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成年期

心理學術語,具體是指18-25歲,對大多數後現代工業社會的青年而言這是一個深度變革的重要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始成年期
  • 外文名:EmergingAdulthood
  • 套用學科:心理學
始成年期概念,始成年期的自我同一性發展特點,對情感、職業、世界觀關注的深化,自我同一性進程中波動加劇,自我同一性普遍處於高級狀態,影響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因素,後現代社會特性及其根本作用,家庭的持續作用,社會機構的直接作用,自主性的關鍵作用,

始成年期概念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職業分工的細化,信息交流的加速,對個體知識技能及整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使得年輕人求學的時間增加,初婚和第一胎的時間也相應越來越晚,青少年向成年的轉變時間則越來越長(Arnett,1998)。因此 Arnett (2000)提出應將從十幾歲的青少年到二十出頭的成年這段時期看作介於青少年和成年之間獨立存在的發展階段——始成年期(emerging adulthood)。在這段時期,年輕人獲得的教育和訓練水平將作為他們從事工作的基礎而影響他們將來的收入成就(Chisholm & Hurrelmann,1995),同時絕大多數人會在這段時期嘗試人生各方面的不同可能,如在情感、工作和世界觀等方面(Rindfuss,1991)。而這段時期結束後,大多數人也做出了人生的選擇,並穩定下來,於是,當成年人回顧人生中的重要事件時,往往賦予這段時期發生的事情以特殊的意義(Martin & Smyer,1990)。

始成年期的自我同一性發展特點

對情感、職業、世界觀關注的深化

始成年期戀愛關係成為生活中的重點,以婚姻為出發點,持續時間長並伴隨深度的親密關係。而青少年期的戀愛關係缺乏足夠親密,無法指向未來而只是一種嘗試或遊戲。戀愛關係中的同一性探索關注的問題是:“在他人看來我是怎樣的人,我選擇怎樣的人作為伴侶渡過一生?”婚姻減少了始成年期個體同一性早閉的比例而增加了達成的比例,但這並不意味著戀愛關係促進了自我同一性的發展,進一步的研究中,Beyers和Seiffge-Krenke通過縱向研究證實青少年期的親密關係有助於這一時期同一性獲得進而促進始成年期戀愛關係發展。說明個體需要先對自己有明確的認識,才能明確需要選擇怎樣的伴侶共度人生。戀愛關係也反作用於自我同一性,感情破裂這樣的生活事件會動搖個體對自我的好感而擾亂其同一性結構。
始成年期個體考慮職業發展而積累相關的工作資歷和經驗,將工作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時始成年期情況也非常複雜,許多18至22歲甚至年齡更大的個體,因在大學學習大都沒有正式工作,或者從事兼職,而大學學習本身是在為將來從事的職業做準備,故表現為高探索低承諾的延緩狀態。相比之下青少年期的工作只是通過兼職掙零花錢,不具備發展性。職業的同一性探索關注的問題是:“什麼工作是我擅長的?什麼工作適合從事一生?我有機會從事的最適合的工作是什麼?”職業穩定的始成年期個體具有更高的同一性承諾水平而探索水平相對較低,這說明職業有助於形成穩固的同一性承諾。
世界觀的變化是始成年期認知發展的核心所在(Perry,1999),大學的教育改變了青少年期形成的世界觀,寬鬆的環境鼓勵其探索各種可能,使得畢業後的始成年期個體獲得與青少年時截然不同的世界觀,並保持著開放性。同時未上大學的始成年期個體也能通過對自身的信念及價值觀的選擇形成不同的世界觀。Luyckx 等人在研究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時直接以對未來的選擇為考察對象,突出世界觀的重要性,同時在宗教與自我同一性的研究中發現,有宗教信仰的始成年期個體具有更高的同一性狀態。

