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浮屠大佛寺

婆羅浮屠大佛寺

婆羅浮屠大佛寺位於爪哇島中部日惹西北約40公里處默拉皮火山的一個山丘上,是印度尼西亞佛教建築和雕刻的傑出代表。婆羅浮屠的梵文意思就是"山丘上的佛寺",它的周圍另有四座火山

1991年底,婆羅浮屠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婆羅浮屠大佛寺
  • 類別:世界遺產
  • 批准年號:1991年
  • 所屬國:印度尼西亞
歷史沿革,建築特色,

歷史沿革

婆羅浮屠修建於8-9世紀的夏連特拉王朝時期。15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印度尼西亞後,佛教衰微,婆羅浮屠被廢棄,1006年發生默拉皮火山噴發和地震,即被火山灰淹沒,1814年,托馬斯、斯坦福德、拉弗爾斯爵士重新發現了該塔,清除了周圍的碎石和雜草。
1907—1911年,西奧多·范·埃爾普進行了第一次修復,重建了3層圓台和窣堵波。1975—1987年,在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拯救婆羅浮屠的呼籲以後,進行了第二次修復,有27個國家參加,共花費2000萬美元。
婆羅浮屠是根據印度的窣堵波而建,並且試圖在整體上造就一個立體的曼荼羅。整個建築約用200多萬塊玄武岩石塊砌成,總計5.5萬立方米。佛塔的基座呈四方形,邊長112米,台基上有面積依次遞減的5層方形台,邊長分別為89、82、69、61米,每邊都有數層曲折;方形台之上又有依次遞減的三層圓形台,直徑分別為51、38、26米;頂端為1座巨大的鐘形窣堵波,直徑9.9米。從地面至塔尖,原通高約42米,現通高33.5米。方形台的各層,在主壁和欄楯間共有4個寬約2米的迴廊,迴廊兩壁上為連續的浮雕,共長3200米,畫面2500幅。

建築特色

浮雕內容,第1迴廊主壁題材為本生、佛傳、譬喻和說法,描繪了釋加牟尼從下凡到成道的過程。第二迴廊主壁題材為《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善財童子歷參圖;第三迴廊是其延續;第4迴廊尚未明了,可能為《華嚴經》的普賢菩薩行願贊等。
婆羅浮屠大佛寺婆羅浮屠大佛寺
婆羅浮屠的塔底,通常稱為"隱基腳",由於用大量的石塊在其周圍築了一道防護牆,因而遮擋了人們的視線,當初大概是為了使尚未竣工的佛塔不致因地基不隱而倒塌。裝飾塔底的是160幅非同尋常的浮雕,1885年才發現,展出一段時間後,除東南角外,又都被重新掩蓋。浮雕題材依據佛經的天、人、畜生、地獄等六道輪迴,闡明了"業障"的作用,即因果的規律,將經變和世俗人物與熱帶花草和鳥獸結合起來。
在各方形層的的欄桿上,每隔一定距離配置一個向外的佛龕,共432個,龕內各安置一尊大坐佛。佛像的手勢有5種,可能是金剛界五佛。
圓形層各層並列著格子形鏤空小塔,計下層32座,中層24座,上層16座,共72座,如同眾星拱月,圍繞著中心大窣堵波。小塔內也置有佛像。佛像按照東、南、西、北不同方向取有不同的名稱,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臂、手掌、手指各部位也都不同,形象傳神。
方形層佛龕和圓形小塔中的佛像,再加上中心大窣堵波中的佛像,波羅浮屠共有佛像505尊,浮雕和佛坐像以表情典雅為特色,它部分繼承印度雕刻傳統,但又處處顯露著印度尼西亞古代文明的影像,如浮雕中世俗人物為當地人打扮,堪稱印度一爪哇藝術的傑作。
婆羅浮屠的整體設計和各層裝飾體現了佛教密宗曼荼羅義理。佛教將天地分為三界,最低的是欲界,人在此階段無法擺脫各種欲望,其次是色界,人雖已摒棄各種欲望,但仍然有名有形,最高是無色界。至此,人已不再有名有形,永遠擺脫了世間的一切桎梏。婆羅浮屠塔的台基代表欲界,4層方形台及浮雕迴廊代表色界,3層圓形台和大窣堵波代表無色界。
婆羅浮屠是舉世聞名的歷史遺蹟,1907-1911年,西奧多·范·埃爾普進行了第一次修復,重建了3層圓台和窣堵波。1975-1987年,在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拯救婆羅浮屠的呼籲以後,進行了第二次修復,有27個國家參加,共花費2000萬美元。1991年底,婆羅浮屠被列入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整修後的婆羅浮屠古趣盎然,風貌如初,已被印尼政府擴建為面積達85公頃的遊覽勝地,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數十萬佛教徒和旅遊者到這裡朝拜或觀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