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丁氏流派

孟河丁氏流派

孟河流派是我國著名的醫派之一,流派是以地域為名,孟河丁氏流派便是孟河流派的分支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河丁氏流派
  • 代表人物:丁甘仁
  • 時間:I865-1926
  • 追溯至:東漢三國時期
歷史,代表人物,丁甘仁,丁濟萬,學術思想,總述,內傷病,外感病,外科病,婦科病,後世影響,

歷史

關於孟河醫派的形成背景,現在能查尋到最早的源頭,可追溯至東漢三國時期。廬江左茲授九丹液仙經於葛玄,沛國譙人華佗傳學於弟子吳普,吳普與葛玄素有交往,葛玄的孫子葛洪盡傳祖上衣缽,是中國醫藥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當時就隱居在毗陵郡豁地內的茅山,他用畢生精力匯帙晉以前所能見到的醫籍上千卷,輯成《玉函經》,書雖佚失,但今尚能見到它的精選本《肘後方》和葛洪弟子陶弘景補厥成的《肘後百一方》。日本著名學者丹波元胤說:“按是書名肘後者,言其方單省,足以力辦,可以掛之肘後以隨行也。”《四庫全書提要》也稱:“其書有方無論,不用難得之藥,簡要易明,大旨精切。”這樣的書,向來受到家鄉醫家的青睞,孟河醫派里的費伯雄所著《食鑒本草》、《怪疾奇方》,馬培之著述《青囊秘傳》,巢崇山的《千金珍秘方》,丁甘仁的《外科丸散驗方錄》等書都能找到《肘後方》痕跡。道是葛洪醫藥餘緒是完全有根據的。
到了宋代,常州出了個許叔微,進士出身,以醫名於世,著有《本事方》,秘藏本傳至高僧荊山浮屠,再傳到宦官羅知悌手裡,羅是元朝末年名醫朱丹溪的老師,丹溪翁特別珍視《本事方》,讓他的弟子整理出版的《丹溪心法》即是仿照《本事方》而作的,這便是如今醫案類著作的初始形式。孟河醫家都將自己的經驗案例分付學生傳抄留世,與這位許叔微先生當年的做法一脈相承。
明代常州又出了一位進士出身的名醫,他是金壇王肯堂,著《六科準繩》凡一百二十卷,《四庫提要》說:“其書採摭繁富,而參驗脈證,辨別異同 ,條理分明,具有端委。故博而不雜,詳而有要。於寒溫攻補無所偏主。……世相競傳,為醫家之圭臬。”可以看出王之所以要著這部大型類書,是因為六科缺少準繩之故。他本著“宗學術之規矩,不事獵奇鬥豔,求醇疵互辨,讀書融會貫通,視古人為知已”的著書立說理念,為後來費伯雄作《醫醇剩義》,旨在糾偏歸醇,大有啟發和開悟。
清代學者陸膺一謂:“葉天士之後,江浙間醫家多以治溫病名,獨武進孟河名醫輩出,並不專治溫症。由是醫界有孟河派、葉派之分。”葉天士,江蘇吳縣人,清代康熙、乾隆年間名醫,出身世醫之家,幼承庭訓,博覽醫籍,轉益多師,30歲時已聲名遠揚。對溫病的傳染途徑、致病部位及辨證論治方法等,均有獨到見解,他以仲景之說為體、河間之論為用,系溫病學說的奠基人之一。平心而論,葉天士絕非“長於外感溫病,拙於內傷雜症”,相反他對內傷雜症也有著相當精湛的造詣,是位傑出的臨床大家。只可惜與他同時的名醫表現出相當的不團結,他與薛生白之間的相互抵毀,與徐靈胎之間的輕視詬病,都有史實可證,使葉派這個優秀品牌不停地受到傷害,在葉的學生中又沒有一個出類拔萃的能為葉派重振旗鼓。而就在那一時期,形勢出現轉折,常州已積集了一批學養很深的醫界人物,如與徐靈胎關係相當密切的法徵麟、法公麟兄弟,著有《本經疏證》、《本經續疏》、《本經序疏要》的鄒澍,著有《醫學讀書志》的曹青岩等人,以“研古籍,窮義理”在學術界已形成相當濃厚的氣氛,而且與孟河早期的一批精英,如王九峰,費士源、馬省三、巢沛三、丁佩堂、沙曉風等已建立學術上的溝通,為孟河醫派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毋怪乎丁甘仁說:“吾吳醫學之盛甲天下,而吾孟河名醫之眾,又冠於吳中。”
19世紀以後,孟河醫派發展到了成熟時期,形成了費、馬、巢、丁四大家族,其醫術雖然主要以世襲祖傳為主,但是他們同時也可貴地做到了以弘揚醫術為宗旨,不分門戶,收徒受業,如馬培之得祖父馬省三醫學真傳,又師從費伯雄;巢渭芳為費伯雄寄子,又從馬培之游;丁甘仁師從費氏,又聆教於馬氏、巢氏名醫;馬氏外族門人為鄧星伯,賀季衡等;費氏外族成名門人有餘景和、鄒雲翔等。各家又是通過聯姻的方式互相滲透交融,博採眾長,如費伯雄之子娶馬培之的妹妹為妻;丁甘仁娶馬培之的女兒為妻.費氏門人余景和後人與丁甘仁後人結親等,使各家族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這些無疑都有力地促進了孟河醫學的興盛和發展。

