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葦

姚一葦

姚一葦,台灣戲劇家、文藝理論家。本名公偉,字一葦。視野廣闊而勇於探索,他的劇作從內容到形式,都不斷地探索、追求一種融會中西戲劇精髓的藝術表現。他經常在一個純粹中國式的故事框架中,鑄入一些現代的、嶄新的思想或意念。他不但從我國古老的戲劇傳統、民間歌舞、皮影、鼓書、彈詞、雜耍等民間藝術中汲取藝術表現力,而且大膽地借鑑了外國面具、啞劇、歌隊、象徵手法等各流派的戲劇技法,從寫實到抽象,無不成功地拿來為體現內容服務。他的作品清晰可喜,意蘊無窮,深受讀者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一葦
  • 出生地:江西南昌
  • 出生日期:1922年
  • 逝世日期:1997年
  • 職業:戲劇家,文藝理論家
  •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
  • 代表作品:《藝術的奧秘》,《美的範疇論》,《戲劇論集》,《文學論集》
人物介紹,生平經歷,發展,個人作品,教育志業,文集,研討會,擴展,

人物介紹

姚一葦(1922--1997)男,1922年生於江西南昌 ,本名姚公偉。
1980年催生了第一屆"實驗劇展",1982年創辦藝術學院戲劇學系。1997年病逝台北,享年76歲。
生前一向被文化界尊稱為"姚老"的姚一葦,和創辦"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及催生"世界劇展"和"青年劇展"的李曼瑰,同為台灣早期戲劇發展史上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生平經歷

1938年十六歲時入吉安中學,旋即連年遭遇戰亂,隨校遷徙,後考進廈門大學,廈大躲戰火而搬到長汀,先生仍需以校為家,1946年畢業後,姚一葦來台就職,奈何兩岸遽然隔絕,直到五十一年後,1989年,始得重返故鄉。
1946年去台灣,先在台灣銀行任職,後在各大學主講戲劇理論和文學理論。先生在台灣銀行工作三十六年,不求升遷,但求溫飽,畢生以讀書為樂,創作、著述、教學為志業。先生堅信傳統人文精神和古典美學信仰,治學嚴謹,意境深遠,在劇作、美學、理論、批評、散文等領域成就斐然。從五十年代起參與《筆匯》、《文學評論》、《現代文學》等重要文學刊物編務,提攜後進,發掘有才之士不遺餘力,被文學界譽為“暗夜中的掌燈者”。

發展

散文主要分敘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議論性散文。
殷商時代有了文字,也就有了記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諸侯國的史官進一步以樸素的語言、簡潔的文字記錄列國間的史實,如《春秋》。隨著時代的需求,產生了描述現實的歷史文學,有了《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萬字,記載了春秋240年間列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活動和言論以及天道、鬼神、災祥、占卜之事。這部書敘事富於戲劇性,情節緊湊,戰事描寫尤為出色,語言精煉,富於形象。
《國語》是國別史,分別記載了周王朝及諸侯各國(BC990——BC353)之事,記言多於記事,所記大多為當時較有遠見的開明貴族的話。
《戰國策》作者不可考,現版本為西漢劉向輯成。同《國語》一樣,也是分國記事,記載了西、東周及秦、齊、楚、趙等諸國之事,內容是謀臣策士的種種活動及辭說。《戰國策》文章的特點是長於說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極為生動。
先秦歷史散文為中國的歷史文學奠定了基礎,對後世歷史家和古文家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春秋戰國之交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各種學術流派紛紛著書立說,爭論不休,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代表不同階級或階層的思想家的著作,促進了說理散文的發展。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記載他們言論的書流傳到現在的有《論語》、《孟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
《論語》和《孟子》是儒家詮釋“仁”的著作。《論語》是記錄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簡短的談話和問答。《孟子》是記載孟軻言論的。孟軻長於辯論,因此書中語言明快,富於鼓動性。
《墨子》代表墨翟“喜愛”的主張,語言樸素,說理明確,邏輯性很強,《兼愛》、《非攻》等篇極有代表性。
《莊子》代表道家莊周“無為而治”的主張。莊子散文在諸子中獨具魅力。這表現在作者具有奇幻的想像力和敏銳的觀察力,善用民間寓言,長於譬喻,使文章富於文學趣味。
《韓非子》代表法家“因時制宜”的主張。韓非散文結構嚴謹,鋒芒銳利,說理深刻。
荀子》代表荀況的學說,現有32篇,多長篇。荀子散文特點:論點明確、層次清楚、句法整練、辭彙豐富。
呂氏春秋》是秦丞相呂不韋門客的集體創作。它包括八覽、六論、十二紀,兼有儒、道、墨、法、農諸家學說。書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時代的文獻和佚事。它是一種系統化的、集合許多單篇的說理文,層層深入,最見條理。和諸子散文一樣,它往往以寓言故事為譬喻,因而文章富於形象性。
先秦諸子的說理散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風格上,都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產生了顯而易見的影響。
漢初,政論散文有所發展。賈誼(西元前200——前168)是西漢初年傑出的文學家,他的文章《過秦論》總結了秦代滅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農民起義的教訓,發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語言富於形象性。
曾任《聯合報》文學獎評審委員、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教授兼戲劇組主任。主張文學應反映人性本質,並注意藝術表現。1980年催生了第一屆“實驗劇展”,一九八二年創辦藝術學院戲劇學系。姚一葦幾乎將他所有的人生都投入台灣的文藝與戲劇園地當中,在台灣戲劇界文藝界同時扮演了劇作家、文藝理論家和老師三種角色,獲得了藝文界普遍的推崇。一九九七年病逝台北,享年七十六歲。
生前一向被文化界尊稱為“姚老”的姚一葦,和創辦“中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及催生“世界劇展”和“青年劇展”的李曼瑰,同為台灣早期戲劇發展史上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信息匱乏、物資拮据的六、七○年代,他們共同主持的文化學院藝研所戲劇組,那是台灣劇場教育史上的金剛鑽時期。三位文化巨頭的共同特色是學養深厚、人品清高、極度愛才、提拔後進不遺餘力。李老和俞老相繼在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七年辭世,二十年來,姚一葦繼續堅守著薪傳的崗位,無有一日懈怠。甚而在姚一葦辭世後三年半,2000年夏天,以紀念姚一葦名義而參與在台北舉行的第三屆華文戲劇節開鑼戲《x小姐》,於經費困難的情況下,直接或間接受惠於姚一葦戲劇教育的師生、校友與劇運夥伴,不計報酬完全投入,以最精湛的演出,把姚一葦的戲劇精神介紹給來自兩岸三地以及世界多國的華人劇場同志。
在戲劇教育和劇運方面,姚一葦自三十五歲起先後於藝專、政戰學校、中國文化學院藝研所和影劇系等校授課二十餘年,一九八二年,提前自台銀退休,全心全力投入藝術學院創校籌備志業,創辦戲劇學系,是首屆系主任兼教務長。先生獻身教育四十年,化育英才無數,尤其主持了五屆推動台灣劇場現代化的實驗劇展,栽培眾多創作與教育人才,廣受劇場人士尊稱為“一代導師”。創作以劇本為主,透過人物行為表現揭示人性的深層,可讀亦可演。

