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尼利克二世

孟尼利克二世

孟尼利克二世(MenelikⅡ,1844—1913年),非洲歷史上最偉大和最有成就的統治者之一、現代衣索比亞國家的締造者、 衣索比亞皇帝(1889至1913在位),衣索比亞民族英雄第一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中埃軍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孟尼利克二世,1889年即衣索比亞皇帝位。1894年7月,義大利發動侵略戰爭,孟尼利克二世組織和領導了抗意衛國戰爭,打敗了侵略者,維護了民族獨立。後來極力周旋於大國之間,努力維持國家的政治獨立。但他晚年多病,1908年又因中風而全身癱瘓,無力遏制列強在衣索比亞的擴張。同時自己也逐漸失去了對權力的控制。1913年12月,孟尼利克二世在宮廷密謀與權力爭奪中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尼利克二世
  • 外文名:Sahle Miriam
  • 別名:薩勒·馬里亞姆
  • 國籍:衣索比亞
  • 出生地:紹阿安哥捷拉
  • 出生日期:1844年8月17日
  • 逝世日期:1913年12月
  • 職業:皇帝
  • 主要成就:現代衣索比亞國家的締造者
    抗擊義大利帝國主義的入侵
人物生平,繼任帝位,飄搖時局,統一國家,擊敗侵略,抱憾離世,為政舉措,歷史評價,鞏固國家,時代局限,

人物生平

繼任帝位

原名薩勒·馬里亞姆(Sahle Miriam),1844年8月17日生於紹阿的安哥捷拉。是後來成為紹阿公國國王的海爾·馬拉科特之子。1855年衣索比亞皇帝特沃德羅斯二世侵入紹阿,將它變為半獨立的王國。11歲的他國破被俘,被帶到馬格達拉,在特沃德羅斯二世的宮廷中長大。在這以後的10年中,他獨自過著清寒的生活,親身感受到戰禍之烈。由於馬格達拉是西奧多王朝的政治、軍事中心,孟尼利克受到西奧多開創的改革之風薰染,逐漸萌發了建立強大民族國家的理想。 1865年21歲的孟尼利克從馬格達拉秘密逃走,後在沃洛省蓋拉族女首領沃格特夫人的幫助下回到紹阿省,宣布繼承父業稱王,從此他便開始出現在衣索比亞的政治舞台上。執掌紹阿公國大權以後,他勵精圖治,致力於衣索比亞的統一和進步事業。

飄搖時局

孟尼利克從步入政界到臨終的48年,正值非洲歷史上發生重大變遷的時代。伴隨著西方列強逐漸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各國對非洲大陸的入侵和瓜分也在加緊進行。
孟利尼克二世孟利尼克二世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後,非洲之角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英、法、意、德、俄等國都想侵占衣索比亞,控制紅海入口,實現殖民擴張的野心。1881年蘇丹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馬赫迪·穆罕默德起義,使英國暫時無暇東顧。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敗北以後,實力受到削弱,在爭奪紅海入口的角逐中,感到力不從心。海外沒有殖民領地的義大利便趁虛而入,加緊了在衣索比亞的殖民侵略活動。
1879年,義大利政府接管了一家長期在阿薩布灣附近地區活動的義大利私人公司。1880—1883年,義大利政府竟無理宣布阿薩布灣及附近地區為義大利領土。1885年它又侵占了厄利垂亞並開始向內陸擴張和滲透。

統一國家

面臨西方列強入侵的危急關頭,削除封建割據,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成為衣索比亞民族存亡悠關的首要問題。孟尼利克承擔了這個歷史任務,揭開了他個人政績中最奪目的一頁。
1868年西奧多皇帝死後,東北部地區的貴族領袖約翰尼斯四世雖然取得帝位(1872年),但由於他的軟弱,諸侯爭雄的分裂局面並沒有結束。此時,孟尼利克已是國內舉足輕重的實力人物。他一面不斷以武力迫使各中小封建主就範,一面又用通婚的辦法,與國內主要貴族集團聯姻,為獲得最高權力奠定社會基礎。1883年孟尼利克與提格雷國王的公主泰圖成婚。1886年,他將自己前妻的10歲女兒佐迪圖許配給約翰尼斯的兒子阿利亞·塞拉西公爵。這樣,當1889年約翰尼斯出兵鎮壓馬赫迪起義者的戰鬥中陣亡後不久,孟尼利克就加冕為“萬王之王”,成為衣索比亞的皇帝。

