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全譯/名師講壇系列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平事跡及其學說的最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於它。 編者馬智強、魯國堯註譯的原則是,廣搜博採,會同比較,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選出編者認為最能表達原文的解釋、最恰當的詞語、句式。編者著力於譯,《孟子全譯》全書以直譯為主,少用意譯,以便儘可能減少譯文失誤,避免以己意摻入文意,同時給初學文言者提供方便。語言力求符合語境、人物、文章風格等,注重簡潔曉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子全譯/名師講壇系列
  • 譯者:魯國堯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作者:馬智強
  • 出版社中國盲文出版社
  • 頁數:355 頁
  • 開本:16 開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華民族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在中國哲學中得到了集中地反映。其深閎的內容,明睿的智慧,在古代社會和其他民族相比,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馬智強、魯國堯譯註《孟子全譯》將孟子的精髓之作《孟子》進行完整的今譯,忠於原著精神,突出哲學思想。分為譯文和原文兩部,譯文用現代簡化字,原文用繁體字、古今結合,更好地體會孟子的意境。

作者簡介

語言學者,1945年生,江蘇無錫人。從教30餘年,從事古代漢語研究,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曾擔任《高職語文》主審、《大學語文教程》主編,與人合著《倫語全澤》《孟子全譯》。教授,1937年生,江蘇泰州人,著名語言學家。《辭海》分科主編,中國音韻學會顧問、前會長。其論著涉及音韻、方言、辭彙、辭書、語法、文字、通語史、文史語言學、語言學思想史、文獻學、詞學(詞韻之學)等方面。主要著作有《魯國堯語言學論文集》,《魯國堯自選集》等。

圖書目錄

前言
梁惠王上(共七章)
梁惠王下(共十六章)
公孫丑上(共九章)
公榆她厚孫醜下(共十四章)
滕文公上(共五章)
滕文公下(共十章)
離婁上(共二十八章)
離婁下(共三十三章)
萬章上(共九章)
萬章下(共九章)
告子上(共二十章)
告子下(共十六章)
盡心上(共四十六章)
盡心下(共三十八章)

文摘

公孫丑上
共九章
(一)公孫丑問日①:“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②,可復許乎?”
孟子日:“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問乎曾西日③:‘吾子與子路孰賢④?,曾西蹴然日:‘吾先子之所畏也。’日:‘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不悅,日:‘爾何曾比予於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爾何曾比予於是?’’’日:“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夜糠鴉而子為我願之乎?”
日:“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
日:“以齊王,由反煮艱承手也。”
日:“若是,則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猶未洽於天下;武王、周公繼之⑤,然後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
日:“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於武丁⑥,賢聖之君六七作,天下歸殷久矣,久則難變也。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掌也。紂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膠鬲⑦,皆賢人也,相與輔相之,故久而後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
“齊人有言日:‘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⑧,不如待時。’今時則易然也。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日:‘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⑨。’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屑員她踏惟此時為然。”
【注釋】①公孫丑:姓公孫,名醜,孟子弟子。②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曾任齊桓公的相,在齊國進行許多改革,增強了齊國的國力,輔佐齊桓公,使之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③曾西:名申,字子西,曾參之子。④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弟子。⑤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陝西岐山北),稱為周公。曾輔佐武王伐紂滅商,統一天下;後又輔佐成王,鞏固了周初的統治。⑥武丁:商代帝王,後被稱為高宗。⑦微子……膠鬲:微子,商紂王的庶兄,名啟。微仲,微啟的弟弟。王子比干,紂王叔父,因多次勸諫,被紂王剖心而死。箕子,紂王叔父。膠鬲,紂王之臣。⑧鉉基:鋤頭。⑨置郵:驛站。
【翻譯】公孫丑問道:“如果您在齊國掌權,管仲、晏子那樣的功業,能再次建立起來嗎?”
孟子說:“你真是個齊國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罷了。有人問曾西說:‘你和子路相比,誰賢?’曾西不安地說:‘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那人又問:‘那么你和管仲相比誰賢?’曾西頓時很不高興地說:‘你為什麼競拿我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齊桓公的信任是那樣專一,執掌國政是那詢承影樣長久,而功業卻是那樣卑微。你為什麼竟拿我同這個人相比?”’(孟子接著)說:“管仲那……
P56-58

