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金蘆

女金蘆

女金蘆,中藥名。為水龍骨科植物紫柄假瘤蕨Phymatopsis crenato-pinnata(C. B. Clarke)Ching[Polypodium crenato-pinnatum C. B. Clarke]的全草。分布於西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消食導滯,舒筋活絡之功效。常用於咽喉炎,小兒驚風,毒蛇咬傷,狂犬病,淋巴結核,尿路感染,食少,腹脹,便秘,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女金蘆
  • 別稱:扇把草、石蠶、石角、鳳尾金星、小骨碎補、地蜈蚣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水龍骨科
  • :假瘤蕨屬
  • :紫柄假瘤蕨
  • 分布區域:西南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採收,夏、秋季較多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苦,性涼。

功效

清熱解毒,消食導滯,舒筋活絡。

主治

用於咽喉炎,小兒驚風,毒蛇咬傷,狂犬病,淋巴結核,尿路感染,食少,腹脹,便秘,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尿路感染:紫柄假瘤蕨30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腹脹、便秘:鮮(女金蘆)根3g。切細,開水泡服。(《紅河中草藥》)
3、治骨折:女金蘆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雲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切細,開水沖服;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夏、秋季較多。採挖後,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紫柄假瘤蕨,又名紫柄假茀蕨。植株高20-35cm。根莖橫生,被紅棕色、披針形鱗片,邊緣有鋸齒。葉柄長15-20cm,紅棕色,光滑無毛;葉片紙質,長10-15cm,寬6-9cm,羽狀深裂;裂片5-8對,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鈍頭或鈍尖頭,基部1對裂片近開展,往往呈不整齊的羽裂,裂片之間呈狹翅狀,邊緣有圓鈍齒或不整齊的羽裂;側脈明顯。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裂片下面的中部以上,在中脈兩側各成1行,不具隔絲;孢子橢圓形,孢壁表面光滑。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m的山地松林下。分布於西南等地。

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微苦,涼。”
2、《全國中草藥彙編》:“淡,平。”
3、《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舒筋活絡,消食導滯。主治食少,腹脹,便秘,風濕骨痛,跌打,腰腿痛,吐血,咽喉炎,小兒驚風,預防中暑,毒蛇咬傷,狂犬病,淋巴結核,尿路感染,骨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