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勇全

安勇全

安勇全 ,博士,心理治療師,高級心理諮詢師,中華文化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勇全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5年
  • 職業:高級心理諮詢師
  • 畢業院校:北京科技大學
  • 代表作品:《渡》、《心靈之海》、《道醫我心》
人物簡介,研究成果,代表作品,經典語錄,

人物簡介

安勇全 ,博士,心理治療師,高級心理諮詢師,中華文化學者。
安勇全早期是管理學家,在長期十年管理學研究及實踐中,發現組織中企業家及員工心理調整更為重要,之後接受精神分析、催眠療法、行為療法、認知療法、NLP等訓練,並同時學習研究中華傳統文化,並把中國儒家、佛家、道家文化精髓用在心理治療領域,研發了“國針療法”開創了中國心理治療領域新思路、新方法。
簡歷:1975年在中國大陸出生。2001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2004年博士畢業於中科院心理所;自2001年起長期致力於企業管理研究,重點研究人的心理在組織變革中的作用;2004年起專心從事心理諮詢、心理治療領域;2009年獨創了國學套用心理治療領域“國針療法”

研究成果

管理學:策劃學、企業銷售精英訓練法;
心理學:國針療法;
中國古典心性學所追求的精神超越的境界,不僅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種極具魅力的價值評判和思維方式的取向,而且在理論建樹和心性修養的實踐中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認真提煉東方心性觀獨特而精到的見解,國學之精髓,與當代現象學進行融會貫通,成為一個極具價值的研究課題。
參悟古樸純真的智慧
黃帝內經》帶給我們一種智慧,就是“內求”的智慧。要保持生命健康、創造心靈快樂、發掘身體潛能,都不要外求,而要往裡求、往內求。內求的方法之一就是體悟自己的“本我”。
打造實效便捷的鑰匙----“國針療法”
國針療法就是用中華傳統文化結合西方心理治療技術有針對性對來訪者制定一對一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是一種心理治療和日常行為的全新變革的技術方法!
《黃帝內經》說“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墜。”“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這些理論將夢境與人的機體狀態密切聯繫起來,通過判斷就可以診斷機體的健康狀況;
修煉寧靜和諧的心靈!
夢是每個人、在每個成眠的夜晚都要上演的心理劇,通過對夢境解析、體悟、演繹,可以達到對來訪者自我生命內在狀況的覺察和掌控。
隨著諮詢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要解決來訪者的問題,就必須深入去了解他所有的社會關係。
這些關係包括: 家庭(單代與多代,血緣與非血緣,存著與亡者等)、組織(商業機構、公司管理、部門運作,組織構造等)、個人(健康、情緒思想、生命歷程、矛盾角色等)。
各種關係會組成不只一個的錯綜複雜的系統,而中國古代的智慧寶典《易經》認為:家庭、社會、組織以至於個人的情緒思想,都是由各種系統組成的。“國針療法”能幫助你準確地感知並調整你所在系統(包括公司、家庭、人際關係等)朝好的方向發展。
“國針療法”,對人際關係、婚姻親子、個人力量不足等問題有著深刻的洞見,幫助人們勇敢地面對實相解開糾纏,放下重擔,帶著愛更輕鬆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國針療法”在處理家庭或組織內部人際關係問題方面功效顯著:可用於改善組織架構重整、企業文化建設、人際關係,也可以幫助家庭處理一些非常艱難的情況:如家庭悲劇、某些成員染上酒癮、精神症狀、身染重病、領養、分手、親人離世等。對於諮詢師來說,是獨到的工具。
“國針療法”——是對各種系統 (家庭、組織、個人) 失序失衡的處理方案,以及這些傳統方案是融和了現代套用心理學的角色扮演和系統排列而產生的東西方結合、有效的治療模式。
從精神分析的大師榮格吸收了中華道家的“無為”整合出一套自性化思想,馬斯洛吸收了道家的哲學發展了人本學派。國學思想也是認知調整中不可忽視的元素之一。此外,對於在傳統文化下薰陶下成長的中國人,中華本土化心理治療的方式才是治標治本之道。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渡》、《心靈之海》、《道醫我心》