代表人物

丁甘仁

孟河丁氏醫學造詣最深的是丁甘仁(I865-1926),名澤周,原居丹陽,後遷盂河。12歲時始讀醫學經典.受業於馬氏家族成員之一馬仲清。15歲時從師於費氏門下之族伯丁松溪游2年。又聆教於馬培之、巢氏名醫2年,能兼蓄馬氏內外喉三科之長。
丁甘仁系出齊玎公(丁甘仁祖父)後,世居武進通江鄉之孟河。父惠初(丁甘仁父親)國學生,乃四品候選,追贈朝議大夫,前配許太恭人,無出。繼娶李太恭人(丁甘仁母親)生子三,長鶴年,次炳裕,再次即丁甘仁。祖上早年是業儒,耕商的殷實之家,至鹹豐年間,家業衰敗。丁氏宗譜上丁甘仁的描述:於光緒24年皇封中憲大夫,花翎,四品銜候選道。
丁甘仁學識淵博,除重視鑽研《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四大中醫經典外,還攻讀《脈經》、《醫門法律》、《張氏醫通》、《溫熱經緯》、《世補齋醫書》等著作。除豐富的學識外,丁甘仁為人樂善好施,對病者不論貧富,一視同仁,尤其是勞苦大眾前來求診,常免收診金,甚至贈送藥物;舉辦武(進)丹(陽)蔭沙義渡局、孟河接嬰堂、孟河敬老院、通江市文社等。平日捐款修橋鋪路,從無吝色。

丁濟萬

丁濟萬(1903-1963),名秉臣,近代醫家。生於上海,原籍江蘇武進。他是孟河丁氏醫派的代表人物,丁甘仁之長孫,嫡系親傳弟子,亦為一代名醫,蜚聲上海,於醫學頗有心得,並熱心於中醫教育事業。曾任上海中醫學院院長及上海國醫學會理事長,並主持上海華隆中醫院,南北廣益善堂等機構。丁濟萬曆任考試院考試委員,衛生部中醫委員,軍統局醫官,上海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國醫學會理事長,上海濟社理事長,華隆中醫院院長,上海中醫學院院長,及現任國大代表。其臨證經驗極為豐富,尤精內、外、婦、兒諸科。曾整理出丁甘仁之醫案,後移居於香港及台灣行醫。

學術思想

總述

丁氏學派,崇尚醫德,多從病家疾苦考慮,故其治病用藥特色和準則可以用“輕,清,效,廉”四字概括。輕者:用藥劑量不宜過重,按中藥的氣,味,輕,重,也按歷代傳統劑量為常規,達到一定療效為準。清者:用藥清簡,抓主要證治要點,君臣佐使,排列清楚,不無理加藥。一般用方數味,不超過二十味。效者:用方求效,雖方藥輕清不重,但還需講究有效,丁氏用藥已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故其驗案,套方得到了後輩的認可,並作為學習的藍本。廉者:其方藥輕,清,效,藥味不多,劑量不重,藥價便宜。病家因病而傷財,對於貧困者尤其加重負擔,藥價便宜,可得以繼續治療,更利於治療效果。
在學術上,丁甘仁推崇張仲景《傷寒論》,臨證處方以六經辨證為綱。他認為把握六經分治準則是分析病情、辨證用藥的關鍵。丁甘仁曾說過,臨證有兩大法門:一為《傷寒論》之六經病,一為《金匱要略》之雜病,此二書為中醫辨證施治的主要依據,二者不可缺一。