個人作品

有文藝論著《藝術的奧秘》、《美的範疇論》、《戲劇論集》、《文學論集》、《戲劇與文學》等,劇作《來自鳳凰鎮的人》、《碾玉觀音》、《紅鼻子》、《申生》、《一口箱子》、《傅青主》、《我們一同走走看》、《左伯桃》、《大樹神傳奇》、《馬嵬驛》、《x小姐》、《重新開始》等,散文評論《文學論集》、《姚一葦文錄》、《欣賞與批評》、《戲劇與文學》、《說人生》、《戲劇與人生——姚一葦評論集》。

教育志業

擁有了劇作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和批評家等多項資產,在七○年代尚呈荒涼的台灣劇場,姚一葦在精神上的領導趨勢已漸形成,然將姚一葦推進台灣劇場改革運動之洪流的轉折點,應回溯到一九六四年藝專校長張隆延之邀聘,三十五歲的姚一葦自此踏入杏壇。 姚一葦在不意中踏入杏壇,於台灣銀行工作時,同時先後執教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學院)、政治作戰學校、私立中國文化學院(現為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影劇系和藝術研究所戲劇組。一九八二年,先生提前自台灣銀行退休,全心力投入國立藝術學院的籌辦並戲劇學系的創建,是首任戲劇系系主任兼教務長。當年,一起參與建設戲劇學系的夥伴,有汪其楣、林國源、詹惠登、黃立仁等人。戲劇學系現已擴展成戲劇學群,含有戲劇學系、理論與戲劇創作碩士班、劇場藝術研究所、劇場設計系等。
在資訊匱乏、物資拮据的六、七○年代,由李曼瑰俞大綱和姚一葦共同主持的文化學院藝研所戲劇組,那是台灣劇場教育史上的金鋼鑽時期。三位文化巨頭的共同特色是學養深厚、人品清高、極度愛才、提拔後進不遺餘力。李老和俞老相繼在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七年辭世,二十年來,一葦師繼續堅守著薪傳的崗位,無有一日懈怠。他的門生陸陸續續成為劇場創作和戲劇教育的中堅分子,每當一葦師有所呼籲,必是一呼眾諾,成為該次演出工程最根本的班底。這項特質較為明顯的活動有如:一九七七年文化藝研所戲劇組《一口箱子》演出、一九八○年到八四年之五屆實驗劇展、一九八九年國家劇院的《紅鼻子》,以及一九九五年親自執導的《重新開始》。甚而在一葦先生辭世後三年半,二○○○年夏天,以紀念姚一葦先生名義而參與在台北舉行的第三屆華文戲劇節開鑼戲《X小姐》,於經費困難的情況下,直接或間接受惠於姚一葦戲劇教育的師生、校友與劇運夥伴,不計報酬完全投入,以最精湛的演出,把姚一葦的戲劇精神介紹給同聚一堂來自兩岸三地並世界多國的華人劇場同志。
無論是在藝術領域尚待開拓墾的戒嚴時期,或是經濟奇蹟、全面民主化引領台灣邁入國際大舞台的解嚴時期,姚一葦皆恰逢其時地在台灣戲劇藝術教育的領域負起導師的歷史角色。然無論是在藝專任教或到國立藝術學院創業,其際遇都富戲劇性,且讓我們在姚一葦自述的〈一個劇場系的誕生〉中,聆聽這位劇場導師娓娓道來其來龍去脈。

