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縣(民國的如皋縣)

如皋縣(民國的如皋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如皋縣,民國第一大縣,轄有現在的如皋如東以及海安部分地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宣布如皋為全國最大的縣。斯時,如皋北至李堡(合李堡、栟茶),南到長江,東至黃海,西到洛馬河,東西寬110公里、南北長90公里。轄15個區、241個鄉、41鎮、3078保、30891甲,總人口達1,48,304人。居全國各縣之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如皋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江蘇
  • 下轄地區:如城區、盧港區
  • 電話區號:0513
  • 郵政區碼:226500
  • 地理位置:江蘇
  • 人口:1,48,304人
  • 方言:如皋話
  • 東西寬:110公里
  • 南北長:90公里
簡介,歷史沿革,

簡介

民國時期的如皋縣基本轄有現在的如皋如東以及海安部分地區。現在的如皋縣如皋地處長江角洲北翼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市內23個鎮、2個開發區皆有公路貫通。境內現有204國道貫穿南北寧通高速公路、317和316省道橫跨東西建設中的沿海高速公路開通指日可待從市區由204國道或316、317省道上寧通高速公路車程約20分鐘通過江陰長江大橋可以在2小時內到達蘇州、無錫、常州蘇通長江大橋建成後2小時內可以到達上海。新長鐵路傍城而過最近的鐵路運輸站在如城可達南通、新沂。境內擁有通揚運河。如海運河、如泰運河等主要河流縱橫全境總長180.8公里內河航運十分便利。長江岸線全長48公里其中在又來沙有可直接利用的深水岸線長5公里深水貼岸微沖不淤可通航5萬噸級“三超巨輪”可建1—5萬噸級泊位14座5千噸級泊位10座建成港口已停泊6萬噸級巨輪另外在長青沙到泓北沙之間有可供開發利用的岸線資源12公里是十分難得的江河海貫通的物流中心。市內有如皋機場距城30分鐘車程市區距南通機場僅30公里該機場可直航北京、廣州、廈門。

歷史沿革

東晉時期,屬廣陵郡海陽縣。義熙七年(411年),分廣陵郡而設定建陵、寧海、臨江、蒲濤、如皋五縣。
北周時,廢蒲濤縣,並臨江縣入寧海縣。如皋縣隸屬於海陵郡。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如皋縣併入寧海縣,隸屬於揚州總管府(605年改為江都郡)。
唐朝,大和五年(831年)設定如皋場,隸屬於海陵縣。
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升如皋場為如皋縣,隸屬於泰州。
北宋初,如皋縣隸屬於淮南東路泰州軍,為中下縣。
元代,如皋縣隸屬於揚州路泰州府,升為上等縣。
明代,如皋屬於揚州府泰州。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蘇省,如皋屬江蘇省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劃歸通州
民國初年,如皋縣先後隸屬於蘇常道淮揚道。1927 年,廢道存縣。1933年,屬江蘇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38 年3 月19 日,日軍占如皋城,如皋縣政府先後遷往李堡豐利馬塘民國時如皋為一等縣,與湖南邵陽同被列為全國最大的縣。
1940年8月,新四軍東進至如皋西鄉,在盧港建立如皋縣政府。10月,縣隨軍繼續東進至如皋東鄉接管國民黨如皋縣政府。11月下旬,於馬塘鎮和平接管國民政府如皋縣政府,並分縣,東部為如皋縣(如皋東鄉),西部為如皋西南行政公署,1941年3月,在如皋西鄉升為如西縣。至此,原如皋縣以通揚運河為界劃分為兩個縣。1941年起,如西縣隸屬蘇中第四行政區專員公署。
1945年9月21日,新四軍收復如皋城,如西縣復名如皋縣,原設於如皋東鄉的如皋縣更名如東縣。同年12月1日,蘇皖邊區第一行行政專員公署於如皋城成立。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5月12日,第一行政專員公署改稱蘇中泰州行政區專員公署,如皋屬其管轄,為一等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