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擇鄰

孟母擇鄰

孟母為教育好幼小的孟子,曾為選擇環境搬家三次,終於把孟子培養成為一代大儒。後遂以“孟母擇鄰、孟母三遷、三遷之教、孟母三徙、徙宅、孟母鄰、孟鄰”等寫慈母希望子女成才,選擇良好的教育環境,教育有方;亦或表示遷居不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母擇鄰
  • 出處:《列女傳·鄒孟軻母》
  • 孟母:鄒孟軻之母
  • :鄰居
歷史典故,典源:,原文大意:,故事相關,孟母三遷,成語由來,

歷史典故

典源:

漢劉向《列女傳·鄒孟軻母》:“鄒孟軻之母也﹐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遊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復徙舍學宮之傍﹐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

原文大意:

鄒孟軻的母親,被稱為孟母,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就定居在那裡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故事相關

孟母三遷

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系統地學習了孔子的學問。但他小時候卻很貪玩。

孟軻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是他的母親把他撫養長大。孟母很重視教育,一心想把孟軻培養成有學問的人。

孟家附近有一塊墓地,會經常有出殯、送葬的人群,不是吹吹打打,就是哭哭啼啼。因為貪玩,孟軻經常與夥伴們一起模仿他們。孟母見了很生氣,對兒子說:

“你父親是一位有學問的人,但他英年早逝不能來教你。我們家境又不好,若你不認真讀好書,將來怎會有出息?”

為了孩子的學習,孟母把家遷到城裡。她以為這下孟軻可以專心讀書了。但孟軻的新家離鬧市很近,嘈雜的聲音使孟軻無法認真讀書。孟軻和他的新夥伴模仿起賣貨的、打鐵的、殺豬的。孟母見了更為生氣,於是決心再次搬家。

這一次,孟母把家遷到了學宮附近。學宮是讀書勝地,許多讀書人在那裡學習,還在那裡演練禮儀。孟軻受到了感染,每日在家中專心讀書,也漸漸模仿起宮中演練禮儀的舉止來。

不久,孟母把孟軻送入了學宮,使孟軻受益非淺。也為他今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後來,“孟母擇鄰”這一典故,用來表示慈母希望子女成才,選擇良好的學習環境,教育有方;也借指遷居不定。

成語由來

孟母三遷,即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三字經》里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詞語解釋信息為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多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 ,竭盡全力培養孩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