內傷病

丁甘仁對內科雜病的治療,則以傷寒、金匱方論結合馬紹成、汪蓮石的經驗進行辨證施治。辨證正確,處方有準則,如治胸痹心痛用瓜蔞薤白白酒湯、薤白瓜蔞半夏湯;腫脹(水腫)用五苓散、越婢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吐血色鮮紅用金匱柏葉湯、千金犀角地黃湯;色黑如墨用附子理中湯;寒濕下利用桃花散,濕熱下利的用白頭翁湯;黃疸用梔子柏皮湯;陰黃用茵陳術附湯;濕熱並重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茵陳五苓散。丁甘仁尤其擅治中風證,如真中風,屬陽虛夾痰者用小續命湯、參附湯、半硫丸、人參再造丸等溫陽通絡法;屬陰虛夾痰熱者用自製驗方天麻半夏羚角湯、溫膽湯、至寶丹、指迷獲苓丸等柔肝熄風、豁痰疏絡法,無不得心應手。丁甘仁認為,醫生臨診時,第一,要估計患者體質的強弱;第二,要酌量病勢的輕重緩急;第三,對患者的居處習慣、飲食嗜好等也要作適當的考慮。在投藥無效時,必須細究其原因,是藥不對症,還是藥不勝病,然後加以變動。對病後調理及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都要注意脾胃。他著重指出,治脾與治胃迥然有別,並推崇《葉氏醫案》中“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以及“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之論。

外感病

丁甘仁對外感熱病的研究,宗《傷寒論》而不拘泥於傷寒方,宗溫病學說而不拘於四時溫病。試觀《丁氏醫案》中對傷寒、溫病的治療總是傷寒方與溫病方同時採用,並不以經方和時方劃分界限,臨證靈活掌握運用,療效甚佳。比如,在治療傷寒類疾病方面,他總是根據傷寒邪從外來,循六經傳變規律,辨別其夾雜情況,隨機應變,施以適當治法。對於溫病的治療,丁甘仁則於臨證中詳加辨析證屬風溫或是濕溫。他認為風溫邪從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有急劇的變化。“本病利在速戰,因風從陽,溫化熱,兩陽相劫,病變最速;尤其是伏溫化火傷陰,來勢更急,這是與濕溫根本不同之點”。概括言之,其治法為:邪在衛分、氣分,按三陽經治法;濕勝陽微,按三陰經治法;邪熱從陽入陰,按溫病熱傳營血治法。從以上這些治例中可以看到,在辨證施治上,丁甘仁是採用傷寒辨六經與溫病辨衛氣營血相結合的辦法,在方藥上則經方與時方綜合運用,打破成規,獨出心裁。可以說,丁甘仁開創了傷寒、溫病兩學說統一的先河。

