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新論:對前沿科學理論的探索

本書從物質的基本概念入手,從力的角度出發,對傳統物理學和傳統化學中的許多基本理論原理進行了重新分析研究;並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綜合科學理論體系;對巨觀微觀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過程給予了新的剖析。

基本介紹

  • 書名:宇宙新論:對前沿科學理論的探索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638頁
  • ISBN:9787504640246, 7504640247
  • 作者:段廷文
  • 出版日期:2005年4月1日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作者的《宇宙新論》一書,以“物質一力——運動——變化”為線索,將微觀物質世界和巨觀物質世界的諸學科串聯為一體,形成一套較完整的綜合科學理論體系,從而達到科學統一之目的。該書在理論上啟迪人的智慧,拓展人的視野,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讀完本書,相信你會從中受益匪淺。

圖書目錄

第一部 引力新論/(1)
第一章正、負物質的概念及其相互關係/(2)
一、正、負物質的概念及其屬性/(2)
二、正物質之間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10)
三、負物質之間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15)
四、正、負物質的混合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15)
五、真空物質性的證明/(29)
第二章物體之間相互引力的產生原理和作用形式/(36)
一、內引力和外引力的概念及其相互關係/(36)
二、物體內引力釋放的三種形式/(38)
(一)衝擊力導致的內引力釋放機理/(38)
(二)震動力導致的內引力釋放機理/(41)
(三)旋轉力導致的內引力釋放機理/(43)
三、引力物質射線的產生原理及其性質/(46)
(一)引力射線的形成機制/(47)
(二)引力射線的量級和頻率的概念及其性質/(49)
(三)引力射線的運動狀態/(53)
四、物體之間相吸引力的形成機制/(60)
(一)內相吸引力的形成機制/(60)
(二)外相吸引力的形成機制/(73)
(三)引力中和及引力傳遞原理和引力的二重性淺析/(79)
(四)引力極的形成機制及其性質/(83)
五、物體之間相斥引力的形成機制/(93)
(一)外相斥引力的形成機制/(94)
(二)內相斥引力的形成機制/(97)
第三章削減物體之間相互引力的途徑及機理/(100)
一、距離削減原理/(102)
二、真空引力削減原理/(106)
三、阻力削減原理/(115)
第四章幾個重要的引力屬性淺析/(116)
一、引力場的概念及其屬性/(116)
二、引力傳遞原理/(120)
三、引力收縮原理及其性質/(127)
四、1+l≠2的引力屬性/(134)
第二部 引力理論與物質的化學屬性/(140)
第五章元素的新概念/(141)
一、對過去原子結構理論的質疑/(141)
二、對過去原子結構模型實驗基礎的質疑/(145)
三、對過去原子結構模型理論基礎的質疑/(150)
四、新的原子結構模型推論/(154)
五、原子的結構規則/(166)
第六章元素的化合價與元素的結構形式/(170)
一、元素化合價的真正含義/(170)
二、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結構形狀及其
力學屬性淺析/(174)
第七章元素的形成和演化途徑/(206)
一、元素的形成途徑淺析/(206)
(一)中子星演化產生元素/(207)
(二)重元素分解成輕元素/(209)
(三)輕元素聚合成重元素/(214)
(四)真空引力和負物質分割正物體產生元素/(216)
二、元素的演化途徑淺析/(216)
(一)重元素演變成輕元素/(217)
(二)輕元素演變成重元素/(217)
(三)中子向小類質點演化/(217)
(四)中子向大類質點演化/(218)
三、同位素的真正含義/(219)
第八章新的原子結構形式與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之間的相互關係/(223)
第九章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的成因/(227)
一、元素的晶體結構與非晶體結構的成因/(227)
二、元素導電導熱性的成因/(229)
三、元素光澤性的成因/(233)
四、元素可塑性的成因/(234)
五、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在化學性質上的差異/(236)
六、元素三態的成因/(236)
第十章元素的化學反應機制/(238)
一、化學反應的概念及條件/(238)
二、化合反應原理淺析/(246)
三、分解反應原理淺析/(249)
四、置換反應原理淺析/(250)
第十一章溶劑和溶質的有關屬性/(253)
一、溶劑溶解溶質的機理一/(253)
二、溶解過程中的吸熱成因/(255)
三、溶解過程中的放熱成因/(255)
第十二章有機物的概念及碳鏈的形成機制/(258)
一、有機物的概念/(258)
