,都是王位窺視者眼中不可多得的優勢。這場王后選夫的鬧劇持續了很長時間,阿伊還是沒有等到屬於自己的死神。就在一個老人把自己的耐性表現得如此高貴典雅之時,安海塞納曼王后和霍倫希布將軍按捺不住內心的焦躁,終於各自行動開始一場簡直莫名其妙的私下鬥爭。
或許漸漸的,她不再自卑不如母親美麗,不再回憶父親的巨大改變,不再懷念神秘消失的姊妹,甚至有一天她可以忘記死去的孩子和愛人--如果真有的話。她也許在私下慶幸丈夫圖坦卡門王很年輕,極可能保護她安定的生活直到死亡帶走她。做只具有象徵意義的王妃也沒關係,她發現自己漸漸地聽不見朝廷中官員的怒吼了,然後是那些曾讓她還害怕的宮眷的竊竊私語,再後來是母后充滿複雜感情的訓誡,最後是自己心靈的聲音,直到這個世界只剩下圖坦卡門王成長變化的聲音……她的名字改變了,不再有人會誤稱她為公主而不是王妃;王都遷移宮殿的所在改變,遠離故鄉的愁緒在相同的華麗空虛中變得淡薄;神廟中供奉的大神也改變了樣貌,而她知道自己完全可以平靜接受阿蒙神戰勝阿吞神,因為這一切變化都意味著她正獲得圖坦卡門王全面的保護,保護她忘記昔日的恐懼,遠離父王所遺留的各種記憶……
圖坦卡門王在成年之時神秘死去,再次激起埃及變亂的波動。安海塞納曼王妃想必是其中感受最深的一人,她被迫找回失去的感覺,一次又一次經歷悲痛給予身心雙重的折磨。如果此刻奈費爾提提太后還活著--是的,我已經在之前假定她還活著--毫無疑問,她馬上要進行的所作所為,即便不是《天》之中那種以惑國亂政為己任,也肯定會被廣大觀眾認為充滿了邪惡歹毒的扭曲報復情結。
圖坦卡門王在成年之時神秘死去,再次激起埃及變亂的波動。安海塞納曼王妃想必是其中感受最深的一人,她被迫找回失去的感覺,一次又一次經歷悲痛給予身心雙重的折磨。如果此刻奈費爾提提太后還活著--是的,我已經在之前假定她還活著--毫無疑問,她馬上要進行的所作所為,即便不是《天》之中那種以惑國亂政為己任,也肯定會被廣大觀眾認為充滿了邪惡歹毒的扭曲報復情結。
作為經歷過四次王位更替的奈費爾提提太后,已經不屑再製造仍然年輕美貌的假相--天可明鑑,古往今來女人總是樂此不疲--歲月即令無法給予她智慧,但卻提供了足夠的經驗和機會,將之由適合宮廷的女人改變成為適合宮廷的太后。如今她疲勞倦怠,又因圖坦卡門王的猝死而顯得驚慌無定。穩定長達九年的虛像平靜之國被陰謀毀滅成廢墟,宮廷苦心掩飾有關不詳王位的種種奇怪猜測如今再度喧囂直上,反而是埃及的象徵崩潰,似乎倒不讓人覺得特別突兀感傷了。奈費爾提提太后發現自己也無暇悲傷,甚至沒有多餘的時間用在對女兒安海塞納曼無意義的安慰之上。
問題隨著圖坦卡門王的死浮出水面,顧問大臣們宣稱這些都急待解決,顯然他們並不指望新寡的王妃體內的政治能力會突然甦醒,因此太后不得不再次扮演那個能夠在精神層面上代表埃及的角色。非常遺憾,有關埃及法老的日常工作生活我們所知甚少,尤其是涉及到國內事務的部分,大概是因為當時政府部門間已經開始使用埃及特產的草紙作為工作必備素材,所以反而不如那些需要銘刻於石頭上的事件保留得久。當然這僅僅是我毫無根據的猜測罷了,不過因為時間帶來的種種混亂,我們找不到明確證據證明此間奈費爾提提太后掌握著埃及朝政,更無法證明是她一手策劃了讓安海塞納曼無法忍受的聯姻計畫。寫到這裡,我幾乎可以聽到深受《天》劇情影響的讀者發出讓人無法漠視的抽氣,對於任何一個對《天》忠誠的讀者來說,奈費爾提提太后形象居然被變成如此充滿理性光輝的確是難以忍受。然而,即令她真的安排了這一切,遣嫁安海塞納曼王妃本身真的有那么不人道嗎?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第十八王朝的男性正統血脈已然斷絕,外系血緣必然將之取代,誰也不會天真的認為繼任法老會出於人道理由善待十八王朝諸王的遺孀--當他們彼此並無利益關係互惠互利之時。正統王室本身所掌握的可以用來作為交換條件的優勢不多,學術上認為新王國時期法老最顯著特點之一的軍事力量增強,如今已經由於霍倫希布將軍牢牢控制著北埃及軍隊而不成其為優勢,對西臺的大規模海外作戰,進一步限制了王室成員妄圖通過軍隊重新改變政權構成的企圖。當然這個佩帶雙王冠的王族有自己的尊嚴,縱然情形如此不利,他們也不可能就此接受挫敗。