外科病

丁甘仁外科疾病辨治思想,總結為內重託補、顧護正氣;善辨經絡、重視痰濕;成藥入湯;露劑代水的四大特色。“以消為貴,以托為畏”,是中醫外科界耳熟能詳的名言。以清熱解毒,視同抗生素治療,導致原來的消、托、補三法,到如今成了獨重消法。而丁先生治外科病,多崇古訓。醫案中所錄丁甘仁先生治瘡瘍,多以托補為主。治發背、腦疽等外科重症,都用大劑量生黃芪、鹿角膠、當歸、西洋參、阿膠等物。凡遇久病正虛,出膿不多,瘡頂深陷,盤根不緊,都以托補法治之。即使用清熱解毒之法,多在菊花、薄荷、連翹、金銀花等幾味中出入,絕無一味蠻攻。丁先生治外科如內科,用藥輕靈平正,而平淡之中顯神奇。外科之病,邪毒之所湊,其正氣必有虛。“和則無猛峻之劑, 緩則無急增之功。”重視托補,顧護正氣,用藥和緩而不傷正,方才最終轉危為安。丁氏論治外科疾病,尤重經絡。《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首列十二經氣血歌訣,外科之病發於外,往往有經可循,故嘗謂:“腦旁屬太陽,為寒水之府,其體冷,其質沉,其脈上貫巔頂,兩旁順流而下背脊屬督脈所主”;發背乃“脊旁為太陽之經,督陽已衰,太陽主寒水之化,痰濕蘊結,營血凝塞”;乳房病“屬胃,乳頭屬肝,肝胃兩經之絡,被阻遏而不得宣通,乳部結塊”;瘰癧為“少陽膽汁不足,少陽膽火上升”。其辨經絡甚明。江南地低水多,氣候多潮濕,人多生痰濕。丁先生治內、外科病,都十分重視痰濕的調治。嘗謂發背“多由痰濕稽留太陽之絡,營衛循序失常”所致;瘰癧乃“膽火挾痰凝結”而成;疔瘡更是“濕火蘊結,血凝毒滯”;濕瘡由“風濕熱蘊蒸脾肺兩經”而作。用藥常見陳皮、茯苓皮、貝母、僵蠶、半夏等理氣化痰、軟堅散結之品。丁派本擅長成藥入湯,露劑代水,治內科病常用甘露消毒丸、清寧丸、紫金丹等入煎劑,而把枇杷葉露、金銀花露等代水煎藥。古之習外科者多不善內科,故中醫外科積累成藥很多,但光用成藥難以體現辨證論治的特色。丁先生精通內外,學驗俱豐,治療外科疾病,除了善於辨證外,亦把中醫外科歷代著名成藥,入湯劑同煎,真可謂既能繼承過去精華,又能有所創新。外科蟾酥丸、消醒丸、小金丹、萬靈丹乃是先生常用之品。而治乳岩需通絡者,則用絲瓜絡煎湯代水,需調心神者,以薔薇花露代水,需和胃者,以香稻葉露代水,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丁氏外科的細膩。

婦科病

孟河醫派認為,“女子以肝為先天”,且肝脾同居中土,肝病容易傳脾,故孟河醫派治療婦科疾病重視肝脾,是窮源返本之謀。中醫基礎知識腎主生殖,又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正如《傅青主女科》所云:“經水出諸腎”,採用補腎大法是其情理中之事。然而孟河醫家秉承獨到見解認為:經血乃氣血化生,以心生血,脾統血,肝藏血,而細推營血之源,實由二陽所處。後天脾胃者,二陽也。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再則營血的產生正如經雲:“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又由:“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如果木克土虛,中焦失其變化之功能,則生之血日少。上既不能奉生於心脾,下又無以澤灌乎沖任,經來愆期而少,已有不月之漸,一傳再傳,便有風訊息賁之變,蟻穴潰堤,積羽折軸,豈能無虛。先哲雲:“肝為剛髒,非柔養不克,胃為陰土,非清通不和”。《丁甘仁醫案》中載有月經過少案,用當歸、白芍、石斛等柔潤養肝,以青龍齒、代赭石、茺蔚子、廣橘白、旋覆花等泄肝安胃,則土木不爭,諸恙可愈。孟河醫派遣方用藥上,以輕、靈、巧見長,特別崇尚“輕可去實”之法。臨床常見症狀不外乎虛實二類,治療時一般非攻即補,但每遇曲折迂迴的複雜之症,在攻補二法難以施效之時,孟河醫家們另闢蹊徑,採取“輕可去實”之法,以達到扶正不助邪,祛邪不傷正的目的。《丁甘仁醫案續編》中載子暈案,用方宜清泄風陽,和胃化濕。取冬桑葉二錢,滁菊花三錢,薄荷炭二分,佩蘭梗半錢,清水豆卷三錢,仙半夏二錢,水炙遠志一錢,川雅連三分,枳實炭一錢,炒竹茹二錢,嫩鉤藤(後入)三錢,夜交藤三錢,荷葉邊一圈。氣有餘則陽氣偏亢,加之外感濕熱之邪,內外相合,則濕熱內阻,氣機失調,清陽不升,故頭暈胸悶納呆,濕熱郁遏胃氣不和則泛惡、臥不安。丁氏治以芳香清透,清泄濕熱,和胃調氣,可謂得其所矣!孟河醫家對“異病同因”、“異因同病”以及“復症多因”的複雜病症,能明辨證因,洞悉癥結,進而制定溫涼同進的治法,使之有反有常,有緩有急,層次井然,可法可從。其處方,能既取寒熱頡抗,且又相互照顧,組成“複方多法”。溫涼同進有反佐之意,古時婦科方如《千金要方》白薇丸的姜、桂合白薇,《金匱要略》溫經湯的桂枝合丹皮,《女科證治準繩》奇效四物湯的艾葉與黃芩同用,均是此法,孟河醫家運用此法更為普遍,可謂駕輕就熟、得心應手。