二、碳鏈的形成機制/(259)
第十三章烴屬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理、化屬性淺析/(262)
一、飽和烴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62)
二、不飽和烴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66)
(一)烯烴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66)
(二)炔烴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68)
三、分子結構式與分子式和分子結構簡式之間的關係/(269)
四、烴屬分子的幾種化學反應機理/(271)
(一)受熱分解反應機理/(271)
(二)聚合反應機理/(273)
(三)加成反應機理/(273)
(四)取代反應機理/(274)
五、環烴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78)
六、芳香烴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81)
七、同分異構現象的成因/(284)
第十四章烴的衍生物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87)
一、氯乙烷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87)
二、乙醇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87)
三、甲醛的分子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91)
第十五章碳水化合物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95)
一、單糖的分子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95)
二、二糖的分子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96)
三、多糖的分子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298)
第十六章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301)
一、氮原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301)
二、硝基苯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302)
三、三硝基甲苯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304)
四、苯胺的分子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305)
五、尿素的分子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306)
六、氨基乙酸的分子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307)
第十七章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的結構形式及其力學性質/(308)
一、線型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及其力學性質/(308)
二、體型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及其力學性質/(312)
第三部 引力理論與物質的物理屬性/(314)
第十八章引力理論與物質的熱學屬性/(315)
一、熱力的引力本質/(315)
(一)熱的概念/(315)
(二)熱力起源於引力的推論/(317)
二、引力原理與物質的熱學屬性淺析/(322)
(一)熱傳遞中的引力機制/(322)
(二)熱學屬性與l+1≠2的引力原理/(324)
(三)物體熱脹冷縮和冷脹熱縮的機制/(325)
三、物態變化中的冷、熱原理/(327)
第十九章引力理論與物質的光學屬性/(330)
一、光的概念/(330)
(一)狹義的光概念/(330)
(二)廣義的光概念/(331)
二、引力原理與光的傳播屬性/(333)
(一)光的直線傳播和曲線傳播的成因/(333)
(二)光的減速傳播的成因/(335)
(三)光的平行傳播和交叉傳播的成因/(337)
(四)光的反射傳播的成因/(341)
(五)光的折射傳播的成因/(345)
(六)光的吸收和散射的成因/(348)
(七)原子光譜的成因及其屬性/(350)
三、引力原理與光的波動屬性/(353)
(一)光的頻率和波長的含義及其成因/(353)
(二)水波的形成機制淺析/(355)
(三)光線與水波之間的異同/(357)
(四)水波和光線的迭加原理及其性質/(357)
(五)水波和光線衍射現象的成因/(360)
四、引力原理與光的量子屬性/(366)
五、光線與電磁波之問的關係/(372)
第二十章引力理論與物質的電磁屬性/(374)
一、電的概念及其形成機制/(374)
二、幾種起電機理淺析/(381)
(一)摩擦起電機理/(381)
(二)接觸起電機理/(384)
(三)感應起電機理/(385)
