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安醫大”,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三方共建,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畫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和“高水平大學獎補資金項目”支持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承擔高校、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

學校前身是1926年5月創辦的上海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回響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東南醫學院內遷安徽省,成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1952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96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梅山路校區、翡翠路校區、東校區(在建)、巢湖臨床醫學院院區等4個主要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820畝。設有16個直屬教學機構,6所直屬附屬醫院,9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在職教職醫護員工11426人,其中校本部在職教職工1253人,專任教師702人。設有31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1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8個省級重點學科。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943人,全日制研究生3934人,留學生407人。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教學單位,附屬醫院,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研究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學術交流,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文化傳統,傑出校友,

歷史沿革

安徽醫科大學的前身是民國15年(1926年)5月由郭琦元、湯蠡舟等在原亞東醫大的校址上(上海市滬軍營)創辦的東南醫科大學。
民國17年春,杭州廣濟、蘇州醫大和廣州中法3所醫學院先後改組或停辦,大批失學學生流入東南醫大。民國20年,學校改稱上海東南醫學院,並正式立案。院本部遷至上海真如鎮,原校址改作附屬醫院。
民國26年,日軍入侵,校舍盡毀,師生員工擠往在淪陷後的租界——上海薩坡賽路299號院內。
院長郭琦元因擔任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署負責人隨軍南下,學校瀕於解體。在此關鍵時刻,眾推眼科專家張錫祺教授出任院長,聘請病理學專家葉曙任教務長,他們依靠部分教授及上海、青島等地校友,籌集資金,重建校舍,張錫祺還以自辦的上海光華眼科醫院營業收入貼補辦學經費,使學校在條件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得以續辦。抗戰勝利後,學校遷至上海南市製造局路
民國38年5月,上海解放。東南醫學院回響中共中央華東局發出的“面向農村、面向內地”的號召,於當年12月遷安徽懷遠縣西門崗,以原淮西中學、培德女子學校、民望醫院、民康醫院及省立中學等處房舍為校址,占地300畝,成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
1951年6月22日,華東衛生部批准將該校由私立改為國立,委託皖北行署正式接管,學校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
1952年,學校從懷遠遷到合肥市,10月改名安徽醫學院。“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遭受到嚴重破壞。
1968年,學校遷到鳳台縣農村,停止招生4年,第一附院停辦,第二附院被部隊占用,附院皖西分院也被國防工辦接管,大批教職醫護員工下放,人員流散,校舍、設備損失嚴重,元氣大傷。
1970年春,學校遷回合肥。經省革命委員會決定,蚌埠醫學院安徽中醫學院、蕪湖醫專撤併到安徽醫學院,稱“安徽醫學院總校”,下設蚌埠、蕪湖兩分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學制三年。
1973年,省委、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取消“安徽醫學院總校”建制,恢復蚌埠醫學院,籌建皖南醫學院
1975年,學校新建衛生系,設衛生專業,同年,部隊歸還第二附院。
1976年,省委、省革命委員會決定恢復安徽中醫學院,中醫、藥學兩個系連同第二附院劃給中醫學院,安醫只保留醫療、衛生兩個系,1所附院。
1978年,安徽醫學院定為省屬重點大學
1985年12月,根據安徽省醫學教育事業的布局,安徽醫學院改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1996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辦學條件

教學單位

現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486人,全日制研究生3813人,留學生407人,成人本專科生(業餘)17721人。在職教職醫護員工9614人,其中校本部在職教職工1207人,專任教師670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91%。學校現有梅山路校區、翡翠路校區、東校區(在建)、巢湖臨床醫學院院區等4個主要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820畝,直屬教學機構16個。
學院詳情

附屬醫院

學校直屬附屬醫院6所(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第四附屬醫院、附屬巢湖醫院、附屬阜陽醫院、安徽省口腔醫院)。
直屬附屬醫院
非直屬附屬醫院
附屬省立醫院(安徽省立醫院
第三附屬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
附屬合肥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附屬安慶醫院(安慶市立醫院
附屬六安醫院(六安市人民醫院
附屬宿州醫院(宿州市立醫院
附屬婦幼保健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
附屬兒童醫院(安徽省兒童醫院
附屬心理醫院(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
-
-
-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4月,該校共有在職教職工3733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88.72%,博士生導師178人,碩士生導師1356人。
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骨幹教師,衛生部、人事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百人計畫”,“皖江學者”特聘教授,高校領軍人才等30人次。
安徽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
有16人次在國際學術組織和SCI源期刊任職,6人次擔任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主編。3人擔任國家級專科學會主委,1人在亞洲學術組織擔任主席,9人入選教育部高校醫藥學科指導委員會專家。10多人獲得全國、全省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光榮稱號。
有1個高校高端人才引進團隊,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3個安徽省“115”科技產業創新團隊。1名教授入選“萬人計畫”第一批教學名師。
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皮膚病遺傳學創新團隊
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中藥抗炎免疫藥理學科技創新團隊、皮膚病的遺傳學研究團隊
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出血防治技術套用與開發創新團隊、抗炎免疫藥物的基礎與套用研究創新團隊、造血幹細胞移植創新團隊

