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關榮

姚關榮

姚關榮,指揮家。浙江鎮海(今寧波)人。1961年畢業於民主德國萊比錫高等音樂學院指揮系。同年回國,歷任北京電影樂團負責人、首席指揮,深圳特區樂團首席指揮。曾擔任貝多芬第三、五、六交響樂和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樂》的指揮。譯有柏遼茲《配器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關榮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鎮海
  • 職業:指揮家
  • 畢業院校:民主德國萊比錫高等音樂學院
  • 主要成就:歷任北京電影樂團負責人、首席指揮,深圳特區樂團首席指揮
  • 代表作品:《第二交響樂》
  • 性別:男
姚關榮 - 簡歷,人物概要,崢嶸歲月,磨難童年,名師指導,萊西比的汲取,歸國後的工作,蹉跎歲月不蹉跎,貢獻突出,進軍交響,眾多第一,碩果纍纍,人老心不老,今日生活,

姚關榮 - 簡歷

1961年畢業於民主德國萊比錫高等音樂學院指揮系。同年回國,歷任北京電影樂團負責人、首席指揮,深圳特區樂團首席指揮。曾擔任貝多芬第三、五、六交響樂和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樂》的指揮。譯有柏遼茲《配器法》。

人物概要

姚關榮———第一位率領中國樂團登上柏林愛樂音樂廳、布拉格斯美塔那音樂廳和紐倫堡名歌手音樂廳的中國音樂家。在中國音樂界,他創造了多項世界級個人第一,指揮了無數場交響音樂會,錄製了不同時期的電影主題音樂。在他手裡,指揮棒就像永不脫下的“紅舞鞋”,不斷地揮舞下去……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200多部中國電影中,都能從演職員表的配樂指揮一欄發現他的名字。曾任中央新影樂團和中國電影樂團首席指揮20年的姚關榮,和上影的陳傳熙、長影的尹升山一起成為中國電影音樂指揮領域功勳最卓著的指揮家。從某種意義上說,姚關榮是中國電影音樂史上一個不可磨滅的人物。前不久,姚關榮剛剛在中國電影基金會、中國電影音樂學會等主辦的“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華誕慶典”上榮獲“當代中國電影音樂特別貢獻獎”,他在中國電影音樂史上的地位得到了公開肯定。

崢嶸歲月

磨難童年

出生於抗戰烽火中的姚關榮小時候便嘗盡了顛沛流離之苦,隨著父母碾轉於湖北、雲南、上海、福建。雖然家中只有父親會彈中國傳統樂器月琴,但姚關榮卻在抗戰音樂的薰陶中埋下了音樂的種子。他至今還記得1940年在雲南昆明時,只有5歲的他在街上跟著遊行隊伍昂首闊步地高唱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抗戰結束後,姚關榮進入上海建成中學就讀,一位叫譚玲的音樂女教員成為他的音樂啟蒙老師。譚老師發掘了姚關榮的音樂潛質,推薦他成為學校合唱團的一名小指揮。此後,姚關榮帶著學校合唱團走上了當時上海最著名的天蟾舞台。半個世紀後,姚關榮在廣州遇到譚老師,譚老師還清晰地記得當年的姚關榮“有板有眼的指揮展現了出眾的音樂天賦”。

名師指導

姚關榮10歲開始唱歌,當然,這純屬他的個人愛好。當他在1954年18歲時,靠著與生俱來的天賦,幸運地考取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由於成績優異,一年之後,姚關榮被公派留學德國,師從世界著名指揮家赫爾曼·謝爾興。自1955年至1961年,作為新中國第一個公派留學生,姚關榮置身於煙雲飄渺的異國他鄉,在滿天飛舞、輕盈飄揚的音樂聲中,激情奏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德國萊比錫高等音樂學院。

萊西比的汲取

萊比錫是個音樂之城,“古典音樂之父”巴赫曾在萊比錫生活了27年,孟德爾頌、柴可夫斯基、華格納、施特勞斯等也都曾在這裡留下音樂的足跡。姚關榮至今還記得,在他的畢業證書上打的鋼印就是巴赫的頭像。
在萊比錫,姚關榮近乎貪婪地汲取著古典音樂的精華。畢業後,他又進入德國魏瑪高等音樂學院,師從世界著名指揮家赫爾曼·謝爾興。謝爾興常說:“樂隊演奏中出現了問題,責任首先在指揮。”這樣的教誨讓姚關榮銘記終生。長達6年的留學生涯為姚關榮儲備了豐厚的音樂素養,更培養了他孜孜以求的敬業精神,這成為他取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歸國後的工作

