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

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

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的揭示面積900平方米,在大運河故道南側發現8艘唐代沉船和宋代石建築碼頭一座。1999年重點發掘了3艘沉船,1號沉船為木板結構,平面呈長方形,船底板和尾部保存較好,尾舵完整。尾艙橫樑上有3個格檔,放入舵柄可改變航向。2號船為一整棵大木雕鑿而成的獨木舟,3號船僅存半個幫板和與其相連的一段底板,在運河內發現如此多沉船尚屬首次。石塊建築碼頭位於運河南側,順河道而建,為長方形立體建築,其東西兩側均用夯土護堤,是一座貨運碼頭。這是我國隋唐大運河建築遺址的首次發現。柳孜鎮是隋、唐、宋代通濟渠岸邊的重鎮,此次發掘證明了柳孜鎮不僅是一個運漕中轉碼頭,也是一個很大的商旅之地。發掘獲得的大量唐宋以來8個朝代、20多個窯口的精美瓷器尤為珍貴,器物保存完好,造型各異,其中頗多精品。特別是在淮北運河發現遼代的瓷器,對研究當時宋元交通有一定的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
  • 時代:唐代至宋代
  • 發掘地點: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柳孜村
  • 發掘領隊:闞緒杭
簡介,柳孜補運河考古空白,首次發現北宋貨運碼頭,八艘唐朝沉船見證繁榮,通濟渠路線之謎終見答案,隋唐大運河作用超過“絲綢之路”,

簡介

時代:代至
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
發掘地點:安徽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柳孜村
發掘單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淮北市博物館、濉溪縣文物管理所
發掘領隊:闞緒杭

柳孜補運河考古空白

柳孜,古稱柳子填,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西,宿永公路穿境而過(在百善鎮和鐵佛鎮之間),始建於東漢,因隋煬帝開掘的大運河之通濟渠段穿鎮而過而逐漸繁榮,成為唐宋時期淮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重鎮,“運漕商旅,往來不絕”。據《宿州志》記載:柳孜為巨鎮,有廟宇99座,井百眼。著名東晉音樂家桓伊和“竹林七賢”之一稽康就是生長在這裡,可見當時柳孜文風之盛。然而,滄海桑田,瞬息萬變,南宋光宗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泛濫,洪水奪淮入海,通濟渠從此淤塞,柳孜鎮也因此衰落下來。幾個世紀過去了,如今的柳孜鎮又因安徽省文物局考古發掘隊在這裡的重大考古發現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矚目。八艘唐船、宋代碼頭、大批唐宋名窯瓷器的相繼出土印證了這塊土地昔日的繁華。二千年四月八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鄭欣淼在柳孜實地考察後,向世界鄭重宣布:“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的考古發掘是中國運河考古的重大成果,證明了大運河的流經路線,填補了中國運河考古的空白”。

首次發現北宋貨運碼頭

一九九九年春夏之交,淮北市決定將境內宿州永城一段公路拓寬改建,拓寬的部分公路恰好沿古運河南堤(史稱隋堤)從柳孜鎮穿過。安徽考古界經長期考證研究,認為柳孜鎮有座古代碼頭,為保護這一歷史遺物,決定對柳孜一帶路段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數十個日夜發掘,揭露面積900平方米,專家們的預言得到了證實。一座沿運河南岸東西走向順河而建的石造碼頭展現在人們面前,整座碼頭為長方形建築,長14.3米,寬9米,高5.5米。東西南三面採用由上而下的飛檐砌法,兩側用夯土護堤,臨水面石壁陡高,便於靠船裝卸。經考察,此碼頭為北宋時期的貨運碼頭。這是我國隋唐大運河考古的首次發現。
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
最新考古證明,上述所指的石碼頭應該是橋基。結合考古中發現河床中橫豎散亂的木柱,此橋基上曾建有如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

