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岩

孝子岩

孝子岩位於點軍區十里紅村境內,姜詩溪(現名卷橋河)入江口北岸,與鎮川門隔江相對。岩壁長約440米,東北臨長江,東南臨姜詩溪,均為絕壁。最高海拔89.1米。東漢時期的進士姜詩一家居住於此,因姜詩孝順母親,不幸墜江而亡,後人為紀念他的孝行,遂稱此岩為孝子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孝子岩
  • 意義:紀念姜詩
  • 位置: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十里紅村
簡介,典故,

簡介

據傳,東漢時期的進士姜詩(廣漢人)因仕途不順,曾流寓宜昌,在此結廬而居。姜詩及其妻龐氏對年邁的母親十分孝順。薑母喜歡喝江水,取水的地方離住所六七里,姜詩妻經常到上游取水。一次遇大風不能及時回家,薑母口渴,姜詩因此責備並休棄其妻。其妻寄住在鄰居家,晝夜紡織,換取美味的食物讓鄰居送給婆婆。婆婆明白錯怪龐氏後,讓她回家。從此龐氏贍養婆婆更加謹慎細心。後來姜詩取水溺死,其妻怕婆婆傷心,不敢說,騙說姜詩外出求學了。傳說婆婆喜歡吃魚鱠,但龐氏一個人擔負不起,只好奮力勞作。一天宅旁忽然湧現出泉水,味道和江水一樣,每天早上還湧出兩條鯉魚,正好用來供婆婆食用。有一日,一隊赤眉軍經過姜詩家,其妻讓兵卒們快速離去,說:“驚動大孝的人一定會觸怒鬼神。”當年年成不好,赤眉軍兵卒竟然送米肉給姜詩妻,其妻接受之後把米肉埋掉,當地村落也因此得以保全(見《後漢書·烈女傳》)。《東湖縣誌·名宦》對姜詩有專門記載。後來人們把姜詩住處鷂子岩改稱孝子岩,把姜宅旁的那股山泉稱作“甘泉”或“孝婦泉”,把姜詩挑水經過的一條溪改稱姜詩溪,並在孝子岩山泉旁邊修建“姜孝子祠”(又稱甘泉寺、安安廟)。元時郭居敬將“姜詩孝親,湧泉躍鯉”的故事收入《二十四孝》一書。據《夷陵州志》(明弘治九年刻本)載:“姜孝子祠,在州大江南岸。孝子,漢姜詩也。”民國時期,實行鄉管理體制 ,今點軍街道辦事處及周邊一帶即以此命名,叫姜孝鄉。

典故

第二天,姜宅旁突然湧出一股山泉,泉內躍出一對金鯉,自此日日不斷。後來人們便把他居住的地方美其名曰"孝子岩",把姜宅旁的那股山泉稱作"甘泉"或"孝婦泉",山下的這條溪就取名為姜詩溪了。人們還在孝子岩後修建了"姜孝子祠"(又名"甘泉寺",民眾俗稱"安安廟",就是姜詩溪對面的白房子)。山腳下的姜詩溪口俗稱河口,自古以來便是連線長江右岸與宜昌城區的重要渡口。
孝子岩孝子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