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墓

孫堅墓

公元191年,孫堅在討伐劉表之時,劉表派遣大將黃祖和孫堅開戰。黃祖不敵孫堅,屢次戰敗。孫堅在追擊黃祖時,中了黃祖的埋伏,被士兵亂箭射死,孫堅享年三十七歲。孫堅死後,兒子孫策和孫權等埋葬了孫堅,公元192年,在丹陽縣西處修建了孫堅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孫堅墓
  • 別名:高陵/大墳
  • 墓主:孫堅
  • 墓主身份東吳始祖武烈皇帝
  • 建墓時間:192年
  • 所在地:江蘇省-鎮江市
墓葬簡介,墓主簡介,

墓葬簡介

孫堅墓又名高陵和大墳,坐落在一片寬敞的田間。清代光緒年間,有人編修了《丹陽縣誌》。其中,就有關於對孫堅墓的記載。孫堅墓底面直徑大約為30米,封土高為15米,基本保存無損。除此之外,在孫堅墓東面有一條名為五龍河的溪流。有人不禁發問,為何把孫堅墓稱為大墳?
這一說法就要追溯到《吳志》和《建康實錄》一書,裡面有記載說:“土人自今稱為孫墳,以其最大異於他墳,故又呼為大墳。”後人便將孫堅墓稱為了大墳。據說,宋代年間有人曾對孫堅墓進行了開盜。如今的孫堅墓極富有現代化特色,經過後世不斷地整修,孫堅墓呈現出長方形,表面都有灰色的石頭建成。在孫堅墓碑文的兩側,各有一隻大石獅子。孫堅墓置身在一片開闊的田野之中,到了萬物生長的季節,孫堅墓四周都會被綠色植被包圍,顯得格外幽靜雅致。

墓主簡介

孫堅(155-191),字文台,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漢末期地方軍閥,著名將領。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裔。漢末群雄之一,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子孫權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孫權建國後,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
三國志·孫堅傳》評論孫堅,說他“勇摯剛毅,孤微發跡,導溫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壯之烈。”裴松之也說他於興義之中,最有忠烈之稱。縱觀孫堅一生,這些評價中肯切實,洵非虛語。
孫堅參軍後多次成功平定漢末叛亂,又隨朱俊征討黃巾,立下許多功勞,被東漢朝廷封為長沙太守、烏程侯。後董卓亂政,孫堅聯合袁術,參加了諸侯聯軍,征討董卓,表現最為積極,數次擊敗董卓的部隊;董卓遷都長安,孫堅進兵洛陽,修復被董卓破壞的皇陵後返回魯陽。不久,孫堅受袁術派遣與劉表交戰,擊敗了劉表部下黃祖,卻在一次追擊中被黃祖的士兵射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