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鹽芝麻豆子茶

姜鹽芝麻豆子茶

豆子芝麻姜鹽茶是湖南特有的一種茶,夏清暑解熱,冬祛寒去風,健脾開胃,益氣怡神。茶里有姜的辣味、芝麻的香甜、豆子的清爽。

豆子芝麻姜鹽茶,客人進門,主婦將茶葉與少量食鹽放入瓦罐內,用滾開水沖泡,然後加入擂碎的生薑和炒熟的豆子(黃豆、黑豆或綠豆、小豌豆、飯豆)、芝麻敬客,隨喝隨添,直至客人大汗淋漓,才算禮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鹽芝麻豆子茶
  • 別稱:岳飛茶
  • 主要原料:黃豆,茶,生薑,芝麻,食用鹽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歷史記載,歷史典故,食物成分,傳統做法,

歷史記載

豆子芝麻姜鹽茶簡稱姜鹽茶,又名岳飛茶,南宋岳飛紹興五年駐軍湘陰,與洞庭湖匪首楊麼作戰,大多數將士不合南方水土,全身虛腫乏力,當地長者見狀,攜茶葉、姜、鹽、豆子進營,教以調治方法。岳飛服後,頓覺心舒心順,滿口生津,即命大鍋煮茶,全軍共喝。幾天后,全軍將士痊癒,一舉殲滅楊麼。而這一食俗,在湘陰地界流傳下來。
陸羽《茶經》中說:“趙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說的是岳州窯所產的青瓷茶碗,屬飲茶精品。岳州窯位於湘陰縣縣城及嶺北鎮,唐屬岳州,故稱岳州窯。
姜鹽茶健脾胃,驅風寒,去膩強身,至今盛行於湘陰的每個家庭。其實,姜鹽茶並非岳飛首創,最早出現在唐代,薛能《茶詩》:鹽損添常戒,姜宜著更夸。蘇軾《和寄茶》: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姜鹽煎。可見北宋姜鹽煮茶之風已經盛行。蘇轍《煎茶詩》:俚人茗飲無不好,鹽酪椒姜夸滿口。岳飛在姜鹽基礎上添加了黃豆、芝麻,提香和味而已。
煮茶加姜鹽,從中醫來說不無道理,茶性寒,姜性熱,一寒一熱,正好調平陰陽。楊士瀛《醫說》中有薑茶治痢之方,其理正是本於此。
岳州產茶,名曰君山,卻距離湘陰甚遠。湘陰所用茶葉,多為安化的松針,安化產茶之地在小庵,即陶澍的故鄉,這裡林深木密,盛產高山雲霧茶。古代的邊銷茶,即西北的茯茶,就是安化黑茶,主要的交通要道就是資江,湘陰正是資江的出口,安化茶葉水路運到此,轉走陸路北上。

歷史典故

清代,兩江總督陶澍,在回鄉省親,經過醴陵時,遇上了淥江書院教書匠左宗棠,見其對聯出眾,與左宗棠訂為兒女親家。不到兩年,陶澍在南京去世,把兒子陶桄託付給左宗棠教養,左宗棠到安化小庵呆了八年,邊教陶澍之子讀書邊種茶。回到湘陰柳莊,自己種了一塊茶園。在平定太平天國後,左宗棠出征新疆,又把安化黑茶推廣到天山腳下,成為現在西北用的最多的黑茶。
這次喝豆子芝麻姜鹽茶,是在湘陰縣嶺北鎮好友羅正坤老家茶湖潭進行的,還有當地的幾個文朋詩友,邊品味豆子芝麻姜鹽茶,邊翻閱些湘陰的歷史人文掌故,感覺到姜鹽茶的另一種風味。

食物成分

姜含有蛋白質多糖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集營養、調味、保健於一身。自古被醫學家視為藥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濕、暖胃、加速血液循環等多種保健功中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通經絡等作用,因此,姜常被用於男性保健,可以起到助陽的作用,對腎虛陽痿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如果男性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經常含服鮮薑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
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E、卵磷脂、鈣、鐵、鎂等營養成分;芝麻中的亞油酸有調節膽固醇的作用;芝麻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防止過氧化脂質對皮膚的危害,抵消或中和細胞內有害物質游離基的積聚,可使皮膚白皙潤澤,並能防止各種皮膚炎症;芝麻還具有養血的功效,可以治療皮膚乾枯、粗糙、令皮膚細膩光滑、紅潤光澤。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有補血明目、祛風潤腸、生津通乳、益肝養發、強身體,抗衰老之功效。
黃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大豆中的卵磷脂還具有防止肝臟內積存過多脂肪的作用,從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黃豆不含膽固醇,並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預防心臟病,黃豆中還含有一種抑胰酶的物質,它對糖尿病有一定的療效。因此,黃豆被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理想保健品。黃豆中所含的軟磷脂的大腦細胞組成的重要部分,常吃黃豆對增加和改善大腦技能有重要的效能。黃豆中的鐵不僅含量多,而且易被人體所吸收,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療效。中醫學認為,服食黃豆可另人長肌膚,益顏色,填精髓,增力氣,補虛開胃,是適宜虛弱者使用的補益食品,具有益氣養血。健脾寬中,健身寧心,下利大腸,潤燥消水的功效。
茶葉中的水溶性營養主要包括兒茶素、維生素C、胺基酸;脂溶性營養則主要有維生素E、胡蘿蔔素、膳食纖維、礦物質、葉綠素和一部分兒茶素。
在不溶於水的物質中,維生素E具有抗老化作用;兒茶素更是一種重要營養。兒茶素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消除氧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還證明,它不僅能消除色斑、減肥,還能降低膽固醇、血脂,殺死白血病細胞和預防流行性感冒。

傳統做法

每戶農家都有燒開水的瓦罐,炒黃豆芝麻的鐵皮小鏟和研磨老薑的姜缽。姜缽形似一頂朝天仰放的斗笠,缽高3.5-4厘米,開口端直徑約12厘米。從上往下密密地分布著漸次縮小的同心圓脊。將清水注入瓦罐,在柴火灶的火灰中燒開。黃豆或芝麻則在鐵皮小鏟上炒熟。手捏看洗淨的老薑在缽的背棱上來回磨擦,製成姜渣與姜汗,這就可以泡了。先將葉放進瓦罐里泡開,然後將鹽、姜渣、薑汁倒人罐內,混勻,倒人杯,抓上一把炒熟的黃豆和芝麻撤進杯子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