八艘唐朝沉船見證繁榮

然而,更令人興奮的是,就在考古隊發掘碼頭四周深部土層時,出乎意料地發現了八艘古沉船。其中有三艘沉船較為完整,1號船為木板結構,長2.6米,寬1.92米,尾舵呈掃把狀;2號船為一巨型整圓木雕鑿而成的獨木舟,長0.6米,寬1.10米,出土時艙內有唐代釉陶製泡菜罈等文物;3號船木板結構,長23.6米。因沉船埋藏的土層中發現青釉、三彩瓷器和唐代“開元通寶”錢幣等器物,沉船的年代被專家認定為唐朝。此次發現的沉船位置均在古河道南側河底,且均向北側傾斜。專家推測是黃河泛濫河水沖翻所致。在運河內發現如此多的沉船在我國尚屬首次。
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
柳孜遺址還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其中瓷器為多,其它為銅錢、鐵器、石器等,陶器有灰、紅色陶,釉陶和建築陶等。器形有缸、盆、壇、和磚瓦等。銅錢均是方孔圓錢,有“開元通寶”、“嘉佑通寶”、“熙寧通寶”。鐵器有三足釜、斧等,石器有磨、石柱、錨等。瓷器品種最多,有青、黃、白、黑、白地黑花、外黑或醬、內白等許多釉色,一般釉質較粗,少數青、白釉較細。瓷胎多為較粗的泛黃或灰色胎,少數白瓷胎潔白細膩,瓷器多素麵,少數印花、刻花、三彩、點彩和堆貼文飾等。器形以碗數量最多,其次有罐、盆、三足器、杯、壺等。從瓷器的釉色和造型初步辨認窯口的有:壽州窯、肖窯、吉州窯、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建窯、定窯、越窯、長沙窯、均窯等隋、唐、宋時期的窯口,還有一些不明窯口的瓷器有待進一步確認。柳孜遺址出土的陶瓷器,數量之多,窯口之眾,實屬罕見,這為唐宋陶瓷業的生產、運銷、外銷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

通濟渠路線之謎終見答案

通濟渠,又稱新汴渠,唐宋時期稱汴河。《隋書·煬帝紀》記載:“大業元年(605)三月辛亥,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板渚引河通於淮。”通濟渠修通後,唐宋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漕運和河運治理制度。因承受黃河的泥沙,唐代每年疏通一次。到北宋末期,政權衰敗,運河的管理制度也逐漸鬆弛了,黃河數次大決口,導致通濟渠河高出地面5米之多。通濟渠的說法不一,史載不一,且有新舊之說,老汴河向東一直流到蕭縣、徐州入泗水,西漢時稱鴻溝或狼湯渠,東漢時稱汴渠,直到隋初年古汴河還在沿用。新汴河是隋煬帝另外開挖的河道,稱通汴渠,新舊汴河分叉點在開封。新汴河過開封后折向東南,路程較古汴河為短。
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
關於通濟渠的流經路線,考古界一直爭論不休,沒有定論。一種說法為經陳留、雍邱、襄邑、寧陵、考城、宋城、宋邱、虞城、肖縣、徐州匯入泗水。另一種根據《元和郡縣圖志》、《來南錄》和《開河記》載,通濟渠與汴渠分離後,經陳留、雍丘、襄縣、寧陵、宋城、虞城、谷熟、永城、臨渙、甬橋(今宿州)、虹縣至泗州洪澤湖入淮。還有其他不同的文獻記載和專家的觀點。
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的考古重大發現為這一千年古運河路線之謎揭開了謎底,證明了通濟渠的確切走向,填補了中國考古史上的一項空白。並且為研究中國運河考古史找到了突破點。

隋唐大運河作用超過“絲綢之路”

隋煬帝開鑿南北運河通濟渠、江南運河、永濟渠。溝通了海、河、淮、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5000餘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航程最長、最雄偉的人工運河。國家文物局考古處處長宋新潮在談及隋唐大運河時自豪的說:“中國有兩項偉大的人工工程:一是長城,秦始皇的防禦工程;二是大運河,隋煬帝的交通運輸工程,也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的人工運河工程,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理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
大運河是隋、唐、宋三代運輸的大動脈。通濟渠將黃河與淮河連線起來,將江南與江淮地區豐富的物產、糧食運到北方以解決都城及軍隊的供應。這是人力馬車陸路運輸所不能解決的。大運河還帶動了兩岸城鎮的繁榮,促進了全國商業、對外貿易和旅遊業的大發展,形成運河經濟帶。唐宋王朝是我國漕運發達時期,正是靠大運河保證了物資供應,使其走向中國歷史的鼎盛階段。難怪安徽省文物局局長章家禮如是說:“隋唐大運河是當時王朝的命脈,其顯赫作用超過‘絲綢之路’”。
註:淮北市博物館已改稱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淮北市博物館,又稱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占地40餘畝,建築面積10670平方米,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祁康教授主持設計的,巧妙結合煤文化與隋唐運河文化,象徵著淮北猶如航船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奔向光明。
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
博物館共設《隋唐運河出土文物展》、運河遺韻廳、淮海戰役廳、新中國上市公司證券、漢畫像石廳、古相遺珍廳等六個展覽、展廳,珍貴藏品主要有古木船、磁州窯白釉黑花罐、漢代“天上人間”畫像石、壽州窯黃釉執壺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