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橋街道

婁橋街道

婁橋街道位於溫州市甌海區中西部,2012年甌海區人民政府駐地由景山街道遷至婁橋街道,甌海大力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一個以綜合功能定位為主導的城市中心板塊在溫州西部崛起,徹底解決甌海設區以來“有區無城”的尷尬格局,成為我市西部大都市建設的中心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婁橋街道
  • 外文名:lou-qiao
  •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
  • 隸屬: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
  • 面積:23.18平方千米
  • 戶籍人口:28228
  • 常住人口:93151
區域概況,地理介紹,歷史沿革,經濟發展,農牧業,實體業,旅遊資源,基礎設施,交通,校區,新城建設,

區域概況

地理介紹

面積23.18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1個居民區(婁橋)、15個行政村(婁橋、下斜、古岸頭、玕西、玕東、玕南、呂家降、東風、上匯、岩頭、前園、社葉、東耕、河莊、安下)。新(橋)婁(橋)公路過境,婁橋河流經鎮境中部,通航。名勝古蹟有無量寺、白雲寺、長生亭和相傳為王子晉吹笙之所的吹笙台等。郵政編碼:325016
婁橋街道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桐匯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稱婁橋鄉,1988年改鎮。1997年,面積23.13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婁橋、婁前、下斜、古岸頭、玕西、玕東、玕南、呂家降、東風、上匯、岩頭、前園、社葉、東耕、河莊、安下16個行政村和婁橋居委會。2003年底,撤銷婁橋鎮,設立婁橋街道,管理原婁橋鎮15村、1居,辦事處駐婁橋村振興街3號(原婁橋鎮政府駐地)。2008年末,面積23.18平方千米,人口2.75萬人,轄1個居民區,15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農牧業

作為溫州市一個較具影響力的產糧區,婁橋發揮著“都市糧倉”作用,年年均超額完成476萬斤國家商品糧定購任務。該鎮農業正向生態型、效益型方向邁進,花卉種植業和狐狸、長毛兔等經濟效益養殖業已成為婁橋一大特色,農業多種經營基地已初步建成,特別是經省政府立項的萬畝中低產地改造工程和2000畝農業示範園區的落成,同千畝蔬菜示範園區一起共同構畫出現代生態農業的新輪廓。1998年被市人民政府授予溫州市“菜籃子”工程重點基地鎮。

實體業

工業經濟發展蓬勃,婁橋街道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2.8億元,出口創匯1.65億萬,位居全區前茅,其中境內的森馬集團連續幾年納稅區和市前茅,被區人民政府列為外貿出口生產重點基地鎮。陶瓷、鞋革兩大專業生產基地已逐步形成,三個綜合型的工業小區正穩步發展,出現了像甌寶五金、聯豐皮塑、正方陶瓷、伊斯利鞋業、金日利化工等產值超千萬元的區、街道級明星企業16家,出現了一系列省、市級名牌產品的拳頭產品,甌寶公司的閉門器產品還通過了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同時,浙江省唯一一個高科技產業園已落戶婁橋,規劃以科技型、生態型為方向,培育一批高科技、高質量、高效益的新興行業,發展一批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的“三型”企業。

旅遊資源

婁橋有著豐富旅遊資源,以無量寺景區、白雲寺景區、北大門景區和安下礦洞文化景區共同構築成的吹台山風景名勝區,是該鎮旅遊行業發展的主要載體,發揮著“三產”領頭羊的作用。該景區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豐富,景色怡人。始建於晉代的無量禪寺、白雲寺殿宇古樸壯觀,畫檐飛翼,雲霧繚繞,令人肅然起敬。山中瀑、潭、岩、洞移步換景,“九龍潭”、“桃花潭”、“珍珠瀑”、“金龜戲水”等佳景星羅棋布,構成了一幅溢彩流光、古剎野韻、清心幽靜的山水風光,令人流連忘返。古今名流,慕名者紛至沓來,唐、明、清歷代詩人都曾登山吟詩作賦,留下諸如“吹台山上彩煙凝,日落雲收疊翠屏”、“坐辨陰晴殊眾壑,行攀日月隔重扉”等佳句。1996年,耗資700多萬元,引起奧地利技術,建成浙江省最大、溫州市區唯一一條吊籃式空中循環客運索道,為景區增添一道亮麗風景線。
吹台山吹台山

基礎設施

交通

婁橋為提高生產生活環境質量和改善投資環境,堅持規劃率先,狠抓道路、郵政、電業、供水等硬體設施建設,甌海大道、婁東大街等主要交通要道的相繼建成,並與市區西向道路網路接軌,共同構築溫州市區西向道路交通骨架。河濱路、溫桐公路安下段道路、學員路等樣板道路工程的建成,從根本上改善交通面貌。村間道路設施日趨完善,基本實現了“村村水泥道路聯網”。為該鎮經濟的快速、有序、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有利的發展環境和投資環境。
作為市區外圍開發帶的婁橋,已納入《溫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範圍,因其突出的區域優勢、豐富的資源、便利的交通,將成為溫州城市拓展和城市經濟發展的腹地,金麗溫汽車專用道、西過境公路、金溫鐵路都貫穿婁橋。未來的婁橋,以其極為重要的地理位置,必將成為舉足輕重的交通要害和工業重鎮。

校區

從甌海區建設領導辦公室提供的一張甌海新城中學、國小、幼稚園設施規劃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上面預留了30塊教育用地,包括17所幼稚園,甌海新區中心單元、西單元和南單元共有國小3所、國中1所,而在未來將新增7所國小、2所國中和3所九年義務教育學校。意味著,甌海新城未來的義務教育學校總量將增加兩倍。

新城建設

儘管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一直感受著近年來發展的變化,但是甌海新城近年來的新變化,還是會讓經過的人,每次都感受到驚訝。如今,占地50平方公里的現代都市,正由夢想逐步變成現實。甌海也將以中心區建設為突破口,掀起新一輪開發熱潮。
2000年以前,我市形成了以人民路、五馬街、大南門一帶為核心的市中心,也就是人們現在所說的“老城區”,是“第一代市中心”。五馬街、大南門、小南門和中山公園等地,是很多“老溫州”記憶中的中心。隨著市行政中心遷移,溫州新城的規劃建設邁上了新台階。以溫州新市政府為中心,聚集了世紀廣場、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和大劇院等城市配套,成為大溫州的“第二代中心”。
然而,隨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多中心發展成為趨勢。如今,我市各新城板塊建設如火如荼,那么,哪些地方會是市民心目中的“第三代中心”?東部的龍灣新城,西部的甌海新城,南部的南湖新城,北部的濱江商務中心等,都在努力向市民印證自己的歷史地位。
當下,甌海大力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一個以綜合功能定位為主導的城市中心板塊在我市西部崛起,徹底解決甌海設區以來“有區無城”的尷尬格局,成為我市西部大都市建設的中心。甌海新城緊鄰我市老城區,是“1650”新格局下溫州中心城市拓展的腹地。2010年,經市政府重新規劃,定位為大都市區,規劃用地規模由7.19平方公里擴至50平方公里。
甌海國際新城規劃領先,以“商貿之都,山水新城”為總體發展定位。一期計畫投入500億元,高標準建設行政服務中心、教育醫療配套、商貿商務總部、城市綠化景觀帶等。重點凸顯行政辦公、商貿金融、生活居住、文化休閒、交通樞紐、產業物流等六大功能,建成後,可容納人口50萬。
甌海新城的崛起不僅填補了溫州城西有區無城的缺憾,還使溫州城西有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城市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