經典語錄

“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身心合一”理念,是指“身、心”兩方面都健康的狀態。“身心合一”是一種理想的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不僅能夠適應社會,而且還能夠不斷地接受並戰勝適當的挑戰,不斷地成長,不斷地有所創新和創造。這樣,人就能夠過一種最大限度的豐富的充實的人生。
身體方面的健康問題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指身體方面的疾病。一直主要是由醫院的醫生來解決這些問題。
心理方面的健康問題,是指有無心理情結、心理障礙、心理疾病。在當前,主要是由心理諮詢師、精神病醫生來解決這些問題。
要做到身體、心理兩方面都健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至少在一個方面有問題,這兩個方面的情況是相互影響的,在一定情況下可以互相轉化。例如,在長期患病以後,容易產生抑鬱情緒。這是身體健康對心理的影響。在經歷一場災難後如果不能夠大哭一場,皮膚就容易生疹子。人的心理長期有負面情緒,就容易得各種各樣的疾病。這是心理健康對身體的影響。一些來訪者在經過心理諮詢後,看起來有所成長,但由於缺乏對價值觀、人生意義等問題的關切,或者在這些問題有一些混亂,過了一段時間後,又重新倒退,這是靈性健康對心理的影響。
所謂亞健康,是指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無器質性病變,但有功能性不足。在這種狀態下,人仍然能正常地生活,但卻有明顯的不自在、不滿意的感覺。亞健康狀態並不是人們所希望的,但由於它並不影響人們維持日常的生存,所以也不會引起充分注意,人們往往也就沒有強烈的動機去改變它。
從身心合一健康的觀點看,以下情況有任何一種都屬於亞健康狀態:
(一)精力不充沛,容易感到疲勞,容易患感冒,稍動則出虛汗,食欲不振,經常失眠,記憶力不好,經常有性功能障礙等。
(二)有明顯的不正常的強迫傾向。例如,經常控制不住自己不斷地洗手,愛乾淨愛到反常的程度。如果這些行為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是心理疾病狀態了。
(三)有明顯的不正常的抑鬱傾向。經常感到心情不好,情緒波動大,心理脆弱,經不起挫折,不想與人交往。如果這些情況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是心理疾病狀態了。
(四)有明顯的不正常的恐懼傾向。例如,一見陌生人就臉紅,在公共場合或者對特定的人講話緊張、出汗、哆嗦等。如果這些行為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是心理疾病狀態了。
(五)經常有明顯的負面情緒。這些情緒包括焦慮、緊張、抑鬱、憤怒、委屈、恐懼等。偶爾、不時有一些負面情緒都是正常的。如果這些負面情緒頻繁出現,那就有問題了。如果這些負面情緒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就是心理疾病狀態了。
(六)純粹是為了尋求刺激,長久地沉溺於玩遊戲機、打麻將等行為。玩過之後,不是精力的恢復,而是更加麻木不仁。沉溺的一種表現是過分熱中於談戀愛,談了一個又一個,用此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七)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經常有無聊、無意義的感覺。長時間地處於無所適從、無所事事的狀態,做什麼都很難提起興趣,做什麼都容易覺得麻煩,喜歡睡懶覺。
(八)過分的“善適應”狀態。毫無疑問,適應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正是由於這種重要,使一些人忘記了適應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人適應環境的目的是為了成長。在現實中,不難看到這樣的人,他們過多地把精力消耗在人際關係中,一味地講究適應,而不是創造性地影響環境。他們在人際關係的周旋中,喪失了個性。一些被稱為“老油條”、“滑頭”的人,就屬於這種情況。他們津津樂道於拉關係、鑽空子,卻又不願意承擔責任。還有一些人缺乏骨氣,完全被人際關係所支配,沒有獨立人格的人,也是這種狀態。
(九)缺乏好奇心、求知慾。對於有關人生意義、宇宙真諦等問題沒有興趣。這種人常常藉口講求實際,說“不談虛的”。如果你想談這些話題,他們可能會問:“關心這些有什麼用啊?”,或者說:“我沒有悟性,那是哲學家的事情……”等。這些人的誤區在於自己給自己設立限制。如果你提出一個興致勃勃的計畫,他們常常給你潑涼水:“那有什麼用啊!” 他們對神秘現象、神秘體驗也不感興趣。對於所有這些現象,抱一種封閉的心態,甚至只是簡單貼上一個“幻覺”、“偽科學”、“魔術”等。或者只是公式般地簡單強調:“這不符合唯物主義!”馬斯洛關於這些情況有兩個概念:一個是“低俗化”,一個“約拿情結”。所謂“低俗化”,是指把高級的神聖的東西還原為低級的平庸的東西。人的需要的滿足不是向上發展,而是停留在較低的階段,讓需要的滿足橫向發展。所謂“約拿情結”是指逃避神聖、崇高的一種傾向。
(十)對於美、藝術、大自然等感覺遲鈍,體會不到美感,或者感覺十分遲鈍。這一條看起來似乎要求太高,其實,所謂覺得“太高”,只是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潛能而已。人能達到的高度本來就高。至於藝術創作和寫詩,我們常常會聽見人說:“我沒有細胞,那是藝術家和詩人的事情。”錯!其實每個人都有創造藝術和寫詩的潛能,這與當藝術家、詩人不是一回事情。就算不能夠創造藝術、寫詩,當面對美的事物的時候,至少要有詩意,樂于欣賞。這種人或者對旅遊興趣淡漠,或者不能夠深度地欣賞大自然。他們如果偶然去旅遊,常常就像完成任務一樣,不能夠盡興,也沒有任何超越性的體驗。
以上這些狀態,都是屬於亞健康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