學科建設

截至2014年4月,該校擁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共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建立了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中藥藥理學、中醫腫瘤病學為國家中醫藥重點學科,有1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9個省級重點學科,42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在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中,該校臨床醫學學科排名全球前1%。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
藥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
安徽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藥學
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26個)
免疫學、內科學、兒科學、老年醫學、神經病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皮膚病與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個)
心理學、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中藥學、護理學
專業學位點(6個)
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藥學碩士專業學位、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
省級重點學科(19個)
藥理學、病原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口腔臨床醫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中藥學、老年醫學、內科學(消化系病、傳染病、血液病)、神經病學、外科學(泌尿外、骨外、普外)、婦產科學等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2個)
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泌尿外科、皮膚科、急診科、麻醉科、病理科等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4月,該校設有臨床醫學(七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藥學、中藥學、醫事法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臨床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24個本科專業。躋身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提升工程”,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承擔高校。
《流行病學》、《臨床藥理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預防醫學、藥學、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藥理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啟動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3個項目躋身國家級試點。1門課程入選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
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項目:面向農村基層的全科醫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藥學、臨床醫學
省級特色專業:生物技術、口腔醫學、護理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衛生檢驗與檢疫、公共事業管理、麻醉學等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口腔醫學等
省級教學團隊:醫學免疫學教學團隊、衛生事業管理教學團隊、《思維與溝通》教學團隊、麻醉學教學團隊、藥理學教學團隊、婦產科學教學團隊等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核醫學與輻射防護實驗中心、病原與免疫學實驗中心、細胞生物學實驗中心、形態學實驗中心、理化中心、機能學實驗中心等
省級精品課程:實驗室生物安全、外科學、醫學形態學實驗課程、內科學、分子生物學(研究生)、藥事管理學、兒科學、兒童少年衛生學、細胞生物學、衛生管理運籌學、生理學、婦產科學、思維與溝通、兒科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病理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全科醫學概論、細胞生物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臨床流行病學等
安徽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醫藥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4月,該校與軍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香港大學等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在解放軍北京軍區總醫院、空軍總醫院、海軍總醫院、武警總醫院、解放軍306醫院、解放軍307醫院、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等建立臨床學院,共建有臨床學院50餘所,各專業實踐教學基地100餘所,分布於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福建、新疆等省市區。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14年4月,該校成立了臨床藥理、皮膚病、衛生事業管理等65個省、校級研究所。建有1個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3箇中央(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5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公共服務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是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
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皮膚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要遺傳病基因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抗炎免疫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皮膚病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基因研究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中藥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抗炎免疫藥理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重要遺傳病基因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安徽人口健康與優生省級實驗室、安徽人群健康與重大疾病篩查和診斷省級實驗室、安徽天然藥物活性研究省級實驗室、徽省口腔疾病研究省級實驗室、安徽口腔疾病研究省級實驗室、消化疾病安徽省重點實驗室、人畜共患病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病原生物學省級實驗室、安徽老年病分子醫學省級實驗室、安徽內分泌代謝省級實驗室等
安徽省工程技術中心:安徽省天然藥物活性成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抗炎免疫藥物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安徽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安徽省高校抗炎免疫藥理學重點實驗室、安徽省高校消化疾病重點實驗室等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抗炎免疫中藥藥理研究實驗室、中藥藥理實驗室、中藥藥理(心腦血管)實驗室、中藥化學實驗室
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安徽省生物醫學基礎與套用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安徽省臨床檢測技術公共服務平台、安徽省新藥安全評價中心

