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孝南區陡崗中學

孝感市孝南區陡崗中學

鎮中心的陡崗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的重點農村中學,迄今為止有六十五年的歷史,它是抗日時期由共產黨領導的地方政府創辦的簡易初小逐漸發展演變而成。一九四四年共產黨地方負責人同和區區長高子強在這裡創建一所多級複式初小------同和鄉國小,校址設在鐘家祠堂(現陡崗糧管所院內),教員畢秀雲(女),學生約50人。日寇投降後,國民黨反動派破壞了國共合作統一戰線,八路軍、新四軍北上時,高區長帶畢教員一同北上,學校暫時解散。

一九四六年,當地民眾要求辦一所國小,熱心辦教育的各界開明人士,自動組織校董會,籌備經費,聘請教師,辦了一所四個班,六名教員,上百名學生的全日制國小——三民鄉國小,校址設在陡崗埠上菜園東北角的三清堂,校長劉漢東,主任鐘古香,教師陳佳麟、毛若琴(女)、馬紹援,事務員郭心一等人。後來,學校負責人和校董會負責人共同申請國民黨政府接管這個學校,不久得到批准,由鄉政府每月拔點經費補助。

校訓,校史,作息時間,

校訓

團結 奮進 求實 創新

校史

一九四七年由鐘修禮替換原任校長。
一九四八年,解放軍南下經過此地,駐紮陡崗埠的國民黨地方軍逃走,偽鄉政府瓦解,學校經費暫時中斷,當時共產黨的地方負責人張峰區長向雲孝縣政府申請辦學經費,朱道平縣長立即批撥了一批大米貼補學校。
一九四九年春,孝感解放,學校教員離散,共產黨的地方負責人張峰區長和鄉長王超立即在當地挑選了幾個剛從高中回來的學生當教員,辦了五個班,一百五十餘名學生,教職工八人,學校負責人鐘古香、後增補劉文錦當主任,教師有孫子威、鐘紹期、鐘修容、鐘靈、龍尚敏(女)、龍貼生、郭心一(事務員),還配了一名炊事員,校址仍在三清堂,學校易名為“陡崗鄉國小”。
一九五O 年,縣文教局派來校長楊炳熙,主任鐘古香。
一九五一年,縣文教局調來校長蘭實齋,主任高惠蓉(女)、教師姚震中,湯明生、陳艷蘭,這兩年學校都是六個班,九個教職工,學生二百四十餘人,每年畢業生大約六十人,從此,”陡崗鄉國小已成為六年制正規完小。
一九五二年,廣大貧下中農經過土地改革都翻了身,要求讀書的人越來越多,區、鄉政府都十分重視教育事業,於是,由陡崗鄉鄉長鐘自熹帶頭籌建新校舍,將本街及附近的鐘家祠堂、徐家祠堂、孫家祠堂、八神廟、時神廟全部折掉,在現中學校址內修建了一所四合式新國小,中間是學校正廳,能開辦12個班,當年辦了八個班, 12 名教師和一個工友,學生達350 餘人.從此,每年有兩個班畢業,畢業生每年百餘人,這時校長是沈憲章,主任鐘紹期,學校開始建立少先隊組織,教師建立團支部,學校易名為“陡崗十二區中小完小”,下面各鄉開始建初小,當時叫鄉小,由縣政府接管,按期撥發教育經費。
教學樓教學樓
一九五三年,全縣國小統一進行整頓,陡崗國小保持原貌未變。
一九五四年,經過整頓後規模未變,人事稍有變動,新任校長鐘紹期,主任郭紹光,事務員何充閭,教師中開始發展黨員;學生中發展團員,並建立團支部。一九五六年校長鐘紹期,主任鐘古香(從白沙中心完小調回)。
一九五七年校長鐘紹期,主任鐘古香,付主任李雲程
一九五八年----九六0年經過反右鬥爭,學校人事變動較大,校長林敬英,主任郭東周,教職工共十五人,學生四百五十餘人,學校共設十個班,(含民辦一個班),學校開始建立黨小組,全區學校設支部。
一九六一年 —— 一九六四年,校長張忠弼,主任郭東周,學校規模不變。
一九六五年 ----- 一九六八年,校長彭付三,學校仍開設十個班。
一九六九年,全縣擴大國中,奉上級指示,陡崗國小開始改辦國中,易名為陡崗國中,國小由各鄉辦,先戴帽後過渡到專辦國中。開始設四個班,九名教職工,兩百餘名學生,後增加到六個班,十四名教職工,三百餘名學生。
一九七 O 年-——— 一九七四年,每年兩個班畢業,約 1 00 名學生,五年計 5 00 名畢業生,這期間,學校校長先後有鐘紹期,姚名濤、主任吳炳明等人。
一九七五年,全縣鞏固國中,發展高中,奉上級指示,陡崗國中改辦高中,易名為陡崗高中,由原陡崗國中和勝利國中合併而成。開始,高中開四個班,脫靴辦兩個國中班,全校六個班 7 名教職工,學生共 5 00 餘人。
一九七六年脫靴辦六個高中班,學生 350人。教師 24 人。
文革十年中,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教育停滯不前。
學生學生
一九七七年,粉碎“四人幫”後開始恢復高考制度,教育開始回升,陡崗高中開設八個班,每年有兩個班畢業,計 1 2 0人。
一九七八年—— 一九八二年,陡崗高中辦九個班,教職工36人,學生 5 00人,每年兩個班畢業,學生約180人。六年中計有畢業 1 000 人。