後世影響

師古不泥 傳承求新
孟河丁氏流派的學術源於《素問》、《靈樞》、《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中醫經典,且用其長而化其偏,師古人意而不泥古人方。
傳統孟河流派主張治療和法緩治,寒溫並施,用藥多輕靈醇正。丁甘仁很好的秉承了孟河醫家的這一學術特點。然而丁氏家族善於汲取各家所長,其學術造詣更是頗具特色。
丁甘仁在“和法緩治”基礎上加以發揚,認為名曰和、緩,“和”則無猛峻之劑,“緩”則無急切之功,“和緩”乃先賢遺風。其在處方用藥上,大都以輕靈見長,最擅運用“輕可去實”之法。
另外,丁甘仁精通傷寒與溫病兩大學說,並在臨床實踐中融會貫通,逐漸摸索形成了丁氏治療外感熱病的獨特風格。宗《傷寒論》而不拘泥於傷寒方,宗溫病學說而不拘泥於四時溫病。在外感熱病辨證論治方面,採取傷寒辨六經與溫病辨衛氣營血及其主治方藥的綜合運用,創立寒溫融合辨證體系,突破了寒溫分立的格局。
總之,孟河丁氏流派的學術思想別具一格,敢於創新,與時俱進,值得我們後人學習。
博採眾長 匯通中西
丁甘仁青年時期所處年代溫病學派與傷寒學派之間存在很深的鴻溝,而丁氏並不介意於此,能擇善而從,由溫熱派兼學傷寒學派,從時方派入,而由經方派出。他轉益多師,博採眾長,並在臨床實踐中融會貫通,逐漸摸索形成了丁氏的獨特醫療風格。
基於丁氏開明的學術思想,常主張其弟子熟地背誦各類經典著作並閱讀臨床實用性強的醫學專著,在繼承孟河醫派學術思想的同時,當擷取各家精華,融匯貫通,驗於臨床。
然而,孟河丁氏並不拘泥於中醫辨證論治,在堅持中醫為體的基礎上,主張吸取現代醫學技術與知識,這一方面,丁氏的思想無疑是領先的。丁甘仁所提出的“昌明絕學保存國粹融匯中西,宗旨是繼承和發揚中醫藥學”的宗旨,不僅彰顯了其海納百川的學術精神,更為後世強調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思想埋下堅實一筆。同時,這也是孟河丁氏之所以能名醫輩出,至今薪火相傳,代代不熄的重要原因。
改革傳承 廣傳薪火
丁甘仁傾心於中醫教育事業,尤在後期,丁氏家族認為靠家族或師徒傳授,雖能精研於該醫派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但丁氏所處年代中醫思想保守,出現了醫術秘而不宣等現象。丁甘仁認為此不利於中醫人才的培養和學術傳承,因而籌資辦學。
隨著當時西方學校教育的傳入,學校教育在中國立足並逐漸普及。1917年7月,丁甘仁攜手夏應堂、謝觀等人正式成立“上海中醫專門學校”,這是我國第一所由政府批准的民辦中醫高等教育學校,開啟了中醫學院教育之門。
1919年丁甘仁又創辦女子中醫專門學校,其後又進一步在滬南、滬北設立兩所廣益中醫院,南北兩院均設有門診及住院部,以備學生見習與實習之用,因之門牆桃李遍及全國。他門下的學生,佼佼者頗不乏人。程門雪、黃文東王一仁、張伯叟、秦伯未、許半龍、章次公、王慎軒等中醫名家,1920年,丁甘仁又發起成立“國醫學會”,首次把中醫師組織起來,相互切磋,開團結協作之風。為了加強中醫學術研究,又發行《國醫雜誌》,成立“江蘇省中醫聯合會”,丁甘仁為首任會長。
孟河丁氏的教育改革對現代中醫學校教育的影響極其重大而深遠,不僅推動了近代中醫學術的發展,豐富了中醫教育形式,擴大了中醫的影響,同時鼓勵學生主動接受西方醫學知識,開創了“中西匯通”為特色的醫學研究風氣,這種創新精神,至今仍有其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