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山茶區

婁山茶區,指烏江以西、赤水以東、烏江以北、長江以南的大婁山地區。婁山茶區,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茶區,是遠古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是唐代中國八大茶鄉之一,是當代中國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之一。千百年來,婁山人民創造了悠久燦爛的茶葉歷史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婁山茶區
  • 位置:大婁山地區。
轄區範圍,歷史,千萬年前,五六千年前,史記,

轄區範圍

婁山茶區,指烏江以西、赤水以東、烏江以北、長江以南的大婁山地區。婁山茶區,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茶區,是遠古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是唐代中國八大茶鄉之一,是當代中國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之一。千百年來,婁山人民創造了悠久燦爛的茶葉歷史文化。

歷史

千萬年前

大婁山地區是茶樹的原生地之一。中國著名茶學家莊晚芳教授主審的當代《茶葉大全》:“茶樹起源中心是在雲貴高原大婁山脈的山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區域,其他則為演化地區”。當代許多專家認為,大婁山地區是茶樹的原生地之一。

五六千年前

大婁山地區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今貴州科學院向應海、南京農業大學魯新成《老鷹茶——貴州大婁山民族民間古茶種》:“茶樹原產於中國西南大婁山脈及鄰近山區,始飲於該地區,始種於該地區”。這篇論文不僅認為大婁山地區是茶樹的原生地,而且認為是茶葉的原產地,是最早種植與飲用茶葉的地區。2008年10月何沙灘《夜郎國志.夜郎茶》:“茶文化的發展線索應該是:7000萬年前,茶樹原生於中國西南地區紅土高原;五六千年前,茶葉原產於中國西南大婁山及鄰近地區的上古魚互鱉人部落(即以今遵義為中心的貴州、四川、重慶、雲南等地,鱉人就是今天西南地區仡佬族和土家族的祖先,人類最早飲用的茶葉是老鷹茶);兩三千年前,飲茶習慣在商周時代由巴蜀南部地區向整個巴蜀地區傳播;秦漢以後茶葉種植生產逐步由巴蜀地區向長江中下游地區傳播”。