序言

孔子所創的儒家學說,一百多年後,由於孟子的繼承和發煉墊展夜糠諒烏而變得更豐富了,更系統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苑囿里,終於長成了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今山東省鄒縣)人,大約生於公元前380年前後,在世八十多年。其父早逝,他從小得力於母親教導和環境薰陶,熱愛學習毫不鬆懈。一生崇拜孔子,自稱:“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他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可說是得到孔子學說的真傳。學成之後,面對百家紛爭、天下征戰的局面,他一方面與楊、墨諸家學說激烈論戰,一方面親率弟子遊歷宋、滕、齊、梁諸國,向他們闡述“仁政”主張。由於當時“天下方務於合縱連衡,以攻伐為賢”,他的主張顯然不合時宜,被人視為“迂闊於事”,遭到諸侯的拒絕。於是他更重於設帳授徒,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一大樂趣。到了晚年更是專心於著述講學,寫成傳世的重要著作《孟子》七篇。
關於《孟子》的作者,歷來有爭論,一說是孟子自著,一說是其弟子共同記述。我們還是同意《史記·孟荀列傳》中的說法:“(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即是說,孟子與其弟子共同參與了著述。從全書思想內容和論辯風格的一致性來說,孟子親自執筆的可能性更大些,至少他也是個潤色審訂者。
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而又有較大發展。他的“仁”主要體現在政治上,主張通過施行“仁政”去統一天下。具體內容主要有三點:一是“制民之產”,即讓百姓有一份固定的田產,讓他們不飢不寒,養生喪死而無憾。二是“與民同樂”,要統治者注意民心向背,體恤民意,贏得民心。三是“謹庠序之教”,建立人倫規範,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孟子認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無敵於天下。這種主張在當時未能行得通,但卻為後世有為的統治者提供了治國的基本方略,因此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要統治者多為人民的生存條件著想,對殘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認為可廢可弒。這曠古未有的議論,更鮮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是閃現於中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道強光。
孟子不但講“仁”,也強調“義”。“義”的本意是行為合理適宜。孟子把“義”作為人的行為選擇的最高標準。利義相比,應輕利取義;生死關頭,也要捨生取義。“義”的內涵各時代當然有所不同,但利義選擇問題,永遠存在。因此孟子的利義觀影響深遠,對我們民族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性善”、“性惡”論,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命題。孟子是“性善”論者。他說:“人性之善也,人皆有之;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他把“性善”具體闡述為惻隱、羞惡、恭敬、是非這“四心”,認為對應這“四心”的仁義禮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即要自覺地向自身內心去追求,才能得到。這就是“反求諸己”。其實,人之初無所謂性善性惡,在長大的過程中,由於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作用,才有了向善向惡的變化。性善雖是孟子的理論預設,但在分析人的實際道德狀況時也很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
孟子的“人格”論影響深遠。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認為人格的重要遠遠高於財富、權力、地位。主張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怎樣蓄積“浩然之氣”,那就是:一要持志養氣,堅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動心忍性”,有意識地在逆境中磨礪意志;三要“存心養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孟子的這些主張和理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貢獻。浩然之氣的“大丈夫”,自古以來激勵了無數的志士,誠如馮友蘭先生所說:“懂得了這個辭彙,才可以懂得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精神。”(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
孟子的教學思想也值得後人重視。他認為學習成績不決定於天資的高低,而決定於學習的態度,他用生動的故事作比喻,告誡學生學習一定要專心致志。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不應該“揠苗助長”。他又繼承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則,提出“教亦多術”,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均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目標,都要因人而異。
“齊人有言日:‘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⑧,不如待時。’今時則易然也。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日:‘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⑨。’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釋】①公孫丑:姓公孫,名醜,孟子弟子。②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曾任齊桓公的相,在齊國進行許多改革,增強了齊國的國力,輔佐齊桓公,使之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③曾西:名申,字子西,曾參之子。④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弟子。⑤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陝西岐山北),稱為周公。曾輔佐武王伐紂滅商,統一天下;後又輔佐成王,鞏固了周初的統治。⑥武丁:商代帝王,後被稱為高宗。⑦微子……膠鬲:微子,商紂王的庶兄,名啟。微仲,微啟的弟弟。王子比干,紂王叔父,因多次勸諫,被紂王剖心而死。箕子,紂王叔父。膠鬲,紂王之臣。⑧鉉基:鋤頭。⑨置郵:驛站。
【翻譯】公孫丑問道:“如果您在齊國掌權,管仲、晏子那樣的功業,能再次建立起來嗎?”
孟子說:“你真是個齊國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罷了。有人問曾西說:‘你和子路相比,誰賢?’曾西不安地說:‘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那人又問:‘那么你和管仲相比誰賢?’曾西頓時很不高興地說:‘你為什麼競拿我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齊桓公的信任是那樣專一,執掌國政是那樣長久,而功業卻是那樣卑微。你為什麼竟拿我同這個人相比?”’(孟子接著)說:“管仲那……
P56-58