姚關榮回國之後,服從組織分配,來到了首都北京的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樂團。作為曾經出國留學的學生,他在樂團被委以重任,擔任音樂首席指揮,為新影廠拍攝的許多紀錄影片擔任指揮,同時,也為兄弟廠拍攝的故事影片配製了大量與主題相關、風格各異的電影音樂。優美動聽的旋律,在姚關榮沉著、穩健的指揮下,使每一部電影都通過音樂的妙用,深化和突出主題,為整個電影鏡頭與畫面的銜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蹉跎歲月不蹉跎

大凡懂得音樂的朋友都會知道,音樂對人們的生活起到無法取代的美妙效果。多年以來,姚關榮以其嫻熟的指揮技巧,形成了自身嚴謹細膩、熱情奔放、氣勢恢弘的指揮風格。短短一年間,姚關榮就在新影樂團主辦了四場專場音樂會,演奏了貝多芬的“田園”、“英雄”和“命運”交響曲,還有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樂”,並在北京、天津、濟南、青島等地巡迴演出。若不是隨後趕上了“文革”的十年浩劫,已經嶄露頭角的姚關榮,還會有更多的中外著名曲目奉獻給愛好音樂的人們。在大好青春被蹉跎的失落日子裡,姚關榮仍然想方設法地指揮了《偵察兵》、《決裂》等故事片的音樂創作,還參加了樣板戲《紅燈記》、《沙家浜》、《紅色娘子軍》和鋼琴協奏曲《黃河》、交響組曲《白毛女》等演出。自20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姚關榮共擔任超過200部電影、電視片的音樂指揮。

貢獻突出

1961年,懷著報效祖國的崇高志向,姚關榮學成歸國。他來到了剛剛創立的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樂團擔任指揮,主要任務是為新出爐的國產影片錄製配樂。在這裡,姚關榮一乾就是24年,執棒指揮新影樂團(後改稱中國電影樂團)等交響樂團錄製了200多部電影音樂,在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進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曾被《大眾電影》雜誌的一篇文章親切地稱呼為中國電影音樂的“執棒人”。
當時,在國內像姚關榮這樣有歐洲留學背景的指揮家尚屬鳳毛麟角,年輕的姚關榮意氣風發,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和才華,為不同類型的影片配製了大量風格各異的電影音樂。在姚關榮沉著、穩健的指揮下,那些優美動聽的旋律對每一部電影的畫面銜接和故事發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由姚關榮指揮配樂的最著名的電影就是《地道戰》了,中國有20億人次看過這部電影,就有20億人次聽過姚關榮指揮的《地道戰》、《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和配樂,被寫入了金氏世界紀錄。此外,改革開放之前姚關榮指揮錄製的著名電影音樂還包括《野火春風斗古城》、《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永垂不朽》、《怒潮》、《偵察兵》、《決裂》等。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正值壯年的姚關榮再次煥發青春,作為中國電影樂團的業務副團長和首席指揮,以飽滿的熱情投入了電影音樂中。他先後錄製的作品包括《蹉跎歲月》、《邊城》、《寒夜》、《血,總是熱的》、《風雨下鐘山》、《人生沒有單行道》、《心靈深處》等。那時的電影觀眾一提起電影配樂,就會想到姚關榮。

進軍交響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期,是姚關榮事業的巔峰時期,他不僅在電影音樂界響噹噹,而且在交響樂指揮領域也闖出了一塊天地。當時姚關榮兼任著中央樂團和上海交響樂團的客座指揮。他還遠赴德國,指揮世界著名的科隆廣播樂團上演了“與中國相見”廣播音樂會,歐洲媒體盛讚道:“姚關榮的指揮藝術即使按歐洲標準來衡量,也是第一流的。”在當時發行百萬冊的音樂普及讀物《音樂欣賞手冊》中,姚關榮被列為“中國當代十大指揮家”之一。然而,1985年,正值事業巔峰的姚關榮卻突然南下當時還百廢待興的深圳,成為特區樂團的首席指揮,令京、滬音樂界的同行們大為不解。
其實,姚關榮與深圳結緣是由於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有一次他帶領上海交響樂團來深圳演出,在飛機上與身邊一位乘客攀談中,他透露了自己希望在交響樂指揮方面多發揮一些才能的心愿。這位素不相識的乘客熱情地建議說:“你為什麼不去深圳發展呢?那裡剛成立了一支特區樂團,很需要人才啊!”姚關榮聽了以後頗為心動,到深圳後看到那種朝氣蓬勃的景象,更加堅定了他留在深圳的決心。此後不久,他就在當時的市委書記梁湘親自安排下來到深圳特區樂團(深圳交響樂團的前身),全身心地投入到特區文化建設事業中。
那時的深圳特區樂團剛剛成立不久,只有二三十名演奏員,辦公地點也擠在深圳戲院對面的一幢小樓中。但姚關榮不畏艱難,親自四處“招兵買馬”,很快將樂團陣容擴大到50多人,終於可以演奏一台像模像樣的交響樂了。這樣,1986年元旦,深圳終於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新年音樂會。
然而,深圳特區樂團的發展方向曾經飽受爭議,有不少人建議將樂團轉為一支輕音樂團,從而在市場中更好地生存。然而,姚關榮堅定地認為,一個城市一定要有自己的交響樂團,應該堅持古典音樂方向。在他的努力下,深圳特區樂團終於發展成為深圳交響樂團,並在國內外闖出了很響亮的名聲。1997年10月,姚關榮和深圳交響樂團出訪德國、捷克的六個城市,演出獲得巨大成功,成為首個登上柏林愛樂大廳舞台的中國交響樂團。姚關榮的指揮受到了歐洲觀眾和媒體的高度評價。

