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日的瑪格麗特

安息日的瑪格麗特

《安息日的瑪格麗特》;創作時間:1909年;帕斯卡爾·達尼納·布弗雷特(法國);材質:布油彩;155cm×124cm ;科尼亞克美術館。

此畫取材於《聖經》的故事。畫中的瑪格麗特從容地站在烈火中,手抱著嬰兒,神態充滿著哀愁,被視為解放靈魂的象徵,或正義的象徵。畫家以古典手法來刻畫半裸體的婦女,尤其臉部描繪得很細緻,眉目憂傷,在強烈的火亮背景襯托下顯得異常生動。畫家綜合古典主義繪畫大師的長處而形成的自己的風格,在本質上,也是用了古典主義的手法來表現新的人性的追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息日的瑪格麗特
  • 創作時間:1909年
  • 材質:布油彩;155cm×124cm
  • 現藏地:科尼亞克美術館
  • 作者:帕斯卡爾·達尼納·布弗雷特
作者簡介,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帕斯卡爾·達尼納·布弗雷特(1 852—1 929)是法國畫家,1 868年,他拒絕離開法國跟隨父親移居巴西,所以和外公一直住在米蘭。後在其外公支持下,赴巴黎學畫。他的一生都保持著學院派的風格模式,對現代派畫家的觀點十分牴觸,並在現代風格不停變遷與推陳出新的浪潮中,他始終堅守自己的觀點,注意繪畫的細節、色彩與光線的描繪。
安息日的瑪格麗特

作品賞析

這是一幅富於想像力的作品。在奇詭神秘的背景前,瑪格麗特右手抱著嬰兒,顯得茫然而恐怖。畫家將披散頭髮的瑪格麗特描繪得美麗動人,但驚慌的神色及脫落的上衣,使她表現出一種恐怖的神情。外光賦予她半明半暗的身姿,更增加了迷離感。俏麗的臉龐、拉長的頸部與裸露的上身,透出女性的魅力。簡潔、嚴整的造型略去細節,以明暗對比、冷暖互動,突出了瑪格麗特的身姿與體態,傳遞了她未加修飾的情感與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