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忠(晚清天津籍新疆巨商)

安文忠(晚清天津籍新疆巨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文忠(1852-1942),字藎臣,天津楊柳青人,光緒九年,清廷從沙俄手中收復了伊犁。當時伊犁共有九城,安文忠從迪化隨金順將軍進入伊犁的綏定,在城內設立了門市部,掛出“文豐泰京貨店”的牌子,不久又進入惠遠(今屬霍城縣)、寧遠(今伊寧),並在寧遠設立總店。

宣統元年(1909年)他和天津金融界巨頭郭巨卿、金品三、張雲峰等人組織成立了洽源銀號,定股金為10萬元,並在農工商部註冊。銀號放款嚴格,存款不擔風險,因此社會上有“鐵桶銀號”的稱謂。

基本介紹

  • 本名:安文忠
  • 字號:藎臣
  • 所處時代:清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楊柳青
  • 出生時間:1852
  • 去世時間:1942
  • 主要成就:文豐泰的創始人
  • 經商座右銘:進口不進一兩毒品
趕大營初起,老練發跡史,做人行事走正,唯吾知足享年,

趕大營初起

安文忠是號稱新疆津幫第一家”文豐泰的創始人,是楊柳青人到新疆艱苦創業的首倡者。他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在戰亂、權貴和政要間遊刃有餘,由一個做苦工的窮孩子,搖身一變成為名滿津門的商界巨賈……
安家大院里“唯我知足”地磚血雨腥風創業路都說“得時名易,得史名難”。安文忠,多少年後說起這個名字,人們依然記得,他此生的繽紛便是多少人難以企及的夢了。
安文忠,字藎臣,生於清鹹豐二年(1852年),他出生在一個船工家中,兄弟四人,他是長子。因為生活所迫,安文忠唯讀過1年書。 年僅14歲就隨父親當了船工,後來他隻身到陝西拉短纖。
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在保定向各地徵用大船,召僱船工,當地人沒有一個願意應召的,只有安文忠聽說工錢高,欣然應募。
在隨軍的過程中,他漸漸意識到,一路上無論走到哪裡各種日用商品都很匱乏,如果跟隨部隊做生意,肯定能賺大錢。
於是安文忠便買了一副筐簍,購置了小件日用品,跟著部隊做起了生意。那便是“趕大營”的初級階段,也是最為驚險和艱難的階段。
安文忠吃盡了苦頭,據說那時戰事激烈,做買賣擔著很大的風險,饑寒交迫和病痛都是家常便飯。有時候走二十幾個村莊都看不見一個人。
有一次,安文忠和兩個夥伴擔著貨物趕路,一路上橫七豎八儘是屍體。大家實在走不動了,只好在冷風中隨便找了個地方歇腳。
剛坐下來,便見不遠處有片亮汪汪的地方,渴極了的眾人以為是水,都去喝了幾口,累過頭的人們沒有一個人發現這“水”有什麼不對勁的。
一覺醒來,就著蒙蒙亮的天色才發現,前一天夜裡,他們喝的竟然是一窪血。就是在這樣的境地下,短短3年工夫,安文忠幾乎是用生命賺到了300兩銀子。
同治十年,安文忠風風光光地回到了楊柳青。一時間他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誰都知道,安文忠掙到了“大錢”。

老練發跡史

同治十二年,安文忠與人合夥販糧食,由於在海上遇到風浪船翻貨損,賠光了本錢。萬般無奈的安文忠只好再次肩挑小簍,跟著征討阿古柏的左宗棠大軍進疆。這一次,正式拉開了楊柳青人趕大營的序幕。
進疆的部隊為防止混入奸細,對志願隨營經商的商人都要登記在冊,規定登記者進疆後不許探聽軍情,不許販賣鴉片,不許聚賭窩娼等等。
當時的新疆人煙稀少,所以士兵就是有錢也買不到生活用品。安文忠將手中的銀子購買了茶葉、菸葉、辣椒、糖果及針線、手巾、布襪等等隨部隊出了玉門關。
一路肩挑貨擔,他隨軍來到了南北疆的重要門戶哈密。這裡駐紮的軍隊多,銀子也好掙。後來安文忠又隨軍去了古城子(今奇台)、迪化(今烏魯木齊)。
經過幾年的歷練和積蓄,安文忠便和幾位老鄉在地曠人稀的迪化搭蓋了簡易住房,在城裡的大十字路東南邊擺攤設點。生意漸漸紅火以後,安文忠擴建了房屋,逐漸成為坐商。
光緒八年(1882年)安文忠再次衣錦還鄉。這一回他結了婚,並用白銀兩千兩置辦了許多商品,運往新疆銷售。一時間人們奔走相告,都認為新疆是個好地方。從此,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趕大營的行列中來了。