自我同一性進程中波動加劇

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進程問題一直是研究者們關注的重點,最初Maricia 提出同一性狀態時,認為同一性的發展是按擴散(D)—早閉(F)—延緩(M)—達成(A)的順序從低級狀態向高級狀態轉化。隨著縱向研究的增多,研究者發現自我同一性發展中存在著倒退,Goossens發現在大學生中普遍存在 D-M-D 的同一性狀態波動現象,Kroger提出同一性可能出現的 A-F、A-M、F-D 的倒退(regression)現象,並將倒退分為適應性(如 A-M,倒退是為了更好的整契約一性)與非適應性(如 F-D,個體在遇到困難後,自暴自棄,不思進取)。倒退現象在整個自我同一性的發展中都存在,但始成年期比青少年期表現得更加頻繁和劇烈。
歐洲學者最近完成一項跨越10年從青少年期一直持續到始成年期的縱向研究發現,由於成人角色對個體頻繁而強烈的衝擊使得始成年期同一性的轉換髮生得比青少年期更頻繁,退化現象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Luyckx 等人提出“雙環模型”闡明始成年期同一性倒退機制,將同一性狀態的“探索”細分為廣度探索、深度探索和沉浸探索三個維度; “承諾”分為做出承諾與認同承諾兩個階段,共五個維度,並認為始成年期個體首先在廣度探索的基礎上做出承諾,進而對承諾進行深度探索,若能認同承諾即可獲得同一性,否則倒退回到廣度探索或陷入沉浸探索,在最終認同承諾前可能是一個反覆的過程。探索的三個維度中,借用 Trapnell和 Campbell的自我關注理論而發展出的沉浸探索,表達了面對探索及承諾都失敗的困境時,個體進入沉浸延緩的同一性狀態,與 Kroger的非適應性退化內涵相符合,說明從高級狀態退化到低級狀態後並困擾於其中,是由於感到恐懼、無力和威脅並喪失對自我的信念。

自我同一性普遍處於高級狀態

雖然伴隨著強烈的波動,但始成年期個體更多處於自我同一性的高級狀態。具體說來,處於延緩狀態的始成年期個體占一半以上,其他三種狀態人數比例則在 10%左右(Goossens,2001; 王樹青,張文新,張玲玲,2007),也即約60%始成年期個體處於自我同一性高級狀態; 同時始成年期個體達成狀態的得分顯著高於青少年期(張建人,楊喜英,熊戀,凌輝,2010),達成狀態在始成年期比青少年期多出 50%,混亂狀態則減少了 30% (Kroger,2007),可見相對於青少年期,始成年期個體更多處於自我同一性的高級狀態。 18 歲成年後,許多個體離開家庭的庇佑外出求學或工作,環境的轉變使個體逐漸轉化角色,開始承擔成人的責任,進而更多的進入自我同一性的高級狀態。但也有研究者(Hendry & Kloep,2007)批評 Arnett 把始成年期想得“太美好”。
在Padilla-Walker 等人的一項基於“始成年期發展階段研究計畫”的研究中,抽取多個始成年期樣本得出的結果是:達成 15%,延緩 23%,早閉 28%,混亂35%,早閉及混亂的低級狀態占 60%以上,呈現以低級狀態為主的分布,支持了批評者的觀點。研究結果的矛盾與被試選取有關,研究者調查的被試以在校大學生為主 ,大學作為Erikson“心理延緩期”的合法社會機構使自我同一性處於較高而相對穩定的水平。而 Padilla-Walker等人的研究包含了本科畢業後的始成年期個體,畢業後直面社會壓力與危機會降低始成年期個體的幸福感而使得痛苦感增加,進而降低自我同一性水平。為了解始成年期全貌應擴寬被試範圍,畢竟這一時期個性變化相對頻繁,但不可否認的是始成年期結束時個體大多完成了同一性探索而處於高級狀態。