史記

周代巴人生活地區盛產茶葉,並以茶葉為貢品。晉代《華陽國志》:“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納貢之。”又:“園有芳蒻、香茗。” 後世將商周時期的巴人分為龍蛇巴、白虎巴、魚鱉巴等幾大支系,其中魚鱉巴主要起源於周代的鱉國、漢代的鱉縣一帶,也就是今天的大婁山地區一帶。而且唐代陸羽《茶經》記載的情況顯示,大婁山地區的茶葉種植業比周邊地區更為繁榮。
晉代南中地區的茶葉種植業仍然非常繁榮。西晉傅巽《七海》記載有“南中茶子”。當時巴蜀地區種植茶樹,要到南中地區選取種子。晉代《華陽國志》:“平夷縣,郡治,有珧津、安樂水,山出茶、蜜”。平夷郡只有平夷縣、鱉縣二縣,平夷縣指今天大婁山西南與烏蒙山交界地區,鱉縣橫跨大婁山東西,即今遵義地區及畢節地區東部一帶。鱉縣首府在遵義洛安江流域。平夷縣首府即平夷郡首府的位置沒有定論,有人認為在今天畢節一帶,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認為在遵義縣西北一帶。婁山茶區是晉代平夷郡全境最重要的茶區,也是南中地區最重要的茶區。
唐代婁山茶區是茶鄉中的茶鄉。茶聖陸羽《茶經》:“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陸羽《茶經》縱論天下茶葉產區,記載了在唐代中國有八大茶葉產區,也就是八大茶鄉。在今天貴州地區,只記載了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在今天整個雲貴高原地區,只記載了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在唐代黔中道管轄地區,也就是今天貴州大部、重慶南部、湖南西部、湖北西南部一帶,只記載了思州、播州、費州、夷州。陸羽時期的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在哪裡?當時的思州在今天務川縣一帶、播州在今天遵義市縣一帶、費州在今天德江縣一帶、夷州在今天湄潭縣一帶。當時這四個州邊界相連,實際上就是婁山東麓到烏江沿岸一帶。
宋代大婁山地區的制茶工藝已經非常精細,茶葉品質高於周邊地區。
宋代黃庭堅《阮郎歸》詞:
黔中桃李可尋芳
摘茶人自忙
月團犀胯斗圓方
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絳紗囊
品高聞外江
酒闌傳碗舞紅裳
都濡春味長
都濡鎮,在今務川縣,屬烏江河套大婁山地區。為什麼要在夜晚採茶?古人對於採茶制茶的溫度特別講究。月圓月缺,關乎地震海嘯潮漲潮落,關乎地球上一切生靈。茶葉在每月的月圓月缺不同時期呈現不同靈性,在一日當中不同的時辰呈現不同的靈性,古人認為月圓的夜晚是茶葉靈性最高的時候。月圓時分,溫度也不高,光線也很好,正是採茶的好時刻。黃庭堅的詞,不僅記錄了宋代烏江河套大婁山地區採茶制茶工藝的精細,不僅記錄了宋代烏江河套大婁山地區人民趁著月圓採茶的浪漫情景,而且記錄了宋代烏江河套大婁山地區的茶葉“品高聞外江”的歷史事實。
另外,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夷州土產茶,播州土生黃茶”。省內一般資料翻譯為夷州有“土產茶”,播州有“生黃茶”,屬於錯誤的翻譯。生,與產同義,就是出產茶葉、黃茶。此處播州黃茶的記載,應該是關於黃茶最早的文獻記載之一。也就是說,“播州黃茶”其實是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中國黃茶品牌之一。當代貴州省內的黃茶加工已經絕跡,其實非常可惜。可以考慮藉助這一比較早的文獻記載的品牌優勢,借鑑當代黃茶加工技術,恢複本地的播州黃茶品牌,豐富本地的茶葉供應品種。
明代大婁山地區不僅是西南地區的重要茶區,而且是西南地區的茶葉貿易中心之一。《明實錄》:“(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命戶部於四川成都、重慶、保寧三府及播州宣慰使司置茶倉四所貯茶,以待客商納米中買及與西番商人易馬”。大婁山地區是明代西南四大茶倉之一,是著名的茶馬古道的起點站之一。(題外話。當代某些人合夥將茶馬古道的中間站宣傳得熱火朝天,將歷史上本來屬於低檔茶的茶磚茶餅宣傳得熱火朝天,而茶馬古道最重要的起點站之一的人們仍然每年春天將最優質的原茶一車一車地低價傳送到遠方之後換上別人的品牌讓別人高價出售,不得不令人感嘆世界的不公平。遵義應該參照佛山眾多的陶瓷專業市場模式搞成若干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型專業茶葉批發市場和白酒批發市場,一方面爭取恢復大區域商貿中心的地位,商貿與工業、城建三足並立,促進人流物流與城市繁榮,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大型專業市場促進茶葉產業升級,占領產業鏈的上游,改變茶葉原料基地的市場地位。)
現代與當代婁山地區都是中國重要的茶葉科研基地之一與茶葉生產基地之一。民國時期在烏江河套大婁山地區的湄潭縣設定中央蠶茶研究所和中央實驗茶場。這箇中央實驗茶場,是中國西部地區最早的現代茶場之一。當代貴州省茶葉研究所設定於烏江河套大婁山地區的湄潭縣。在遵義市的湄潭縣、鳳岡縣、餘慶縣、務川縣、正安縣、道真縣一帶逐漸形成500里茶廊100萬畝茶園,打造中國最大的茶葉生產加工基地,已經擁有湄潭翠芽、鳳岡鋅硒茶、餘慶小葉苦丁茶、正安白茶等一批全國知名的地域品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