序言

孔子所創的儒家學說,一百多年後,由於孟子的繼承和發展而變得更豐富了,更系統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苑囿里,終於長成了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今山東省鄒縣)人,大約生於公元前380年前後,在世八十多年。其父早逝,他從小得力於母親教導和環境薰陶,熱愛學習毫不鬆懈。一生崇拜孔子,自稱:“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他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可說是得到孔子學說的真傳。學成之後,面對百家紛爭、天下征戰的局面,他一方面與楊、墨諸家學說激烈論戰,一方面親率弟子遊歷宋、滕、齊、梁諸國,向他們闡述“仁政”主張。由於當時“天下方務於合縱連衡,以攻伐為賢”,他的主張顯然不合時宜,被人視為“迂闊於事”,遭到諸侯的拒絕。於是他更重於設帳授徒,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一大樂趣。到了晚年更是專心於著述講學,寫成傳世的重要著作《孟子》七篇。
關於《孟子》的作者,歷來有爭論,一說是孟子自著,一說是其弟子共同記述。我們還是同意《史記·孟荀列傳》中的說法:“(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即是說,孟子與其弟子共同參與了著述。從全書思想內容和論辯風格的一致性來說,孟子親自執筆的可能性更大些,至少他也是個潤色審訂者。
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而又有較大發展。他的“仁”主要體現在政治上,主張通過施行“仁政”去統一天下。具體內容主要有三點:一是“制民之產”,即讓百姓有一份固定的田產,讓他們不飢不寒,養生喪死而無憾。二是“與民同樂”,要統治者注意民心向背,體恤民意,贏得民心。三是“謹庠序之教”,建立人倫規範,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孟子認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無敵於天下。這種主張在當時未能行得通,但卻為後世有為的統治者提供了治國的基本方略,因此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要統治者多為人民的生存條件著想,對殘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認為可廢可弒。這曠古未有的議論,更鮮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是閃現於中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道強光。
孟子不但講“仁”,也強調“義”。“義”的本意是行為合理適宜。孟子把“義”作為人的行為選擇的最高標準。利義相比,應輕利取義;生死關頭,也要捨生取義。“義”的內涵各時代當然有所不同,但利義選擇問題,永遠存在。因此孟子的利義觀影響深遠,對我們民族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性善”、“性惡”論,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命題。孟子是“性善”論者。他說:“人性之善也,人皆有之;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他把“性善”具體闡述為惻隱、羞惡、恭敬、是非這“四心”,認為對應這“四心”的仁義禮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即要自覺地向自身內心去追求,才能得到。這就是“反求諸己”。其實,人之初無所謂性善性惡,在長大的過程中,由於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作用,才有了向善向惡的變化。性善雖是孟子的理論預設,但在分析人的實際道德狀況時也很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
孟子的“人格”論影響深遠。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認為人格的重要遠遠高於財富、權力、地位。主張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怎樣蓄積“浩然之氣”,那就是:一要持志養氣,堅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動心忍性”,有意識地在逆境中磨礪意志;三要“存心養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孟子的這些主張和理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貢獻。浩然之氣的“大丈夫”,自古以來激勵了無數的志士,誠如馮友蘭先生所說:“懂得了這個辭彙,才可以懂得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精神。”(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
孟子的教學思想也值得後人重視。他認為學習成績不決定於天資的高低,而決定於學習的態度,他用生動的故事作比喻,告誡學生學習一定要專心致志。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不應該“揠苗助長”。他又繼承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則,提出“教亦多術”,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均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目標,都要因人而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