三、導體和絕緣體的本質及其屬性/(390)
(一)導體和絕緣體的本質/(390)
(二)導體上的電流強度分布原理/(393)
四、電場、電勢的概念及其性質/(395)
第二十一章直流電的形成機制及其屬性/(401)
一、直流電的概念及其形成機制/(401)
二、電源的概念及其屬性/(402)
(一)化學電源的形成機理/(403)
(二)物理電源的形成機理/(404)
三、液體導電及電解的機理/(408)
第二十二章磁場的形成機理及其屬性/(412)
一、磁的概念及磁極的形成機理/(412)
二、磁場及其屬性/(422)
三、電場與磁場之間的相互關係/(426)
四、磁感應的形成機理/(429)
第二十三章電磁感應與交流電的形成機理/(432)
一、感生電流的形成機理/(432)
二、自感現象的成因/(439)
三、交流電的形成機理/(442)
第二十四章 電磁振盪與無線電的發出和接收機理淺析/(446)
一、電磁振盪的形成機理/(446)
二、無線電發出的機理/(450)
三、無線電的接收機理/(452)
第四部天文效應論證/(454)
第二十五章宇宙的概念及其結構形式和運動變化規律/(455)
一、宇宙學淺析/(455)
二、宇宙的概念/(456)
三、宇宙的結構形式/(457)
四、基本天體的形成和演化規律/(461)
第二十六章星系團及星系的形成和演化過程淺析/(471)
一、超星系團、星系團及星系的概念/(471)
二、基本天體核球的物質結構形式及其分解過程淺析/(472)
三、超星系團、星系團及星系的形成過程淺析/(474)
(一)逐級分解形式過程淺析/(475)
(二)引力俘獲形式過程淺析/(478)
四、超星系團、星系團及星系的演化過程淺析/(479)
(一)超星系團的演化過程淺析/(479)
(二)星系團的演化過程淺析/(481)
(三)星系的演化過程淺析/(483)
(四)特殊星系主要表象的成因/(487)
(五)星系核、星系盤和星系冕的形成過程淺析/(489)
第二十七章恆星的形成和演化過程淺析/(492)
一、恆星的形成過程淺析/(492)
二、恆星的演化過程淺析/(493)
(一)恆星大氣的燃燒放能演化過程淺析/(494)
(二)恆星內部的聚能噴發演化過程淺析/(496)
(三)真空引力和負物質對恆星的冷卻膨脹演化作用淺析/(501)
三、恆星形成和演化過程中的幾種主要表象的成因/(502)
(一)聚星現象的成因/(502)
(二)變星現象的成因/(505)
(三)星雲現象的成因/(509)
(四)星風現象的成因/(509)
四、太陽活動的幾種主要表象的形成機理/(510)
(一)光球主要表象的成因/(510)
(二)太陽色球主要表象的成因/(511)
(三)日冕主要表象的成因/(513)
(四)黑子主要表象的成因/(514)
(五)日餌現象的成因/(524)
(六)耀斑現象的成因/(528)
第二十八章不明天體的形成和演化問題探討/(530)
第二十九章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問題淺析/(532)
一、太陽系的形成過程淺析/(532)
二、太陽系主要特徵的成因/(537)
三、太陽系的演化過程淺析/(549)
(一)太陽系整體結構的演化趨勢淺析/(549)
(二)太陽系行星的演化過程淺析/(550)
第五部地質效應論證/(557)
第三十章巨觀地質新論/(558)
一、地球圈層結構的形成機理及其演化趨向/(558)
二、板塊構造及其運動形式的成因/(561)
(一)板塊公轉運動的形式及成因/(561)
(二)板塊自轉運動的形式及成因/(566)
三、地槽現象的成因/(568)
四、地台現象的成因/(570)
五、深斷裂的成因/(571)
六、地磁極倒轉和冰期現象的成因/(572)
(一)地磁極倒轉的成因/(572)
(二)冰期現象的成因/(573)
第三十一章微觀地質新論/(575)
一、褶皺的形成機理/(575)
二、節理的形成機理/(578)
三、劈理的形成機理/(579)
四、線理的形成機理/(579)
五、礦物及礦床的成因/(580)
第三十二章地震的成因及其性質淺析/(582)
一、地球內部聚能釋放形成的地震過程淺析/(582)
二、板塊質點運動形成的地震過程淺析/(584)
第六部生物效應論證/(589)
第三十三章生命的概念及其形成演化過程淺析/(590)
一、廣義的生命概念及其形成演化過程淺析/(590)
二、狹義的生命概念及其形成演化過程淺析/(593)
三、天體運行下的生命循環/(595)
第三十四章人體主要活動表象的成因及其性質/(597)
一、人體思維活動表象的成因及其性質/(597)
二、呼吸和血液循環的功能淺析/(598)
三、病理力學淺析/(599)
(一)病菌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病理及其療法/(599)
(二)能量過大導致的疾病的病理及其療法/(601)
(三)能量過低導致的疾病的病理及其療法/(604)
(四)揭開癌細胞多極本質的神秘面紗/(604)
(五)人體衰老的機理及抗衰老的方法/(607)
第三十五章社會力學問題淺析/(609)
第三十六章人類發展歷史淺析/(614)
一、獸性發展階段歷史淺析/(614)
二、人性獸性混合發展階段歷史淺析/(615)
三、完全人性發展歷史階段淺析/(617)
四、當代地球人類發展歷史淺析/(618)
第三十七章外星人類問題探討/(624)
一、太陽系以外的外星人問題探討/(624)
二、太陽系內的外星人問題探討/(629)
主要參考文獻/(635)
後記/(637)
編後語/(63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