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貴母死

子貴母死

北魏時期, 由君位傳承引發的動亂十分頻繁,賀蘭、獨孤、慕容等部落與拓跋部既為聯盟,又世代為婚,成為君位傳承中舉足輕重的力量。當時北魏尚未確立一套父子傳承的嫡庶長幼之序,儲君的策立和登基往往有賴於母后和母族的強大,可謂“母強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貴母死
  • 類型:典故
  • 人物:拓跋君長
  • 特點:“母強子立”
拓跋君長的妻族或母族也往往通過他們來控制拓跋部內大事,由於北族婦女沒有禮教束縛和對其用權的制約,所以她們要直接把握朝政也比較容易。道武帝拓跋珪即位,即賴於母后及舅族的干預和支持,但到這時,這一傳統已經成為北魏由部落聯盟向帝國轉軌的負擔。為了改變這種局面,道武帝先用戰爭手段強制離散母族賀蘭部、妻族獨孤部、祖母族慕容部等大部落,統一代北,再後來他先後逼死自己的母親賀蘭太后,賜死太子母劉皇后。雖然之前亦有神元帝殺竇後的先例,但從道武開始,“子貴母死”開始成為易代之際的慣例。 “子貴母死”目的何在?為防母后干政。漢武帝殺鉤弋夫人,就是因為欲立鉤弋之子為太子(即後來的昭帝),子少母壯,“恐女主顓恣亂國家”。《魏書》論其源流時或曰漢典(漢武殺鉤弋事),或曰北魏舊制。當然漢典只是“包裝”,根源還是在拓跋舊制,在北魏的歷史發展過程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