相對於王室的軟弱,大臣集團內部的軍政勾結現象不容忽視,阿伊雖曾擔任武官,然而多年來直接支配軍隊勢力的卻是霍倫希布。表面上他們互相尊重信任,按照年齡施行禮節,並且由於阿伊如此親近圖坦卡門王,霍倫希布暫時還未表現出急切爭奪權力的野心勃勃,但是誰能保證他的忍耐永遠不會到極限?政治不需要一般意義上的道義,今天的盟友往往就是明天的敵人。這是不錯的機會,相信太后和她的政治顧問也注意到了,挑起阿伊和霍倫希布的猜忌和爭端造成大臣集團內部的分裂,對風雨飄搖的王室本身有利無害。即使以上的猜測並不正確——我還是不敢相信阿伊和霍倫希布之間存在所謂無私信任的關係——僅僅是為了證實王室對於移交王權的真誠,從而保全性命,用貫常的方式建立某種具有公信力的誓約關係也是必要的。王室沒有太多選擇,聯姻似乎成為唯一可行。
當然,也要站在私人的角度來看。安海塞納曼王妃可能已經很清楚作為王室女性的最大價值就在於通過聯姻轉承正統王權,而奈費爾提提太后亦早深諳此理。她並非全無母性之愛,只是她首先是王室之母、埃及之母,才是某個女兒的母親,為了保全王室的平安,埃及的完整,以及女兒的生命,她必然要做出某些痛苦的選擇,才能保全其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些證據似乎暗示,先王埃赫那頓和安海塞納曼的婚姻得到奈費爾提提的許可,只是隨之而來的嬰兒誕生顯然出乎她的意料,因此讓她不能接受。
圖坦卡門王和安海塞納曼的婚姻顯然並非太后的一手安排,否則我們不應該找不到任何與之相關的記錄,不要懷疑,埃及人在陵墓銘文上的喜好恰似我國——他們為死者事無巨細地歌功頌德——正如我現在所進行的那樣。拋開所有理性和美德的包裝,僅僅看看復仇女神的堅決,我實在想不出奈費爾提提太后有什麼理由要給予安海塞納曼王妃祝福。或許有人要強調母性偉大的包容,但我深信,當經歷過多年相伴的愛人和親生骨肉的殘酷背叛,任何女性都將從如此巨大的痛苦中有所收穫並最終選擇——化身復仇的惡鬼或是在悲痛中默默死去。
結論是聯姻勢在必行。
如果說安海塞納曼王妃的焦慮來源於永遠得不到她所要求平靜生活的恐懼,那么作為故事另一位重要角色的霍倫希布將軍焦慮的來源則是對似乎永無休止的平靜生活的恐懼。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軍人,會產生對平靜生活的厭煩並不令人意外,但事實上我們應該看到,對於急切掌握王權的霍倫希布來說,真正所在乎的應該是不斷流逝的時間,時間和年齡息息相關,他比阿伊大臣年輕很多,比安海塞納曼王妃則較年長,雖然他已經是埃及軍隊的高級統帥,但終究是生活在比宮廷更為危險的環境之中。顯然,他並不想在如此接近法老王位之時,意外死於戰場。因此,他按捺不住的焦急,似乎比其他人更有充分的理由。
