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學堂數字圖書館

孔學堂數字圖書館

孔學堂數字圖書館建築面積6750平方米,屬中、小型圖書館,集數位化、檢索、展示、閱覽、管理五大功能為一體,目前孔學堂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是以數字資源為主、紙質資源為輔,在圖書館的每一層樓放置書架並配備一定量的藏書。文獻資源主要包括研究性文獻、閱讀性文獻及珍藏性文獻三大類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孔學堂數字圖書館
簡介,規模,

簡介

孔學堂數字圖書館於2015年4月8日試開館,根據孔學堂的定位和發展要求,孔學堂圖書館建設在功能上應當具備如下特徵,即:文化傳承;文化教育;學術研究服務;形象展示。

規模

孔學堂數字圖書館建築面積6750平方米,屬中、小型圖書館,集數位化、檢索、展示、閱覽、管理五大功能為一體,目前孔學堂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是以數字資源為主、紙質資源為輔,在圖書館的每一層樓放置書架並配備一定量的藏書。文獻資源主要包括研究性文獻、閱讀性文獻及珍藏性文獻三大類別。
研究性文獻主要包括古典文獻(按經、史、子、集來入藏)和研究專著(包括港台文獻與外文文獻),主要為相關專家學者提供專業性讀者服務。
閱讀性文獻主要包括:一是收集從古至民國大量幼學訓蒙類教材和書籍(含港台類);二是各類關於儒學、歷史、文學、藝術類輔助讀物,便於自我學習,增進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三是按儒家所講的“六藝”,以針對青少年為主關於琴棋書畫類的書籍,主要為國內愛好國學的普通讀者服務。
珍藏性文獻主要是以收集地方文獻為主,包括一些珍本、善本,以及外文相關文獻。
孔學堂數字圖書館整個大樓的功能布局為開放式的格局。一樓主要是自主閱讀區、二樓、四樓為主要是電子閱覽室、三樓是自主研修區、五樓為紙質文獻閱讀區。藏書實行開架借閱,每一樓都設有數位化的讀者體驗,運用現代數字多媒體手段對古籍、圖書進行多樣化展示,提升讀者體驗。其中包括“電子簽名系統”、“互動觸摸系統”、“電子翻書系統”、“ 互動體感系統”、“電子查詢系統”、“國學之窗(全息屏)”等,具有方便快捷的檢索、網路資源共享和諮詢服務統一的諸多現代先進功能。
孔學堂數字圖書館依託大數據技術與國家骨幹信息網路、教育專用網路與世界一流圖書館互聯,以數字資源為主線,匯聚多渠道、多類別的國學資源。並提供多途徑的檢索方式,實現題名、主題、著者、類型、年代等多維度查詢檢索,並為用戶提供分面聚類瀏覽功能。
孔學堂數字圖書館資料庫採用先進的信息組織技術,利用雲平台為技術支撐,將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的國學資源呈現給讀者,從而實現了兩個第一:整合國學各類型數字資源內容的第一個專題庫;建成海量檢索、實時線上諮詢、知識挖掘與分析、客群分析等多功能的中國第一個國學智慧雲系統。目前孔學堂數字圖書館已購買了8個商業資料庫:
1.《瀚堂典藏》
2.《中國歷代典籍總目分析系統》
3.《中華經典古籍庫》
4.《中華再造善本》
5.《中國古籍影印叢書書目查詢系統》
6.《中國經典庫·儒典編》
7.《中國經典庫·道藏編》
8.期刊類資料庫(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中央研究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5.中央研究院口述歷史期刊、6.中央研究院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7.中研院民族所-台灣人類學刊、8.中研院台史所-台灣史研究、9.漢學研究、10.思與言、11.鵝湖、12.食貨月刊、13.民俗曲藝)。
並自建了陽明學專題資料庫,隨著孔學堂數字圖書館的不斷發展,還將逐步建立: 中華文化國際研修園入駐專家學者著者成果庫;館藏資源資料庫;指南服務類資源庫;網路資源整合及其它自建特色數字資源等類型資料庫等,通過數年努力,力爭將孔學堂數字圖書館建成以電子資源為特色,在省內外及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學研究服務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