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工業新區

威海工業新區

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威海市區南部,地處威海城市群的中心地帶。轄區總面積297K㎡,規劃建設用地面積78K㎡。其前身威海市工業園於2006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並報國務院備案。2008年4月29日,威海工業新區正式成立。作為威海市政府規劃建設的新型工業城區,工業新區是山東半島區域規劃面積最大、規劃建設標準最高、最具發展潛力的新型城區,臨港區10年將規劃發展成一座擁有30萬人口的工業新城。2013年,經國務院批准,威海工業新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威海共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臨港區)
  • 外文名稱:lingang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經濟技術開發區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
  • 下轄地區:草廟子鎮 苘山鎮 汪疃鎮 黃嵐辦事處
  • 政府駐地:草廟子鎮
  • 電話區號:0631
  • 郵政區碼:264200
  • 地理位置:山東省威海市
  • 面積:297KM2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正棋山、湯泊溫泉、威海國際五金城、毛澤東像章博物館
  • 機場:威海國際機場
  • 火車站:威海火車站
  • 車牌代碼:魯K
園區簡介,園區發展,拓展平台,產業聚集,區位優勢,

園區簡介

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臨港區)位於威海市區南部,地處威海城市群的中心地帶。轄區總面積297km2,規劃建設用地面積78km2
其前身威海市工業園,於2006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並報國務院備案。
作為威海市政府規劃建設的新型工業城區,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山東半島區域規劃面積最大、規劃建設標準最高、最具發展潛力的新型城區。
威海工業新區
依託威海及山東半島地區的產業優勢,以產業新都市為發展定位,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若干個發展區塊:
多個製造業項目集中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機電設備、汽車及零部件、醫藥食品、新型材料等產業。三角集團、拓展纖維、日本豪雅、開泰體育用品、威達集團、中國玻璃、聯合金屬、DASA數控、威啤集團等一批國內外同行業頂級企業已經入駐新區。

園區發展

草廟子鎮、汪疃鎮、蔄山鎮所在的三角形區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良機。作為威海市委、市政府立足威海長遠發展重大戰略決策的實踐者,威海臨港區應如何定位,走怎樣的發展之路,赴任伊始的臨港區管委一班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在一體化大威海的宏偉版圖上,一個新的區域經濟板塊———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強勢崛起。
高起點規劃園區:瞄準現代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規劃新型材料、汽車、船舶等系列園區,碳纖維材料、汽車配套、船舶配套、機電工具等一批特色項目區相繼建立;
高標準打造載體:區內道路、自來水、污水、燃氣管網等建設緊鑼密鼓,基礎設施日臻配套完善;
高速度推進產業聚集:圍繞產業布局,引入龍頭,推動配套,截至目前,威海臨港區共引進過億元的重點項目近100個,總投資達到430多億元。
科學規劃,最佳化產業布局承接國際化產業轉移,威海所處的半島城市群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發展現代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打造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已成為半島城市群成員不約而同的選擇。
看威海,一體化“大威海”發展藍圖為威海指明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而一體化“大威海”的提出正是源於威海市委、市政府對威海所處外部環境和自身發展需求的考量———“威海市在承接日韓產業轉移上具有先天的優勢條件,但區域內資源的大範圍有效整合不足,威海市必須為承接世界產業轉移搭建一個更大的承載平台”。威海臨港區的成立正是威海市委、市政府這一考量的成果之一。
以科學規劃為先導,威海臨港區拉開了產業匯聚的大框架。“規劃建設直接關聯到新區的功能布局和品牌形象,我們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合理地界定功能分區、產業分區,統籌考慮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環境保護和民生需要。”對此,徐連新解釋道。
為此,他們特意聘請了同濟大學的專家對新區進行概念性規劃。而隨著專家規劃的逐步成形,碳纖維材料產業園、汽車配套產業園、船舶配套產業園、機電工具產業園等一批特色項目區相繼建立。三角工業園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化輪胎生產基地;台灣工業園已引進各類項目16個,總投資達到4億美元。

拓展平台

7月10日,被威海工業新區管委稱為“1號路”的遼寧路開工建設。這條貫穿工業新區東西,連線草廟子、苘山、汪疃三鎮,全長20公里的主幹線,總投資2.6億元,是威海工業新區目前實施的最大的基礎設施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是新區發展的前提,是吸引產業匯聚的載體和平台,我們必須按照一流的標準設計和建設。”徐連新對工業新區的幹部職工提出這樣的要求。
資金短缺是工業新區開發建設面臨的首要難題。對此,威海臨港區管委不等不靠,創新思路,大手筆運作。他們採取BOT融資、加強銀企對接等模式,以2億多元的先期投入成功吸引了8億多元的社會資金投入。有了資金做保障,威海臨港區拉開了大建設大開發的帷幕。
7月25日,投資227.6萬元的21號路(北段)竣工通車;
8月3日,投資759萬元的11號路(202省道—曹格莊)竣工通車;
9月1日,投資531.7萬元的藍星路開工建設;
9月5日,投資89.6萬元的18號附路開工;
……
今年以來,威海臨港區相繼開工建設道路8條,已竣工通車4條。“主幹線相通,次幹線相連,支路線相接”的快捷交通路格線局雛形已現。自來水、污水、天然氣管網一次性下地,各類地下管網總長已達430多公里。5月份,投資8000萬元的威海臨港區污水廠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工程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一期工程建成後,日處理污水2萬噸,將大大提高臨港區的污水處理能力。投資2億元的淨水廠工程,正進行水處理管道埋設以及沉澱池、淨水池等附屬設施建設,預計明年年底投產。該工程投產後將為臨港區提供充足的工業用水和民用水。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威海臨港區搭建起廣闊的發展平台。