影響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因素

後現代社會特性及其根本作用

進入後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取代傳統的人力勞作帶來巨大的生產力,產能的過剩需要刺激消費需求,於是潛在的消費空間被不斷挖掘,製造出了一個價值環境多元化的社會,個體面對的選擇與困惑增加,而安全感也隨著這種不確定性的增加相應的降低。同時科技帶來的知識爆炸使後現代青年更多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並在知識上具有反哺父輩的能力,進而父輩權威瓦解,青年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價值多元而混亂的環境裡完成對未來的選擇,因而自我同一性的結構必然是瀰漫的,同時其進程也是一個自我探索和自我發現的過程。

家庭的持續作用

雖然始成年期個體往往已經離開原生家庭,進入學校中學習或在社會中工作,但家庭仍持續影響著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發展。家庭的影響表現為父母的作用:首先,父母對始成年期個體學校生活及社會活動的支持和介入,一直影響著始成年期同一性的達成;這樣的影響通過親子依戀發揮作用,一方面親子依戀有利於大學生在學校進行同一性的探索和承諾,另一方面親子依戀水平又與大學生同一性狀態的高低水平成反比,阻礙著始成年期個體同一性的發展; 這一差異可通過親子溝通及父母教養權威性得以解釋,開放性的親子溝通與同一性的達成狀態正相關,與擴散狀態負相關,同時父母教養權威性高水平的個體更多積極地進行探索,開放權威的親子關係可以促進個體同一性的發展,相反專制武斷的親子關係妨礙同一性的發展。

社會機構的直接作用

Côté提出同一性資本(identity capital)模型解釋始成年期個體在與社會機構的互動中如何形成自我同一性。他將同一性資本分為有形資本和無形資本,前者包括個體的行為方式與所掌握的社會資源,如經濟資源、教育證書、社會和職業網路成員、衣著、說話風格和父母社會地位等; 後者是人格特徵或個體的心理特質,包括自我力量、內部控制點、自我監控、認知複雜性、自我效能自尊、生活目的感、社會觀點採擇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等。社會機構,如學校、工作單位等是個體獲得這些資源的地方,個體使用這些資本在同一性市場上進行投資,而這些投資將給予個體豐厚的收益(如果發展良好的話)。具體說來,城市中低收入、就業困難、低自我價值並面對一系列財政問題的青年往往具有較低的有形及無形資源,處於較低的同一性水平; 接受過高等教育,從事專業工作,具有較高水平自尊的青年則具有較高的有形及無形資源,處於較高的同一性水平。但在實證研究中發現中低經濟地位的始成年期個體反而比高水平的更多處於同一性達成狀態而更少處於早閉狀態,低經濟地位個體同一性形成相對完善。其實這一研究結果與理論本身並不矛盾,低經濟地位個體所處環境可能更為簡單,環境壓力的簡單化使個體更容易解決自我同一性問題並更多處於高級狀態。這都說明社會機構對始成年期個體同一性的發展具有直接作用,然而這種作用的方向和性質仍需進一步研究。

自主性的關鍵作用

在對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個體因素的關注中,研究者更側重個體自主性對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發展的作用。Schwartz 等將自尊、生活目標、自我力量和內部控制點等概念合併為個人動因,個人動因是個體生活中的責任感,能掌控所做的決定及能對結果負責並克服困難的信念。研究表明,個人動因與探索、承諾及慎重選擇正相關,與早閉及遵從無關,與逃避和漫無目的負相關,說明個人動因在後現代社會始成年期個體自我同一性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Schwartz進一步探明了個人動因的功用,在自我同一性理論整合的研究中,發現個人動因在自我建構與自我發現兩種同一性形成方式中起到斡旋作用:首先自我建構與同一性達成狀態及同一性整合的高度相關說明自我建構的同一性發展觀解釋了整體同一感的形成,而自我發現與自我定義活動(self- defining activities)的相關體現了自我發現的同一性發展觀在個體定義真我(true self)和形成成人意識中的促進作用; 其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包括自我發現和自我建構的循環過程;而個人動因與自我建構及自我發現的相關表明了個體的主觀意願與自我意識在自我同一性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