眾多第一,碩果纍纍

姚關榮在音樂界另一個突出成就便是負責訓練樂隊。當時中央芭蕾舞團尚沒有組建樂隊,該團演出的《天鵝湖》全劇,起初就是由姚關榮指揮的新影樂團配合完成的。無論是1961年來到北京的“新影樂團”,還是80年代初改換的“北京電影樂團”,乃至1985年的“中國電影樂團”,姚關榮一直以無人取代的首席指揮和業務副團長的雙重身份,擔負著重任。不但錄製了不同時期的電影主題音樂,還與20餘箇中外交響樂團成功合作,演出了貝多芬從第一到第九的一整套交響樂,這在國內外的樂團指揮中,也並不多見。1980年,姚關榮作為新時期又是第一個派往國外的指揮家,與德國樂團合作演出大型交響樂音樂會,現場指揮《與中國相見》,並向全歐洲實況播放,盛況空前,姚關榮被世界權威音樂界盛讚是“歐洲一流的指揮水平。”而1994年在列支敦斯登舉辦的“節慶音樂會”更是“使國人為之傾倒。”1992年姚關榮訪問美國期間,在紐奧良的露易斯阿娜大學校園裡所舉辦的第四屆當代作品音樂節上,他成功地指揮了許多世界交響樂作品;2000年,他在紐倫堡指揮了紀念庫特威爾音樂會;2001年,姚關榮率德國羅海曼室內樂團赴義大利,登上米蘭的威爾第音樂廳,演奏莫扎特、海頓音樂作品,再次飲譽世界樂壇。此外,姚關榮在眾多第一的基礎上,也是第一位率領中國樂團登上柏林愛樂音樂廳、布拉格斯美塔那音樂廳和紐倫堡名歌手音樂廳的中國音樂家。

人老心不老

懷著一心進取的事業追求,姚關榮像當年從海外回歸祖國一樣,於1985年初夏,來到了百業待興的深圳特區,跨進了同樣是剛剛起步的深圳交響樂團。在任首席指揮和業務副團長期間,他率領該團成功地舉行了50多期的交響音樂會,參加各類主題演出百餘場,飲譽海內外。2001年,姚關榮正式辦理退休手續,擔任深圳音樂家協會主席職務。除了出任深圳交響樂團的榮譽音樂總監之外,他更多的是不遺餘力地扶持、挖掘和培養青年一代,並積極進行國際間的音樂文化交流活動。姚關榮手裡的指揮棒像芭蕾舞演員穿上的紅舞鞋一樣,不停地繼續揮舞下去……

今日生活

退休後的姚關榮不甘寂寞,曾先後受邀到德國紐倫堡、義大利米蘭指揮國外交響樂團演奏正宗的歐洲古典音樂。今年5月,中國愛樂樂團慶祝建團5周年之際,姚關榮和李德倫、黃曉同等著名指揮家同台,指揮這支國家級樂團上演了氣勢磅礴的《紅旗頌》。姚關榮也沒有忘記他曾為之奮鬥的電影音樂,每次看影視劇時,都喜歡從專業角度品評一番其中的配樂。當下,姚關榮正在不斷地溫習他曾指揮過的那些熟悉的電影音樂,為執棒11月5日的電影音樂會做最後的準備,他說:“電影音樂是我一生的牽掛,我就是為電影音樂而活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