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思辨行

學問思辨行是儒家提倡的一種認識和修養的方法。指學習、尋向、思考、辨析及最後付諸於行的過程。孔子最初提出學與思的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易·乾·文言》也有“學以聚之,問以辨之”之說。後《禮記·中庸》補充發展::“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簡稱“學問思辨行”。認為:“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南宋朱熹作了發揮,視為“格物窮理”的途徑和方法。認為“學之博然後有以備事物之理,故能參伍之以得所疑而有問。問之審然後有以盡師友之情,故能反覆之發其端而可思。思之謹則精而不雜,故能自有所得而可以施其辨。辨之明則斷而不差,故能無所疑惑而可以見於行”(《中庸·或問》)。重視在博學基礎上進行“參伍”比較,提出疑問,然後與師友反覆討論以促進思辨,而後可“見於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