科研成果

2007年至2012年,該校科技項目總經費達2.54億元,其中縱向經費達1.99億元,國家級項目經費占縱向經費的70.7%。獲各級各類科技成果獎105項,其中省部級一等獎以上項目7項。發表學術論文9166篇,自然科學類三大檢索論文714篇。出版學術著作200餘部。2009年至2013年,該校共承擔“863”、“973”計畫、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420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近年來保持安徽省屬高校領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別入選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2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高校自然科學技術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一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三項、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普獎和衛生管理獎各1項。先後以責任作者單位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自然遺傳學》等國際著名SCI刊物發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論文,在複雜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國內領先水平。
2008年度,該校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35項,總資助經費1018萬元;發表國內科技論文1612篇,全國高校排名第49位,首次進入全國高校50強,發表SCI期刊收錄論文被引92篇223次,全國高校排名第98位,首次進入全國高校百強行列。該校皮膚遺傳研究團隊發現銀屑病易感基因,國際著名雜誌《自然遺傳》(Nature Genetics)線上發表研究成果,這一發現標誌著中國銀屑病的易感基因研究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繼2005年和2006年連續獲得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之後,該校徐德祥和魏偉教授領銜再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一項。2001級藥理學碩士研究生一科技論文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
2009年度,該校自然科學研究排名躍升至安徽省省內第3位、省屬高校第1位。再次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科普獎,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6項、三等獎8項,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共有246項項目獲得資助(含16項橫向課題),資助總經費3384.81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39項,總資助經費1038萬元;新增1項科技部“十一五”計畫重大新藥創製專項,1項973計畫項目前期專項,1項863計畫專項。發現銀屑病、紅斑狼瘡和麻風病易感基因的三項原創性重大成果被國際頂尖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和《自然遺傳》刊載。發表論文全國高校排名第44位,全國醫藥類高校排名第12位,國內論文被引全國高校排名第66位。張學軍教授研究組利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銀屑病、白癜風和麻風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成果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之一。
安徽醫科大學-南校區安徽醫科大學-南校區
2011年,該校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衛生管理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1項,各類省級獎項16項。發表國內科技論文2302篇,在全國高校排名位列第31位,SCI收錄文獻全國高校排名112位,35篇論文被評為“表現不俗的論文”,8篇論文進入SCI學科影響因子前1/10的期刊。《2010年自然出版指數中國報告》中該校位列中國區第13位,在《自然》子刊《自然遺傳》排名上,該校名列全國榜首。共有426個項目獲得資助,資助總經費6078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年度97項,資助經費3809萬元,立項數和經費數繼續穩居省屬高校首位,連續10年保持遞增,首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截至2012年12月,該校發表在《自然遺傳》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論文已達到17篇。2012年,該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88項,總資助經費4339萬元,首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批優青項目資助。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4年6月圖書館官網顯示,安徽醫科大學圖書館館藏有各種出版類型的館藏書刊90餘萬冊,中外文印刷期刊及網路電子版期刊30餘萬冊,為全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源共享網路安徽省級中心館。開通了移動圖書館、安裝了萬方、維普信息資源系統、中國知網等中文全文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onMed)書目資料庫;ELSEVIERScienceDirect(SDOS)、Nature、SpringerLink、Interscience、EBSCO等外文全文資料庫;Biosis Previews(BP)文摘資料庫;安裝了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國數字圖書館和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安裝了讀秀知識庫原文傳遞系統和濟南泉方本地PubMed原文傳遞服務等。
  • 學術刊物
截至2014年4月,該校編輯出版的國家級及面向全國發行的期刊有《安徽醫科大學學報》、《中國藥理學通報》、《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中華疾病控制雜誌》等15種。

學術交流

該校主辦了2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領域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期答辯與結題驗收會、中德複雜疾病遺傳學研究論壇、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國際論壇等大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李俊
校長:曹雲霞
副校長:胡志朱啟星金宗祥
黨委副書記:劉群英
紀委書記:常業軍

