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山

子夏山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西南12.5公里處神堂村北,東起羊溝,西臨旋風樓,南到洞溝,北至石堂溝,周長12公里,主峰海拔1690米,307國道由北向南從該山東麓經過。山最早名“隱泉山”,後又稱“大陵山”,因孔子高徒、魏文侯之師子夏晚年退隱於此,設教西河,故唐朝時玄宗改稱此山為“子夏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子夏山
  • 英文名稱:zixiashan
  • 別稱:隱泉山,大陵山
  • 地理位置山西省文水縣
  • 長度:4公里
  • 寬度:2公里
  • 主峰:子夏山
山居名人,相關文學,山中名勝隱堂洞,水利工程,

山居名人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今河南溫縣)人,一說衛國人。性格勇武,為人“好與賢己者處”。以“文學”著稱,曾為莒父宰。其師孔子逝世後,他到魏國西河進學,主張國君要學習《春秋》,吸取教訓,以防止臣下篡權。提出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他還主張做官要先取信於民,然後才能使其效勞。李俚、吳起都是子夏的弟子,魏文侯也尊其為師。相傳《詩經》、《春秋》等著作都是由他傳授下來。唐開元十七年(739),唐玄宗追封他為“魏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河東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進封為“魏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稱“先賢卜子”。
因子夏姓卜名商,所以子夏山又名“卜山”、“商山”。宋汾州通判趙瞻《子夏山》詩云:“山因賢師成令名,人心仰止懸青冥。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猶南傾。”

相關文學

子夏山綿亘蜿蜒,百岩競秀,山壁峭立,狀若錦屏,自古就是文水風景名勝之一。歷朝歷代留下了許多吟誦子夏山美景的詩文,如:
卜山疊翠
[清] 王毓秀
層巒一片綠雲濃,子夏祠堂在北墉。
東接曉光凝翡翠,西銜晚照長芙蓉。
漫看虢虢蒼溪水,乍見竦竦碧獻松。
我欲采芝旬日住,恨無角里可相從。
隱泉春水
[清] 王益爵
商山高出五雲中,一水潺注自此通。
地脈有靈留隱見,天心不禁任西東。
三春帶雨浮新綠,十里澄霞涌夕紅。
更向澗邊深處覓,半崖花發鳥啼風。

山中名勝隱堂洞

子夏山名勝之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隱堂洞”,即子夏隱居之所。
隱堂洞位於子夏山一陡峭崖壁之上,距地約100米,是一天然石灰岩洞,高10米,深20米。洞壁刻有浮雕佛像,洞口上方繪有佛教火焰圖。明成化版《山西通志》記載:“隱泉山在文水西南二十五里,汾州西北四十里。山壁峭立,有泉隱沒不恆流,因以名山,一名陶山,一名湯泉山。卜子夏退老西河之上,即此地,又名子夏山,一名商山。山有石窟號隱堂洞,亦子夏室,其東有馬跑泉。”
洞內有一上斜的倒插窩,直通洞外,人稱“南天門”。抗日戰爭時期,每逢日寇掃蕩,當地百姓便於此洞躲藏。一次,日本兵一直追尋洞裡,順著南天門爬上。一百姓急中生智,脫下衣服將南天門堵了個嚴嚴實實,洞中立時一片漆黑。日本兵心慌意亂,胡亂放了幾槍,嘰哩哇啦一陣便撤走了。眾百姓因此幸免於難。
民間傳說唐僧西天取經時路過此地曾留宿洞中,洞內原塑有唐僧師徒四人像;又說唐玄宗巡幸商山曾憩於該洞。因此隱堂洞又稱“隱唐洞”。
洞旁鑿有兩孔石室,門上刻一副對聯:將勤補拙,以儉助貧。橫批:中和。石室前壁留有唐太宗秘書少鑒、書法家虞世南手跡:“石門宕雪”。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曾有位號“庸農子”的居士住於石室修道養性,後坐化而終。次年被人發現塑作真身像,並于山石平面刻就一通“庸農碑”,記載了這一事件。碑文大意是有一出家人庸農,“……俗姓宋名仁,介休張良里人。小有異質……即有異志。不事家人生業。父母弗能奪其志。遂割情棄愛,尋師資交……嘉靖甲子春,遊子夏高山之山巔,見山明水秀,援引而上,上有隱唐洞一方名景也。幽僻可處……”後來,便定居此處。“……坐功募客……施米粱於道中,乏食者即與之……”自己“身著布衣,見道中衣缺者即與之……”後來,“……九年及歲次庚午冬,端坐而逝。越今年壬申春,坐形如初……”有一汾君“游於此,見而異之。不忍暴露,遂與鄉人李應林、王應魁、郝景忠……捐資出力……”才予下葬。

水利工程

子夏山澗溝之中“石門宕雪”處還建有一座神堂溝水庫。此庫1966年11月開工,1972年8月建成。水庫大壩氣勢雄偉,雄關似鐵,高40米,長70米,底寬16米,頂寬4米。水庫最大容量224萬立方米,水深可達38米,庫內積水面積26畝。巍巍石壁橫亘峽谷,兩岸雙峰對峙,真可謂“截斷雲雨,高峽出平湖”。整個水庫區綠水青山,鳥語花香,錦鱗躍波,景色迷人,是旅遊度假、休閒娛樂的絕好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