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芳路

位於石獅市,為南北走向,北起與大北環路(北環路)及石泉二路交接處、南至與南環路在曾坑的交接處,全長4.5公里、寬38米。途經龜湖、華僑醫院、賽特醫院、長福環島、德輝酒店、曾坑村等。規劃圖上名稱為南北二路,該路在1992年曾命名為東環城路(獅政[1992]綜07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芳路
  • 位置:石獅市
  • :4.5公里
  • :38米
名稱的來源或含義:,李子芳烈士:,

名稱的來源或含義:

為紀念李子芳烈士為國捐軀,以“子芳”命名,讓烈士精神永存。

李子芳烈士:

李子芳(1910-1942),晉江永寧(現屬石獅永寧鎮岑兜村)人,菲律賓歸僑。1932年在漳州參加紅軍。1933年4月,參加中國共產黨。長征中,擔任紅一軍團組織幹事。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卓有成效地協助軍團領導做好軍中各項繁重複雜的政治組織工作。由於他對革命的耿耿忠心和戰鬥中表現出來的突出才幹,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後的1936年,被晉升為紅一軍團組織部長,並隨部參加東征戰役。同年5月,回師陝北。復隨部出師秦隴,參加鞏固和擴大陝甘寧革命根據地、推動西北抗日統一戰線的發展和迎接紅二、紅四方面軍北上回師等一系列重大活動。
1937年10月,調任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長,參與新四軍的組建事宜。他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對同志關心愛護、知人善任。為人持重,處事嚴謹,作風民主,平易近人。在皖南期間,組織部對加強軍隊中黨的建設、提高軍隊的軍政素質,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41年1月,國民黨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危急之時,軍部要求李子芳等患病的同志先過江。但是,李子芳等人堅決與部隊共患難。在戰鬥中,帶病從容指揮政治部機關隨軍作戰。戰鬥到最後關頭,組織部隊突圍。然而,李子芳卻因身體虛弱,不幸落入敵手。
李子芳被捕後,關押在上饒集中營。他利用各種時機,對難友進行革命氣節教育,開展獄中鬥爭。1941年7月,被轉押到石底監獄。李子芳與黃誠等人成立秘密黨支部,並被推選為支部書記,領導獄中鬥爭,組織越獄。在李子芳的領導和影響下,後來,王傳馥、陳子谷等人組織“茅家嶺暴動”,王聿先參加“赤石暴動”。
1942年5月,日軍進攻浙贛線。國民黨將集中營遷往福建,撤退前,敵人將李子芳、黃誠、廖振文、胡崇德等四人殘忍殺害。李子芳犧牲時,年僅32歲。
李子芳烈士故居位於石獅市永寧鎮岑兜村,始建於清末。由條石砌築而成,面積約為67平方米。李子芳的父親李茲螺以曬鹽為生,因為堪忍受鹽稅兵丁的壓迫,隨村民往菲律賓謀生,與友人合開一家雜貨店。經省吃儉用,在家鄉建築了這座簡樸的房子。1910年5月,李子芳就出生在這座房裡,父親欣喜之餘,特地為他取了喜氣的乳名叫“清心仔”。
然而,李子芳的童年卻充滿坎坷,故鄉的這座老房子也見證了他的艱難困苦。當李子芳5歲時,母親不辛染病去世。第二年,從菲律賓回國照顧子女的李茲螺也因病去世。在困境中,少年時代的李子芳表現出堅強的個性。儘管要上山拾柴草、下海撿魚蝦來幫家過日,李子芳的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14歲那年,李子芳在父親生前好友的帶領下,往菲律賓謀生。從此,故鄉的這座老房子成為李子芳心中無盡的牽掛和深切的懷念。
1927年,李子芳回國。故鄉的這座老房子張開雙臂迎接遠道而來的天涯遊子,在這裡,李子芳找到了家的感覺,也開始萌發追求新生活的革命理想。1931年,李子芳回家鄉從事地下革命鬥爭,故鄉的這座老房子見證了一位貧苦少年成長為一名年輕革命者的不凡經歷。1932年,李子芳在漳州參加紅軍,從此離開故鄉,走上一條充滿艱辛卻波瀾壯闊的鬥爭道路。故鄉的這座老房子再次在每一個日出日落的日子裡望著李子芳的歸來,然而,這一等待卻成為永恆……
1988年,石獅建市後,多次撥款對烈士故居進行維修。1991年11月,石獅市人民政府公布將其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開闢“李子芳烈士史跡陳列室”。以生動豐富的實物和圖片資料,展現了李子芳從一位農家少年成為一名華僑將軍的人生歷程。作為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鄉的這座老房子將伴隨著李子芳烈士的革命精神永遠地留在後人的記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