擊敗侵略

孟尼利克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曾經一度把義大利政府看成是上帝派來的仁慈朋友。為了消除殘留的封建勢力,他也希望藉助於外力來增強軍隊裝備。因此,他登基僅40天就同義大利政府簽訂了烏西阿利條約。條約的阿姆哈拉文本第17款載明,埃皇在與其他歐洲國家交往時,可以通過義大利政府給予協助。可是在義大利文本上卻把“可以”一詞換成“必須”的字樣。正是按照這種“曲解”,烏西阿利條約墨跡未乾,義大利就公開宣布衣索比亞為它的“永久保護國”。 孟尼利克對義大利的殖民野心缺乏思想準備,在這種赤裸裸的強盜行徑面前甚為驚訝。他立即寫信給義大利國王, 信中說:“由於兩國的友好關係,所以我在簽約時說過,請義大利君主受理我國在歐洲的事務。但是,我從未簽訂條約來限制自己必須這樣做。”1890年二月,他又致書歐洲各國,表示“衣索比亞不需要任何國家的幫助,她只祈求於上帝。”孟尼利克維護主權的正當立場,受到義大利當局蠻橫的指責和恫嚇。這時,他已看到西方國家對衣索比亞所抱的卑鄙企圖。
1891年4月,孟尼利克再次寫了“致歐洲列強書”,表達了維護民族獨立的決心。信中寫道:“如果遠方的列強前來瓜分非洲,我是不會袖手旁觀的。”隨後,他下令中斷埃意關於邊界問題的談判。1893年,孟尼利克正式宣布將在烏西阿利條約簽訂5年之際(即1894年5月2日),予以廢除。
義大利殖民者對孟尼利克的行動極為氣惱,首相剋利斯皮指示駐厄利垂亞總督巴拉蒂里要準備用順從義大利的衣索比亞貴族取代他。克利斯皮說:“從現在起,就要鼓勵那些覬覦王位者來反對他”,只要他“不存在了,這個帝國就會分裂成南北兩半,……最後都會置於義大利的崇高保護之下。”如果這樣做不能成功,那么,就採用“拿破崙一世的方法征服這個非洲古國。”1894年7月,在內部顛覆沒有奏效的情況下,義大利不宣而戰。半年時間內意軍侵占了古城阿克蘇姆阿迪烏格里以及提格雷省首府馬卡累。
在戰雲密布的時候,孟尼利克並沒有倉促行動,而是加緊籌集兵力、軍火。直到1895年9月,才正式頒布了“告人民詔書”:“敵人從海外入侵,他們侵擾了我們的國境,妄圖消滅 我們的信仰,破壞我們的祖國。為了愛惜我們最近幾世紀遭 受如此深重苦難的國家,我忍受著一切, 同他們進行了長期談判。但是敵人卻象鼴鼠一樣,得寸進尺,……危及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我已忍無可忍!我要採取行動捍衛國家,抗擊敵人。……大家都快跟我來參加戰鬥,保衛祖國,人人出力!” 詔書發布,八方呼應。廣大貧苦農牧民踴躍投軍。在通往徵兵站的大道、小路上,一批批青壯年匯成人流。那些開明的封建諸侯也紛紛表示站在埃皇一邊。幾天內,國家就籌足了購買軍火的200萬銀元。兩個月中,孟尼利克手下已有了一支配備10萬支來福槍、400門加農炮的大軍。
1895年12月,埃軍在阿拉吉平頂山戰役中打敗了義大利的兩支軍隊,並收復了被意軍占領的馬卡累城。在取得初步勝利後,孟尼利克提出和談,遭到意當局的拒絕。
1896年3月1日爆發了著名的阿杜瓦戰役。義大利投入17000兵力,大炮56門;衣索比亞投入了10萬兵力,以絕對的優勢對付敵軍。經過一天激戰,義大利侵略軍幾乎全軍覆沒;傷亡人數高達12000人左右。意軍慘敗的訊息傳到歐洲,引起一片譁然。克里斯皮內閣隨即倒台,英國議會也出現了要求修改對衣索比亞政策的呼聲。西方殖民者無法想像“這樣巨大的災難會降臨到一個文明的歐洲國家的軍隊頭上。”同年10月,義大利政府被迫與孟尼利克王朝簽訂了一項新條約(亞的斯亞貝巴條約),義大利終於放棄了把衣索比亞變為它的保護國的要求,承認“衣索比亞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享有絕對的獨立”,並賠款1000萬里拉。阿杜瓦戰役的勝利,大大提高了孟尼利克和衣索比亞國家的國際聲譽。自此,英、意、法、俄等國都相繼與它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