一九八一年,陡崗高中被壓縮為陡崗國中,一直到一九八八年,九個國中班, 34 個教職員工,學生每年六、七百人,每年三個班畢業,約 1 50 名畢業生,六年升中專 21 人,升重點高中 75人。一九八一年陡崗國中校長高樹三,主任鐘國星。
一九八三年------- 一九九一年,校長張德林,副校長徐曉書,程楚橋,主任先後有徐禮安、周萬模、程火平、總務主任劉紫貴。這八年中師資力量不斷由師專生置換。學校教學常規管理逐步健全,教學質量逐步上升,學枚成為考感市重點農村中學
一九九一年,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在社會各界志士同仁的熱情幫助下,陡崗中學開展集資辦學,向社會各界廣泛集資,1991年3月至8 月建成教學樓一棟,四層共十六個教室,徹底改變了育人環境。荷花池、新門房,校園綠化工作也相應完成。
一九九二年----- 一九九六年六月,這四年由鐘雲安任校長,張德林任書記,楊慕華任副校長,馮世友任教導主任,陳應生任總務主任。
一九九三年,由於改革開放以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承受力逐漸增加。在鎮政府與教育組的重視與支持下,在當地民眾的理解與幫助下,學校採取老師捐款與學生滾動藉資的辦法修建宿舍樓一棟,四層二十四套房間,徹底改善了部分教師的住房條件,學校占地面積由 15 畝擴大到23 畝,總建築面積由2000 平方米增加到5106平方米,
現任領導班子現任領導班子
一九九六年—二零零一年,學生人數逐年增加,教學用房緊張,2001年在教學樓東側添加四層16個教室的教學樓。每年4個班畢業近280人,校長陳應生,副校長王斌華、夏桂清。
二零零一年---二零零四年,學生繼續增長,教學設定亟待改善,2002年,征東側池塘圍院,建學生食堂,2003年,征陡崗國小舊址設學校西區分部,建帶有階梯教室的二層教學樓。學校占地面積34畝。2004年學生達2300多人,教師62人。校長曾新明,書記陳應生,副校長何正東,夏桂清,宋念山。
二零零四年---二零零六年,學生渡峰期到達頂峰,學校27班學生2560,2005年在分部後排建成學生宿舍樓,四樓建四個教室,2005年暑期進行校園場地改造。2006年填教工宿舍樓前池塘,開發校門北側商住樓。校長何正東,書記陳應生,副校長夏桂清,鐘平安,宋念山,張純德。
二零零六年---二零零八年,基礎設定繼續完善,2008年再次進行校園改造,拆除集資辦學紀念牌和拱橋,填池塘,建成綜合樓。學校被評為區級學校管理示範化學校。校長何林彬,書記陳應生,副校長張純德,鐘平安,張澤華,郭衛東。
現任校長張純德,副校長鐘平安、劉惠君。二零零九暑期,教學樓全面裝修成健康教室,操場平整硬化,建200米標準環形跑道,四個籃球場,校園面貌大為改觀。
學校21個教學班,學生1456人,教職工92人。學校在教育學區的領導和支持下,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突破口,以崗位目標責任制為抓手,全面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學校正朝著標準化學校的目標邁進。
教學樓教學樓
陡崗中學由抗日時期的簡易初小發展到解放後的完小,區中心完小、國中、高中以致調整後中學,它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不發展到發展,其中凝聚了地方黨政領導的關懷,凝聚了當地民眾的幫助,凝聚了全體教職員工艱苦拼搏的血汗。
60多年過去了,陡崗這所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各級各類人才,有高級幹部、專家、學者、工程師、教師、醫生,總計為國家輸送國小畢業生約2100人,國中畢業生7900餘人,升入重點高中477人。這些學生經過學校的培養教育,都具備一定的政治覺悟和一定的文化素質,對祖國的建設事業都做出一定的貢獻。
(以上數據截止2009年10月13日)

作息時間

午別
項 目
時 間
起 床
06:30
早自習
07:00——07:40
早 餐
07:40
預 備(唱歌)
08:05——08:15
第一次課
08:15——09:00
第二次課
09:10——09:55
大 課 間
09:55——10:20
第三次課
10:20——11:05
第四次課
11:15——12:00
午 休
13:00——13:40
預 備(唱歌)
13:50——14:00
第五次課
14:00——14:45
第六次課
14:55——15:40
第七次課
15:50——16:35
1
18:00——18:55
2
19:05——20:00
3
20:10——21:00
熄 燈
22: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