歷任領導

校長黨委書記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郭琦元
東南醫大校長
1926年5月—1930年1月
李廣濤
黨委書記
1951年2月—1956年6月
郭琦元
東南醫學院院長
1930年1月—1947年1月
陳韌
黨委書記
1956年1月—1964年2月
張錫祺
東南醫學院院長
1947年1月—1952年10月
李廣濤
黨委書記
1964年2月—1966年10月
張錫祺
安徽醫學院院長
1952年10月—1960年5月
崔劍曉
黨委書記
1964年2月—1966年10月
陳韌
安徽醫學院院長
1960年12月—1964年2月
陸志傑
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1970年2月—1971年4月
李廣濤
安徽醫學院院長
1964年2月—1966年10月
杜旭
黨委書記
1971年4月—1973年5月
陸志傑
革委會主任
1968年6月—1970年2月
陳韌
黨委書記
1973年5月—1976年6月
李培生
革委會主任
1971年2月—1973年5月
張長安
黨委第一書記
1976年6月—1977年8月
范瑞峰
革委會主任
1973年5月—1976年6月
陳韌
黨委書記
1976年6月—1977年9月
龍雲彩
革委會主任
1976年6月—1977年8月
龍雲彩
黨委書記
1976年6月—1977年8月
劉正文
革委會主任
1977年9月—1978年2月
劉正文
黨委書記
1977年9月—1979年1月
程毅川
安徽醫學院院長
1978年2月—1983年9月
田玉秀
黨委書記
1979年1月—1983年10月
許建平
安徽醫學院院長
1983年10月—1985年3月
姚靜篁
黨委書記
1983年10月—1988年8月
徐叔雲
安徽醫學院院長
1985年4月—1985年12月
任詩書
黨委書記
1991年3月—1995年8月
徐叔雲
安醫大校長
1985年12月—1997年9月
夏英庭
黨委書記
1995年8月—2003年6月
夏英庭
安醫大校長
1997年9月—2001年12月
桂寧東
黨委書記
2003年6月—2008年9月
張學軍
安醫大校長
2003年6月—2014年3月
李俊
黨委書記
2008年9月—
曹雲霞
安醫大校長
2014年3月—
-----
--------------
-------------------------

文化傳統

  • 校徽
校標圖案主體由迎客松、蛇杖和阿拉伯數字“1926”等基本元素組合構成。圖案呈圓形,圖案內圓上弧為郭沫若所題的中文校名,下弧是安徽醫科大學英文全稱。其中迎客松代表學校位於安徽省,蛇杖代表學校的醫學屬性,1926是學校的建校時間。
  • 校訓
“好學力行,造就良醫”是中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分別於1933年和1934年為安徽醫科大學前身———上海私立東南醫學院師生的題辭。
“好學”、“力行”是古賢之言,出自《中庸》。“好學”是“致知”的必經之道,強調的是自覺;“力行”是“致知”的升華之本,倡導的是實踐。好學並且力行,方能進入“致知”的“自由王國”。
蔡元培先生的題詞蔡元培先生的題詞
“造就”、“良醫”是兩個通俗的現實話語,質樸無華。“造就”是錘鍊的過程,是方法,上承“力行”並將“力行”具體化。
人才的造就有其主客觀兩個方面,主觀是自身修養,它以自覺即“好學”為其主,“力行”為其輔,主輔並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此可稱其為內因;客觀是外在培育,以教育為其主,養成為其輔,“力行”既有教育的一面,又有養成的一面,它同社會環境,特別是學校環境融合在一起,構成通往“目標”的重要條件,此可稱其為外因。主客觀並進,內外因結合,就是目標“造就”過程。“良醫”即醫學教育的目標,是指道高德馨、學富術精的醫生,他們應是是德才兼備的人類健康之衛士,當以人民利益為上,是一個民族不可或缺的神聖職業。
  • 校風學風
求真、求精、求新

傑出校友

李廣濤:安徽醫科大學首任黨委書記、院長
秦伯益1949年考入東南醫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現為該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主要從事神經精神藥理毒理學研究,曾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二項、光華科技基金獎一等獎一項、軍隊和地方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多項。1998年榮獲總後勤部科學技術“一代名師”稱號。
於仲嘉:中國當代著名顯微外科專家,骨科主任醫師,終身教授,世界外科學會會員。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國上海國際四肢顯微外科訓練中心主任、上海市創傷骨科臨床醫學中心名譽主任、上海市四肢顯微外科研究所名譽所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和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兼職教授、安徽醫科大學兼職教授。
劉德培:醫學分子生物專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
何蘊韶: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衛生部醫藥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陳規劃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近年來承擔了國家973計畫項目、863計畫項目等多項基金資助,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第二屆中國醫師獎,中國醫院優秀院長獎,2005-2006年度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姚志彬: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廣東省委會主委,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凌文華:中山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院長、中山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 所長、中山大學衛生幹部培訓中心 主任。
金會慶:曾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第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全軍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衛生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全國民辦教育辦學優秀獎、“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五十傑” 等榮譽。
黃教悌: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醫學院泌尿外科病理學系主任。
許嵩:中國內地知名創作型男歌手。
(備註:傑出校友內容參考資料來源於安徽醫科大學校友會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