做人行事走正

光緒九年,清廷從沙俄手中收復了伊犁。當時伊犁共有九城,安文忠從迪化隨金順將軍進入伊犁的綏定,在城內設立了門市部,掛出“文豐泰京貨店”的牌子,不久又進入惠遠(今屬霍城縣)、寧遠(今伊寧),並在寧遠設立總店。
經過4年的營運,文豐泰成為寧遠首屈一指的大字號,每年都有數千馱貨物運到伊犁,後來他的商號又開到額敏、塔城、阿山等地。滾滾而來的財源使文豐泰在數年之間積蓄了雄厚的財力。
經將軍署軍官馬玉昆(其子王子豐在文豐泰當學徒)推薦,安文忠受到伊犁將軍長庚接見,命他幫忙打理內地協餉採購,並委以伊犁官錢局總辦。
當時伊犁地區制錢短缺,找零不便,各商號自製錢貼在市面流通,金融十分混亂。安文忠便打通關節,在天津大量兌換銅錢運往伊犁,同時收回自製錢帖,使伊犁地區金融秩序大為好轉。
此舉深得長庚將軍讚揚,以功保薦花翎甘肅同知、候選知府。安文忠自知文化根底粗淺,因此只領了個虛銜。
難以想像,沒有年輕時代的漂泊,怎么能有後來的安文忠,漂泊讓他學到了處世和生存的種種技巧,把他磨練得更加適應於複雜的社會。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面前,他沉著老練、應付自如。
安文忠使天津商幫的楊柳青人不僅在迪化落下了腳,又在伊犁開闢了新的商機。他經商的座右銘是“進口不進一兩毒品,出口不出一件國寶”。安文忠不僅生意做得好,人做得更好,這就是所謂的“生財有大道”。
宣統元年(1909年)安文忠見時局不穩,就將全部經營交給三弟安文璽,自己回到天津另想新的生財之道。
他和天津金融界巨頭郭巨卿、金品三、張雲峰等人組織成立了洽源銀號,定股金為10萬元,並在農工商部註冊。銀號放款嚴格,存款不擔風險,因此社會上有“鐵桶銀號”的稱謂。

唯吾知足享年

1928年,全家從楊柳青鎮遷往天津市區,寓所是一座3層英式小洋樓,這所洋樓是它的前一個主人、一名英國建築設計師親自設計的。
安家大院裡“唯我知足”地磚安家大院裡“唯我知足”地磚
1942年這個新疆津幫的領軍人物在天津寓所病逝,享年91歲。據載安文忠的喪事十分隆重,送殯隊伍堵塞了其居所附近的北安橋。
安家大院有3個院落,大院中每幢房子內外所鑲置的精美木雕、落地隔扇門窗多達近百種,風格各異、裝飾華麗,使參觀者嘆為觀止。
這座大院從外延到內涵都散發著高品位文化氣息,如同一座博物館。院內醒目處則是巨幅木雕楹聯,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天津歷史文化的底蘊。
大院內各房間的陳設也獨具特色,有別具一格的中西式家具,也有陳列著數百件精美名人摺扇的展室,更有意思的是還有各式煤油燈和墨水瓶展示等等,所有的這些展品充滿生活和歷史文化的氣息。
安家大院主體建築的細部處理、庭院裝飾的每個細節都注意了文化的內涵,如前院的“唯吾知足”地磚、中院的“福壽”石屏、後院的百年紫藤架以及所有的院牆裝飾等等,還專門辟有介紹安文忠生平及趕大營史料的展室。安文忠和楊柳青人趕大營的歷史,將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