產業聚集

7月中旬,總投資20億元的威海港國際物流中心項目破土動工;8月,總投資26億元的威海環渤海鋼貿城項目破土動工;截至8月份,威海臨港區實際利用外資4305萬美元,實際利用內資22億元。“項目是新區發展的生命線。我們必須圍繞特色項目區和產業布局,著力引進重點項目和高精尖項目。以項目為突破口,推動新區產業升級,提升競爭實力。”為此,威海臨港區確定了“凡是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項目都堅決拋棄;凡是高精尖產業項目、資金密集型項目和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項目,都緊盯不放”的項目引進方針。與此同時,他們創新思路,由抓重點項目向重點項目帶動、配套跟進、產業聚集轉變;由突出現代製造業向以現代製造業為主,兼顧服務外包、物流倉儲等現代服務業轉變,將專業招商、產業招商和以商招商相結合,提高項目引進的成功率。
上半年,威海臨港區先後在上海、杭州、蘇州等地舉行專題推介會,介紹新區產業項目、投資環境、基礎設施等情況;組織4個招商團奔赴哈爾濱,宣傳臨港區投資環境和一批優質產業合作項目;多次前往韓國釜山等地,圍繞造船、汽車等產業開展有針對性的招商活動。 隨著思路逐步明確和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一批效益高、拉動力強的重點項目相繼落戶工業新區。圍繞造船業,臨港區引進了首爾設備、威斯特鋼材等項目,為我市造船企業提供特種管材、零部件的配套生產;圍繞商貿物流業,工業新區引進了環渤海鋼貿城、國際物流中心、中業商務港等項目;汪疃葡萄種植基地與哈爾濱東金集團、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與哈爾濱哈汽電站設備有限公司分別達成合作意向……
截至8月份,威海臨港區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長。高效服務,推進產業膨脹 日前,韓國KCG株式會社會長李東俊再次來到威海工業新區,了解其投資5億美元的海光旅遊開發項目進展情況。聽說項目土建工程已經動工,李東俊對臨港區工作人員的高效服務讚嘆不已。去年年底,當海光旅遊開發項目落戶威海臨港區後,臨港區派出專門的工作人員為其提供土地使用、基建手續、工商登記等全套服務,手續辦理時間僅用一個星期。而在威海臨港區,享受到這樣全套服務的企業和投資者還有很多。“要讓投資者不僅願來,而且來了能留下,我們就要以最貼心的服務,為他們營造最優越的投資環境。”徐連新解釋道。對篩選出的67個重點調度項目,威海臨港區建立了領導分包責任制,加強對重點項目的監控調度、協調服務和督促指導。威海工業新區建立綠色通道機制,設立項目代辦中心,對引進項目實行“一個視窗對外,一條龍服務”。項目一落地,從土地使用、基建手續到工商登記等,全部由臨港區工作人員包辦。總投資2000萬美元的華拉利藝品製造項目,從洽談到奠基僅用6天時間,創造了“臨港速度”。
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威海臨港區還推行“保姆式”服務。他們將服務滲透到投資者的生活中,凡落戶工業新區的項目投資者,在置房安家、外出就醫、子女上學等方面,都會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一期投資2000萬美元的康有力生命科技項目負責人,初到威海人地生疏,工業新區工作人員安排專人,幫他選購住宅,解決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貼心的服務令這位負責人非常感動,他決定兩年內將該項目增資至8000萬美元。 規範的管理,精心的服務,贏得了諸多投資者的肯定和好評,一大批優質項目又跟隨而進。“5年內,臨港區將力爭培植過10億元的大企業22家,其中,過百億元的2家。通過培育一批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提升臨港區的經濟實力和競爭能力,推動工業新區又好又快發展。”對未來,威海臨港人目標明確,信心滿懷。威海臨港區區,活力迸發,潛力無限。

區位優勢

威海臨港區位於威海市區西北部的文教科研區內,地處威海城市群的中心地帶,方便快捷的交通環境是企業發展、物流集散最有力的保障。
港口
臨港區以威海港為依託,威海港位於山東半島東北海濱,威海灣的西北岸,它是我國通往韓國、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便捷的出海口,也是與韓國西海岸距離最近的港口。威海高區距威海港約4公里。
威海港為我國北方著名的天然良港,自然條件優越,常年不凍不淤,四季通航。她位於膠東半島最東端,北跨渤海同東北三省老工業區相連,東越黃海與韓國經濟中心區相通,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港口條件使威海港在我國沿海港口中獨具特色,港口發展極具潛力。
威海港開通外貿至韓國仁川、平澤釜山,日本神戶、大阪、名古屋,內貿至青島、大連、黃埔的航線。威海港在建和已建的泊位19個,其中5萬噸級以上泊位6個。2005年,與青島港合資成立了青威貨櫃碼頭公司,合資後業務發展迅速,貨櫃吞吐量以每年40%的增長率上漲,發展勢頭良好。
公路
臨港區位於青威高速的起點附近,毗鄰初張路、威石路等省級以上高等級公路,區內規劃建設有40多條次乾公路,同步鋪設各類配套管線。地理交通便利,是威海市區通往外界的門戶。
鐵路
臨港區距離威海市汽車總站、火車總站約10公里,鐵路第三貨運站坐落園區東面,鐵路幹線貫穿園區。
機場
臨港區距離威海大水泊國際機場約30公里,是威海市交通要點,連線威海及周邊地區的樞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