抱憾離世

他晚年多病,每當病痛發作時總喜歡吃幾頁《聖經》,稱這樣就能使自己恢復健康。1908年,身染重病的孟尼利克因中風全身癱瘓,喪失了說話的能力。泰圖皇后沒能生育,皇帝又不願承認他的一位蓋拉族前妻生的女孩佐迪圖是他的女兒,只好宣布由他的外孫、12歲的埃雅蘇王子當他的繼承人,並指定他的老部下塔桑馬將軍任攝政。實際上,權力落入泰圖皇后手中。她竭力扶持自己家族的勢力,激起王朝內外的強烈不滿。一場新的宮廷權利紛爭又在醞釀之中。1913年12月12日,他在一次宮廷的密謀與權力爭奪中去世。後由皇后泰圖攝政,1916年其女兒佐迪圖女皇繼位。
孟尼利克皇帝是衣索比亞封建統治階級中的傑出代表。在他執政期間,古老的衣索比亞的領土得到了擴大和統一,國內的經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不過,他之所以得到世人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領導衣索比亞人民抗禦了義大利的侵略,在西方列強瓜分非洲的狂潮中,曾一度維護了本國的獨立。

為政舉措

在抗擊義大利入侵的衛國戰爭前後,孟尼利克二世征服國內各地的封建割據勢力,並開拓疆土,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衣索比亞國家的版圖。他改革稅收制度,嚴禁販賣奴隸,鑄造本國貨幣,印行郵票,還派遣了第一批赴歐留學生。在他的大力倡導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衣索比亞開始敷設電報線,興修公路、鐵路,建立銀行、旅館、醫院和學校。1906年,英、法、意 3國擅自簽訂了在衣索比亞劃分勢力範圍的三國協定。

歷史評價

鞏固國家

孟尼利克在維護民族獨立的同時,還進一步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的發展。他執政期間,曾多次用兵力圖削弱封建分裂勢力。1889—1895年,他先後鎮壓了累卡、伏拉莫、錫達莫等地的封建諸侯叛亂。抗意戰爭告捷後,孟尼利克又多次派兵沉重打擊了馬季、貝尼、戈蒂爾地區的分裂勢力。從1872到1896年,孟尼利克把帝國的版圖擴大了一倍以上。1886年,他將都城南遷,泰圖皇后為它起名“新花”,這就是亞的斯亞貝巴城名的來歷。
孟尼利克重視發展經濟,他對新式工業頗感興趣,特別對某些古老帝國在這方面的進步感到振奮。他曾關切地詢問某些外國旅行家,“中國的工業建設取得什麼進展?他們製造大炮嗎?” 孟尼利克改革稅收制度,嚴禁販賣奴隸,鑄造本國貨幣,印行郵票,還派遣了第一批赴歐留學生。制定了國內新的財政和郵政制度,吸收外資修建公路、鐵路,敷設電報、電話系統。在他的大力倡導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衣索比亞開始敷設電報線,修築了吉布地至紹阿山區的鐵路。建立銀行、旅館、醫院和學校。與此同時,他還仿效西方各國的政體形式,著手組織政府各部,開辦了現代衛生教育事業。 孟尼利克的這些改革措施,雖然是在不觸動封建社會基礎之上的改革,但畢竟有著一定的進步意義。後世不少封建貴族的改革派往往以他的政策為先河,按照各自所處的不同歷史環境,提出了進一步的改革方案,客觀上為衣索比亞本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提供了某些有利的條件。

時代局限

但是,就個人來說,孟尼利克在其有生之年並未實現富國強兵的夙願。他雖然在軍事上成功地抗擊了義大利的侵略,可是由於他始終站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立場上,優柔寡斷,所以各項政治經濟措施都極為無力。相反,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孟尼利克在翦除分裂勢力的同時卻又用賜封的辦法來籠絡皇親貴戚。據統計,埃意戰爭後,用這種手段分給貴族、將領、僧侶的土地占總耕地面積的65%。廣大人民繼續過著食不果腹的貧苦生活。國家的貧弱,使孟尼利克不可能始終維護衣索比亞的獨立。
1906年7月,英、法、意三國政府在孟尼利克事先毫無所知的情況下,締結了三國協定。協定雖虛偽地承認衣索比亞獨立,卻又規定:“一旦衣索比亞國內發生對抗和內亂”,三國有權採取行動保護本國公民。這項協定還確認了英、法、意各自在非洲之角的勢力範圍:尼羅河流域和塔納湖區為英國控制;從吉布地到亞的斯亞貝巴的鐵路沿線地區為法國控制;厄利垂亞索馬里、亞的斯亞貝巴以西為義大利的勢力範圍。
幾個月後,孟尼利克才接到協定簽訂的通知。這時,他深感國力不支,無法再打一場新的“阿杜瓦戰役”。只好用一種自欺的態度,在12月10日的覆信中寫道:“我已收到了三強國達成的協定。我感謝它們的通知,感謝它們保存和維護我國政府獨立的願望。但是有一點必須得到理解,即這個協定不得在任何方面限制我們認為應享有的主權。”這封覆信實際上承認了西方國家的殖民主義要求。這位一生獻身國家獨立統一的老人,卻屈辱地接受三國協定,這確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