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埃居爾·德·弗勒里

安德烈·埃居爾·德·弗勒里

弗勒里主教(Cardinal André-Hercule de Fleury, Bishop of Fréjus,1653年6月22日或26日–1743年1月29日)原名安德烈-赫丘勒·德·弗勒里,法國樞機主教路易十五時代的首席大臣(1726\174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勒里主教
  • 外文名:Cardinal André-Hercule de Fleury, Bishop of Fréjus
  • 出生日期:1653年6月22日或26日
  • 逝世日期:1743年1月29日
弗勒里生於洛代夫(Lodève),一個富裕的家庭的包稅人的兒子。從小跟在巴黎耶穌會士學習哲學和神學。青年時作為教士進入宮廷(1679年),任路易十四的牧師。後為路易十四的施賑吏(1683年)。1698年任弗雷瑞斯(Frejus)主教,1715年5月在老國王路易十四去世之前他被任命為五歲的王儲(後為路易十五)的私人教師。1723年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腓力二世去世後路易親政,弗勒里任國務會議成員,他雖然已經七十年紀,仍建議路易任命波旁公爵路易·亨利為首席大臣。1726年6月15路易十五任命他為大臣,並使他成為樞機主教。他雖一直未採用首相頭銜,但實際上是首席大臣。
弗勒里實行鐵腕統治,開始財政改革,使法國財政得以從路易十四糜爛巨款的戰爭中恢復過來。弗勒里主張平息國內貴族紛爭,促進經濟發展,重建衰敗的國家,維護法在歐洲的地位。對內採取鐵腕統治,經濟上著手財政和稅收改革(降低貢稅,取消“五十分之一稅”,減少地租,調整貨幣流通),發展對外貿易,很有成效;政治上維持國內和平,一方面在經濟上滿足特權階層的要求,一方面消除不安定因素;宗教事務上,鎮壓詹森派,於1730年強令其接受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在1713年發布的敕諭。
他的主要成就在外交政策方面。他最初與英國首相羅伯特·沃波爾爵士密切合作,努力緩和英國和西班牙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但在1731年以後卻極力破壞英國在大陸的影響,使法奧言歸於好。他使法國和西班牙和解,支持西班牙對帕爾馬和皮亞琴察公國的領土要求,阻止了英、西之間1727年開始的衝突轉變為戰爭。1733年奧地利的盟友俄國強行阻止路易十五的岳父斯坦尼斯拉夫·萊什琴斯基取得波蘭王位的,使弗勒里的計畫一度受挫。在隨後爆發的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1733-1738),主戰派強迫他支持斯坦尼斯瓦夫一世。雖然法國軍隊占據洛林,但他使英國保持中立,並把法國的軍事行動限制在德意志和義大利,避免衝突範圍的擴大。1738年他締結一項和約——《維也納和約》,使斯坦尼斯拉夫·萊什琴斯基放棄波蘭王位的請求,接受洛林作為補償。1766年萊什琴斯基死後,洛林合併於法國。174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去世,奧地利的穩定和歐洲的和平都受到威脅,弗勒里承認查理六世的女兒莎瑪麗婭·特蕾莎 有權繼承哈布斯堡家族所屬領地,但卻極力使法國支持的巴伐利亞選帝侯查理·阿爾貝特成為皇帝查理七世。不過,此時他以年邁體衰,無力阻止主戰派挑起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他在戰爭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死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