對於霍倫希布的出身到目前為止所掌握的資料都相當有限,一方面是時間造成的遺憾,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沒有職業操守的王政記錄者們習慣性的編造,據信他確實授意臣屬篡改真相,將自己說成是自埃赫那頓王以來戰功赫赫的統帥,並且和阿伊一樣是王所信任重視的親密大臣。當然臣屬們由於被霍倫希布王的“英明”統治所“感召”,遂按照他的意願將之曾有的經歷上升到人臣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比較確實的說法應該是霍倫希布作為一個職業軍人度過了前半生,並且確實的掌握了北埃及軍隊,這些經歷對他以後的統治和未來歷史的導向相當有利,因為他沒有一般貴族維護所謂純正埃及血統的死板想法,相對他也不會刻意排斥被稱為“法老王的兒子”出身的埃及貴族,他所信任和重視的是人的能力。這種踏實的作風讓他準確挑選出有能力的助手,其中就包括日後開創第十九王朝的拉美希斯一世。
當同西臺在敘利亞的作戰倉促結束,返國的霍倫希布突然發現自己的地位已經置身於從未達到的高度,似乎不該相信但確實已經發生,他成為掌握埃及政權的二人之一併且登上議論中只有兩個候選名額的王位繼承人名單。相對於阿伊大臣得到祭司同高級貴族的青睞,他得到的是中下貴族和軍事家族的支持,力量對比出現的差異並不明顯,一切似乎都在暗示,命運再次將決定權交給王室。
這次,命運像是對王室開了個玩笑。安海塞納曼王妃的外交冒險出人意料並徹底失敗,其中的真相眾說紛紜,理由卻明明白白是為了擺脫臣下的控制,但結果反而促成阿伊和霍倫希布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他們的緊密團結粉碎了王室奪還權力的最後一線希望,隨著太后和王妃的沉默,第十八王朝正統血脈終成傳說,所有曾領盡風騷的人物自此再沒被提及名字。
如今已經很難將安海塞納曼王妃的外交冒險完整還原,除了事件本身存在相當多疑點,最大的問題在於相關資料的匱乏。埃及官方沒有保留下有關這次事件任何資料,目前我們所能了解的事件細節乃至其本身都是完全依靠19世紀中後期陸續發現的西臺檔案。對比日後第十九王朝法老處理“阿馬爾納法老們”的慣例,我們倒是不能責怪埃及官方對影響本國政治事件表現出的這種程度上的冷漠,實際上,既然由於安海塞納曼王妃冒險行為引起的政治危機已經得到解決,那么的確是沒有必要將之保存在王室檔案庫中。由此我們似乎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埃及人對王妃的決定顯然並不支持--至少不像忠誠讀者為桑納查王子那么心折--他們並不情願將自己國家的君主之位交給西臺人或是別的什麼外國人。
然而不管劇本如何要求,真實的歷史還是把矚目焦點投向別處,安海塞納曼注定名動一時。
很難解釋安海塞納曼公主其人的種種行為是否稱得上有智慧。現在她的丈夫死了,留下的是一個沒有後代的後宮以及一具被架空權力的王位屍體,她或許可以高興自己擁有過的是一個了解忠貞愛情含義的男子——起碼這種苦中作樂的方式能滿足相信浪漫愛情者。但現實是殘酷的,根據傳統,她現在是最高攝政,但絕不能長久占據王位,埃及不需要獨一的女王,埃及需要的是強勢的男性主宰。於是宮廷中開始忙碌著準備婚禮,先王的遺孀安海塞納曼太后還年輕,當然需要一個固定的伴侶,即便不是因為如此人性的原因,作為第十八王朝最後的血裔者她也有義務繁衍合法後代。
一個個貴族的名字被送上候選名單,作為先王主要顧問的阿伊大臣和霍倫希布大臣是決定人選的仲裁人,比較意外的是在那個墮落黑金政治的潮流中竟然沒有候選人去專營,毫無疑問,大家都相信最終獲選的必然是兩位大臣中的其中之一。貴族們普遍接受現實並無不滿,他們很清楚多年來真正控制埃及的到底是誰,或許他們對生活還有所不滿,卻都相信一旦新法老在此二人中誕生,埃及必將開創能新的局面。至於平民,很遺憾他們多數不懂得文字記錄,當然即便他們不是文盲,也不太可能有時間和金錢去修建堅固得足以等待考古學者來發掘的收藏所,因此理所當然,對於他們的想法我們了解得很少,當然可以推測的是在局勢動盪王位交替如此迅速的時代,不是每個人都真的相信法老的存在高於每天三餐都有魚吃。