文集

暗夜中的掌燈者 本書編輯分四大部分

研討會

田本相,〈姚一葦論〉
朱雙一,〈姚一葦學生時代的文學創作和戲劇活動〉
曹明,〈思考人的生存處境—— 姚一葦戲劇創作的深刻意蘊〉
林國源,〈「境界」說與姚一葦批評理論的美學根源〉
姜翠芬,〈《申生》:希臘悲劇為經、中國悲劇為緯 〉
《藝術百家》2000年04期
台灣當代戲劇家姚一葦的戲劇創作在借鑑表現主義戲劇手法的同時,繼承發揚傳統戲曲的詩意風格,融合傳統與現代,為台灣當代劇場開闢出具有當代性的民族化方向。姚一葦“建立我們的新國劇”的倡導可以視為20世紀20年代新月派“國劇運動”的歷史回聲。
【作者單位】:江蘇公安專科學校本科部!江蘇南京
【關鍵字】:台灣戲劇;民族化;傳統;現代
【分類號】:J824
【DOI】:cnki:ISSN:1003-9104.0.2000-04-013
【正文快照】:
在西方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思潮大舉登入台灣島之際,台灣當代戲劇家姚一葦以他融合傳統與現代、中國與畫方的戲劇創作,為台灣當代戲劇開闢出具有當代性的民族化方向。 在民族化與現代化的結合中,姚一葦戲劇創作成功地兼取中國傳統戲劇與西方現代戲劇的表現手法,拓展了台灣

擴展

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封建王朝迫切需求總結古代文化,給予大一統的統治局面以哲學和歷史的解釋,司馬遷的《史記》應運而生。它的出現將先秦歷史散文又大大向前發展了一步。在《史記》的影響下,東漢產生了不少歷史散文著作,班固的《漢書》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漢代出現了一種新的文體“賦”。賦的名稱始於戰國趙人荀卿的《賦篇》,到後代形成了特定的體制。講究文采、韻節,兼具詩歌和散文的雙重性質。接近散文的稱“文賦”,接近於駢文的稱“駢賦”。漢初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司馬相如(前118—前179)的《子虛》、《上林》;西漢末年楊雄(公元前53—18)的《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河東賦》;班固的《兩都賦》;東漢張衡(78—139)的《二京賦》,都是漢賦的名篇。
魏晉南北朝時期,駢文盛行,散文衰落。但在酈道元的《水經注》和楊衡之的《洛陽伽藍記》等學術著作中仍有一些質樸的敘事、抒情、寫景的優美文字。
唐朝韓愈大力反對浮華的駢儷文,提倡作古文,一時從者甚眾,後又得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創作業績大增,影響更大,成為文壇的主要風尚,文學史上稱其為古文運動。以韓柳為首的古文運動的勝利,樹立了一種擺脫陳言俗套,自由抒寫的新文風,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敘事、議論、諷刺的藝術功能。
中唐以後,古文運動一度衰落,到了宋代,歐陽修再一次掀起了古文運動,此後的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等人都在古文革新運動的影響之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後人將他們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北宋的歷史文學家司馬光編有一部歷史巨著《資治通鑑》,它除具有史學價值外,還非常具有文學價值。
南宋散文家在北宋諸位大家影響下,產生了一部分上書言事的政論文,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政治態度,胡銓、陳亮、葉適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家。古文運動的成功,使散文更切合實用,南宋時大量出現的筆記雜文便是一個明證。洪邁的《容齋隨筆》、王明清的《揮塵錄》是筆記雜文中的佳作,此外,朱熹(1130—1200)的古文長於說理,造詣非淺。
明初的宋濂(1310—1381)是“開國文臣之首”,他的一部分傳記文很有現實意義,比較著名的作品有《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等。明中葉以後,針對程朱理學、八股文的束縛,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發起“復古運動”,倡導文必秦漢。他們在對掃蕩八股文風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同時,又走上了盲目模擬古人的路子。後來的李攀龍、王世貞為代表的“後七子”復古運動,也再一次重複了他們的錯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