大臣阿伊(名字的拼寫是AY)當選的呼聲很高。讓我們不妨看看他的人生經歷。他是阿蒙霍特普三世泰伊王后的同胞弟弟(也可能是其父母的養子),藉由國舅身份——受到法老夫妻庇護是必然的——在貴族之中混得不錯,到四世埃赫那頓王當政,他很聰明地娶了王后奈費爾提提的近侍女官為妻,這顯然讓王室家庭對他的評價上升了不少。然後他在軍隊中擔任重要職務,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他和霍倫希布的親密關係是在此間建立,但至少可以相信到此時為止,他們恐怕還沒有窺視王位的預謀。後來阿伊年長了,於是順從一般慣例自軍隊中退役回到朝廷之中繼續服侍法老。王室家庭的改變肯定曾讓這個老軍人感到吃驚,好在骨子裡的貴族天性讓他逐漸習慣了文官生活,在所屬職位上他仍然混得不錯,於是職位不斷上升,權勢逐漸擴大,可是還沒有足夠實力去肖想王位。
就在阿伊似乎要以忠臣之名結論人生之時,圖坦卡門法老登基了,年幼的王需要忠誠又強勢的顧問官。這是命運為阿伊打開的一道門,不知道是他自己的爭取還是奈費爾提提太后的指定,阿伊最終成為年輕法老的主要顧問大臣。他始終表現得忠心耿耿,王室家庭對其服務相當滿意,圖坦卡門王願意和他親近。不可否認,阿伊清楚自己的忠臣形象多么有利於掌握權力,他始終小心翼翼克制欲望和野心,甚至到實際完全控制朝政,仍然拒絕同圖坦卡門王之間任何形式的共同攝政。
然而非常突然地,年輕的圖坦卡門法老夭折了,面對命運的急轉直下,阿伊開始感到不安,他不想去猜測誰會是繼任權力者,現在他已經老邁了,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再一次演戲博取另一個孩子的信任以把持朝政。或許他也想到命運那不可揣測的一部分,不管是誰繼任王位,都不會漠視他這個法老權勢的真正執行人,也許對方會召喚他去宣誓服從永不背叛,然後允許他在清貧境界和惴惴不安中度過餘生,但也許情形會更糟,飢餓的鱷魚和獅子恐怕不會在乎到嘴的肉是不是太老。
最終阿伊選擇了那條被世人認為理所當然的解決之道,他以繼承人的身份主持圖坦卡門王的葬禮,之後繼續其管理行政的工作,除了得到合法認可,他就是埃及之王。阿伊並不急於獲得認可——至少不像霍倫希布大臣那么急切,他繼續並維持著圖坦卡門王死後的權力混亂,因此學術界對那十年間究竟有誰能在合法和現實兩方面代表埃及最高統治者,仍然紛爭不休。阿伊是在猶豫嗎?想要在這混亂未結束前自然死去以保持用一生換來的忠臣之名,或是得到法老之名卻要背負謀朝篡位野心家之名,一切的一切,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想像或許這個老人只是單純想要求得餘生的安定和享受,才不得不去爭取那個他深知包藏如此多災難和不幸的高貴地位。
終於,獲得正統之名的方法公布——和埃赫那頓之女亦即圖坦卡門之妻聯姻者乃是符合正統的即位者。阿伊無法不參與其中,為了他自己也為了埃及。可能他並沒想到自己會最終獲選,然而他的年事已高、沒有子嗣、權傾一時、以及毫無埃及正統的血脈,都是王位窺視者眼中不可多得的優勢。這場王后選夫的鬧劇持續了很長時間,阿伊還是沒有等到屬於自己的死神。就在一個老人把自己的耐性表現得如此高貴典雅之時,安海塞納曼王后和霍倫希布將軍按捺不住內心的焦躁,終於各自行動開始一場簡直莫名其妙的私下鬥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